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7648发布日期:2021-12-22 14:5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光伏组件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现有连接器在户外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热胀冷缩和应力释放,连接器螺母产生松动,甚至脱落现象,导致连接器产生湿漏电,造成安全隐患;连接器长期户外使用或因卡接面积过小导致正负极对插后有脱落现象;连接器户外长时间使用后,抗冲击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螺母锁紧位置前端设置倒刺结构,倒刺结构与螺帽内部螺纹前端的刺形台阶结构配合,防止螺母长时间使用后松动和脱落,保证连接器的长期绝缘稳定性;连接器表面设计成纵横交错网状加强筋结构,使得连接器表面形成一个个封闭完整的格子结构,在受到外界冲击时,格子的每个加强筋都相互关联帮助抵御冲击,同时连接器整体设计成圆柱结构,保证很强的抗冲击性能。
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正极连接器和负极连接器,所述正极连接器包括壳体、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后端的螺帽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前端的插柱,所述负极连接器包括壳体、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后端的螺帽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前端的插套,所述插柱和插套配合连接,与所述螺帽连接的壳体螺纹的前端设置有倒刺结构,所述螺帽内部螺纹前端设置有与倒刺结构配合的刺形台阶结构。
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在壳体表面纵横交错形成多个封闭完整的格子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整体为圆柱体或圆柱变形体。
7.进一步地,所述倒刺结构是沿壳体切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设置的凸起,在所述螺帽旋进的过程中,所述倒刺结构与刺形台阶结构刚好形成卡接配合,实现锁紧效果。
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螺纹的自由末端设置有套钩。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止退结构,所述止退结构包括设置在插柱两侧的卡爪及位于插套上的卡爪孔,所述卡爪和卡爪孔相互配合实现锁紧功能。
10.进一步地,所述卡爪的自由末端设置有止退部及倾斜面。
11.进一步地,所述卡爪平行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卡爪的连接端至自由端逐渐向外倾斜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螺母锁紧位置前端设置倒刺结构,倒刺结构与螺帽内部螺纹前端的刺形台阶结构配合,防止螺母长时间使用后松动和脱落,保证连接器的长期绝缘稳定性。
15.(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表面设计成纵横交错网状加强筋结构,使得连接器表面形成一个个封闭完整的格子结构,在受到外界冲击时,格子的每个加强筋都相互关联帮助抵御冲击,同时连接器整体设计成圆柱结构,保证很强的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负极连接器的主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负极连接器的左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负极连接器与螺帽卡接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图4中负极连接器与螺帽卡接结构的b

b剖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螺帽的左视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螺帽的主视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螺帽的右视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正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是本实用新型正极连接器的主视图。
27.图12是本实用新型正极连接器的左视图。
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正极连接器与螺帽卡接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4是图13中正极连接器与螺帽卡接结构的e

e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

正极连接器;2

负极连接器;3

壳体;4

螺帽;5

倒刺结构;6

刺形台阶结构;7

加强筋;9

套钩;10

插柱;20

插套;30

壳体螺纹;8a

卡爪;8b

卡爪孔;81

止退部;82

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1
33.一种光伏组件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正极连接器1和负极连接器2,所述正极连接器1包括壳体3、螺纹连接于壳体3后端的螺帽4及设置于壳体3前端的插柱10,所述负极连接器2包括壳体3、螺纹连接于壳体3后端的螺帽4及设置于壳体3前端的插套20,所述插柱10和插套20配合连接,与所述螺帽4连接的壳体螺纹30的前端设置有倒刺结构5,所述螺帽4内部螺纹前端设置有与倒刺结构5配合的刺形台阶结构6。
34.所述倒刺结构5是沿壳体3切线顺时针方向设置的凸起,在螺帽4旋进的过程中,螺帽4在旋紧到达壳体螺纹30前端时,螺帽4旋进方向是顺着卡接倒刺的方向,每旋进一下,螺母4的刺形台阶结构6与倒刺结构5刚好形成卡接配合,在一定的扭力下达到一定的锁紧效果。
35.而在受到旋出外力干预时,本体的倒刺结构5刚好反方向顶住螺帽刺形台阶结构6的侧斜面,使螺帽在一定外力干预的情况下都不会脱落,确保螺帽长期的防水性和安全性。
36.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纵横交错在壳体3表面形成多个封闭完整的格子结构。
37.所述壳体3整体为圆柱结构,连接器在外界使用时,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力量冲击,尤其外界在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如冰雹天气,圆柱结构的连接器耐冲击性更强。
38.连接器壳体表面设计成纵横交错网状加强筋结构,使得连接器表面形成一个个封闭完整的格子结构,在受到外界冲击时,格子的每个加强筋都相互关联帮助抵御冲击,同时连接器整体设计成圆柱结构,能够保证很强的抗冲击性能。
39.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止退结构,所述止退结构包括设置在插柱10两侧的卡爪8a及位于插套20上的卡爪孔8b,所述卡爪8a和卡爪孔8b相互配合实现锁紧功能。
40.所述卡爪8a平行设置,其自由末端设置有止退部81及倾斜面82。
41.倾斜面83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卡爪8a插入卡爪孔8b内更加方便。
42.另外,为了增加卡扣力,所述两个卡爪8a的延伸方向还可以采用非平行的,而是略向外扩展延伸,使得卡爪8a具有较佳的弹性形变能力。
43.所述壳体螺纹30的自由末端设置有套钩9。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正极连接器(1)和负极连接器(2),所述正极连接器(1)包括壳体(3)、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3)后端的螺帽(4)及设置于所述壳体(3)前端的插柱(10),所述负极连接器(2)包括壳体(3)、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3)后端的螺帽(4)及设置于所述壳体(3)前端的插套(20),所述插柱(10)和插套(20)配合连接,与所述螺帽(4)连接的壳体螺纹(30)的前端设置有倒刺结构(5),所述螺帽(4)内部螺纹前端设置有与倒刺结构(5)配合的刺形台阶结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在壳体(3)表面纵横交错形成多个封闭完整的格子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整体为圆柱体或圆柱变形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结构(5)是沿壳体(3)切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设置的凸起,在所述螺帽(4)旋进的过程中,所述倒刺结构(5)与刺形台阶结构(6)刚好形成卡接配合,实现锁紧效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螺纹(30)的自由末端设置有套钩(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止退结构,所述止退结构包括设置在插柱(10)两侧的卡爪(8a)及位于插套(20)上的卡爪孔(8b),所述卡爪(8a)和卡爪孔(8b)相互配合实现锁紧功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8a)的自由末端设置有止退部(81)及倾斜面(82)。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8a)平行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8a)的连接端至自由端逐渐向外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光伏组件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正极连接器和负极连接器,所述正极连接器包括壳体、螺纹连接于壳体后端的螺帽及设置于壳体前端的插柱,所述负极连接器包括壳体、螺纹连接于壳体后端的螺帽及设置于壳体前端的插套,所述插柱和插套配合连接,与所述螺帽连接的壳体螺纹的前端设置有倒刺结构,所述螺帽内部螺纹前端设置有与倒刺结构配合的刺形台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设置有与螺帽内部螺纹前端的刺形台阶结构配合的倒刺结构,能够防止螺母长时间使用后松动和脱落;表面设计成纵横交错网状加强筋结构,同时连接器整体设计成圆柱结构,能够保证很强的抗冲击性能。的抗冲击性能。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聂俊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