电池柔性复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8434发布日期:2022-01-12 02:1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电池柔性复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电池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2.碱锰电池生产过程包括正极合剂制备、锰环成型、锰环插入、复压、滚槽、涂胶、插隔离管、注电解液、注锌膏、插封口体、卷边整形等基本工序。在合剂制备工序,电解二氧化锰、导电剂、黏结剂等材料通过混合、筛分等工序形成粒度大小不一的正极粉料合剂,转入后工序进行锰环成型。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正极粉料合剂的水分、粒度分布不均匀,导致成型后的锰环在孔隙率、密度和膨胀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锰环插入工序之后,锰环在钢壳中的排列会有一定间隙和高度差异,使得电池放电性能出现较大波动、也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及耐用性。为解决此问题,需对电池锰环进行再次导正并压缩,使得多个锰环形成整体,锰环之间的高度和厚度相对均匀,提高锰环一致性,此过程称为复压。
3.目前电池复压设备采用的方式通常为电池钢壳放置在下压组件上,上压组件与下压组件通过凸轮驱动实现相向运动挤压锰环达到复压效果,属于机械式硬接触的类型。由于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之间是刚性接触,在高频率复压动作时,下压组件会产生振动而使得下压组件中的电池部件轻微位移,在上压组件挤压下压组件中的电池零件时使得电池被损坏,生产的电池良品率下降,在高速复压,尤其是复压超过600只/分钟时尤其明显。因此,在碱性锌锰电池生产线提速、增效的背景下,如何在700只/分钟甚至更高速度的生产线速度下,提升复压工序的一致性、提升复压设备的高速适应性,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下压组件刚性接触的电池柔性复压装置。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池柔性复压装置,包括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还包括柔性补偿系统,柔性补偿系统包括油泵、油缸、蓄能器,油泵与油缸通过管路连通,蓄能器连接在油泵与油缸之间的管路上,下压组件的底部与油缸的推杆接触。
6.进一步的是,蓄能器中充有惰性气体。
7.进一步的是,蓄能器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针阀。
8.进一步的是,针阀为电动针阀。
9.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增压阀,增压阀连接在油泵与蓄能器之间的管路上。
10.进一步的是,增压阀为气动增压阀。
11.进一步的是,油缸的推杆上连接有补偿凸轮,补偿凸轮与下压组件接触。
12.进一步的是,在下压组件的底部设有定位槽,补偿凸轮位于定位槽中。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池柔性复压装置,包括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还包括柔性补偿系统,柔性补偿系统包括油泵、油缸、蓄能器,油泵与油缸通过管路连通,蓄能器连接在油泵与油缸之间的管路上,下压组件的底部与油缸的推杆接触。蓄能器内部充填高压气体
对油路进行稳压,确保油缸在复压过程中受到较大负荷时管路压力保持均衡。在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接触挤压时,上压组件对下压组件产生的冲击传递到油缸,进而传递到油缸所在的油路中,使得油路压力产生变化,蓄能器能够吸收油路中的压力变化,使得油路中的压力保持稳定,进而使得下压组件受到的冲击能够被吸收,使得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之间不会产生机械式硬接触,避免下压组件中的电池组件因硬性移位而被压坏,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图;
15.图2是本发明的上压组件、下压组件和柔性补偿系统位置示意图;
16.图3是柔性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上压组件1、下压组件2、柔性补偿系统3、油泵301、增压阀302、蓄能器303、针阀304、油缸305、补偿凸轮306。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至3所示,电池柔性复压装置,包括上压组件1和下压组件2,还包括柔性补偿系统3,柔性补偿系统3包括油泵301、油缸305和蓄能器303,油泵301与油缸305通过管路连通,蓄能器303连接在油泵301与油缸305之间的管路上,蓄能器303中充有高压的气体,如空气、氧气、氮气等气体,下压组件2的底部与油缸305的推杆接触。管路中的工作介质是排挡液、液压油等液压系统常用介质。
20.为了避免油路中的工作介质氧化或还原变质,蓄能器303中充有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氦气等惰性气体。
21.为了便于调节蓄能器303的调节能力,蓄能器303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针阀304。
22.为了便于远程控制针阀304,针阀304为电动针阀。
23.为了使得管路中的压力保持较高水平,还包括增压阀302,增压阀302连接在油泵301与蓄能器303之间的管路上。
24.为了便于控制增压阀302,增压阀302为气动增压阀。
25.为了使得下压组件的运动轨迹保持稳定,油缸305的推杆上连接有补偿凸轮306,补偿凸轮306与下压组件2接触。
26.为了使得下压组件和补偿凸轮306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在下压组件2的底部设有定位槽,补偿凸轮306位于定位槽中。


技术特征:
1.电池柔性复压装置,包括上压组件(1)和下压组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补偿系统(3),柔性补偿系统(3)包括油泵(301)、油缸(305)和蓄能器(303),油泵(301)与油缸(305)通过管路连通,蓄能器(303)连接在油泵(301)与油缸(305)之间的管路上,下压组件(2)的底部与油缸(305)的推杆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柔性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蓄能器(303)中充有惰性气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柔性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蓄能器(303)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针阀(30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柔性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针阀(304)为电动针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柔性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阀(302),增压阀(302)连接在油泵(301)与蓄能器(303)之间的管路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柔性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增压阀(302)为气动增压阀。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柔性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缸(305)的推杆上连接有补偿凸轮(306),补偿凸轮(306)与下压组件(2)接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柔性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压组件(2)的底部设有定位槽,补偿凸轮(306)位于定位槽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电池加工设备;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下压组件刚性接触的电池柔性复压装置。电池柔性复压装置,包括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还包括柔性补偿系统,柔性补偿系统包括油泵、油缸、蓄能器,油泵与油缸通过管路连通,蓄能器连接在油泵与油缸之间的管路上,下压组件的底部与油缸的推杆接触。件的底部与油缸的推杆接触。件的底部与油缸的推杆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冯小永 张立双 曹涛 郭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