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27068发布日期:2021-08-27 11:0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车辆电池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作为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不仅能节约能源,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环保节能,减少污染,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需要用电池作为动力,由于国家部分城市天气寒冷的原因,电池续航受限,电池寿命减短,或者电池在经过剧烈碰撞和摩擦后电池本体着火,汽车作为人们常用的出行工具,一旦失火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难以承受的危害。

目前多数电池组只是简单的安装于电池舱内,没有设置抗寒装置,一旦天气降温电池舱内部的温度过低,将直接影响电池寿命及续航里程,再者万一出现燃烧情况,由于一般电池舱内没有防火结构,火势会蔓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具备抗寒和防火耐烧穿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外包装覆盖有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顶层的第一层为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的第二层为纳米抗寒防火材料,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的第三层为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的侧围设有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

进一步,所述电池本体的前后侧和两侧分别设有不锈钢固定扣和第一阻燃固定带,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的两侧和前后侧分别设有魔术贴固定扣和第二阻燃固定带,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与电池本体之间利用魔术贴固定扣、第一阻燃固定带、第二阻燃固定带和不锈钢固定扣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的侧面由两层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组成。

进一步,所述纳米抗寒防火材料位于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具有a级不燃及1300℃不能烧穿的特性。

有益效果:

该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通过在电池本体的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固定设置防火层,防火层由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纳米抗寒防火材料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组成,纳米抗寒防火材料位于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之间,能够有效地阻止寒气入侵,保持电池本身的热量,防火耐烧穿层具有a级不燃及1300℃不能烧穿的特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及能够有效的保持原有的续航里程,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能够有效的阻止火势蔓延,为乘客及车体预留有效的获救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2、纳米抗寒防火材料;3、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4、魔术贴固定扣;5、第一阻燃固定带;6、第二阻燃固定带;7、不锈钢固定扣;8、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9、电池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包括电池本体9,电池本体9的前后侧和两侧分别设有不锈钢固定扣7和第一阻燃固定带5,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的两侧和前后侧分别设有魔术贴固定扣4和第二阻燃固定带6,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与电池本体9之间利用魔术贴固定扣4、第一阻燃固定带5、第二阻燃固定带6和不锈钢固定扣7固定连接,通过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与电池本体9之间利用魔术贴固定扣4、第一阻燃固定带5、第二阻燃固定带6和不锈钢固定扣7固定连接,便于电池本体9的拆卸,有利于电池本体9的装配和维修,电池本体9外包装覆盖有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的侧面由两层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组成,通过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的侧面由两层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组成,有效的阻止火焰外漏,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顶层的第一层为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3具有a级不燃及1300℃不能烧穿的特性,通过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3具有a级不燃及1300℃不能烧穿的特性,能够有效的阻止火势蔓延,为乘客及车体预留有效的获救时间,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的第二层为纳米抗寒防火材料2,纳米抗寒防火材料2位于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3之间,通过纳米抗寒防火材料2位于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3之间,可以有效的抗寒,能够有效地阻止寒气入侵,保存电池本体9散发的热量,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的第三层为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3,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的侧围设有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为一种新型的耐烧穿的防火材料,纳米抗寒防火材料2为一种新型纳米隔热防火和抗寒层,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3为一种新型的耐烧穿的防火材料。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电池本体9的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且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由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纳米抗寒防火材料2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3组成,防火耐烧穿层具有a级不燃及1300℃不能烧穿的特性,延长电池本体9的使用寿命及能够有效的保持原有的续航里程,能够有效的阻止火势蔓延,纳米抗寒防火材料2位于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3之间,能够有效地阻止寒气入侵,保持电池本身的热量,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包括电池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9)外包装覆盖有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顶层的第一层为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的第二层为纳米抗寒防火材料(2),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的第三层为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3),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的侧围设有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9)的前后侧和两侧分别设有不锈钢固定扣(7)和第一阻燃固定带(5),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的两侧和前后侧分别设有魔术贴固定扣(4)和第二阻燃固定带(6),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与电池本体(9)之间利用魔术贴固定扣(4)、第一阻燃固定带(5)、第二阻燃固定带(6)和不锈钢固定扣(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8)的侧面由两层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寒防火材料(2)位于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1)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3)具有a级不燃及1300℃不能烧穿的特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外包装覆盖有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顶层的第一层为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的第二层为纳米抗寒防火材料,所述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的第三层为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该新能源车辆电池舱防火结构,通过在电池本体的抗寒防火耐烧穿电池电器罩固定设置防火层,防火层由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纳米抗寒防火材料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组成,第一耐烧穿防火材料和第二耐烧穿防火材料能够有效的阻止火势蔓延,为乘客及车体预留有效的获救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李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英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5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