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接地片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6233发布日期:2021-12-01 11:3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接地片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电流或信号的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接地片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的电子产品充斥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为了方便地在两个有源器件中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由于其具有插接方便、携带容易等优点,一般都是通过电连接器来进行。
3.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接地片以实现整个连接器组件的接地功能。而在现实的加工生产和组装过程中,一般是采用上下两块塑胶块将金属的接地片夹持续其中,然后再进行装配上、下端子等步骤,目前常常因为零件的加工误差、组装工序多等因素而造成生产效率低、产品优良率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部件少、易于组装的带接地片的连接器。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接地片的连接器,由上排端子、接地端子、胶芯本体及下排端子组成,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互相叠放固定在于呈倒l型的胶芯本体的上、下两层,且为互相绝缘状态;所述的下排端子嵌套于胶芯本体下平面的凹槽内;所述的接地端子固设于胶芯本体上。
6.所述的上排端子由水平端子排及竖向端子排组成,竖向端子排卡掣于胶芯本体的竖向t型槽内,与其固连为一体的水平端子排嵌套于胶芯本体上平面的凹槽内。
7.本实用新型由于注塑成型通过胶芯本体的同时,将接地端子预设其中,省却了上、下夹持的塑胶块,既简化了连接器的结构,又减少了组装工序,且其连接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8.附图说明:
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10.附图2为附图1之a处放大图。
11.具体实施方式:
12.见附图1、2,一种带接地片的连接器,由上排端子1、接地端子2、胶芯本体3及下排端子4组成,上排端子1与下排端子4互相叠放固定在于呈倒l型的胶芯本体3的上、下两层,且为互相绝缘状态;所述的下排端子4嵌套于胶芯本体3下平面的凹槽33内;所述的接地端子2固设于胶芯本体3上。
13.所述的上排端子1由水平端子排11及竖向端子排12组成,竖向端子排12卡掣于胶芯本体3的竖向t型槽31内,与其固连为一体的水平端子排11嵌套于胶芯本体3上平面的凹槽32内。
14.当生产本实用新型时,将接地端子2预设于加工成型胶芯本体3的模具中,胶芯本体3成型后,再将上排端子1与下排端子4互相叠放固定在于呈倒l型的胶芯本体3的上、下两层,竖向端子排12卡掣于胶芯本体3的纵向t型槽31内,与其固连为一体的水平端子排11嵌套于胶芯本体3上平面的凹槽32内;下排端子4嵌套于胶芯本体3下平面的凹槽33内,再将端子外壳(图中未示出)卡套于上排端子1及下排端子4与胶芯本体3的连接处。
15.又由于上排端子1的竖向端子排12卡掣于胶芯本体3的竖向t型槽31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竖向端子排12在安装过程中经常弹出竖向凹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接地片的连接器,由上排端子、接地端子、胶芯本体及下排端子组成,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互相叠放固定于呈倒l型的胶芯本体的上、下两层,且为互相绝缘状态;所述的下排端子嵌套于胶芯本体下平面的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端子固设于胶芯本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接地片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排端子由水平端子排及竖向端子排组成,竖向端子排卡掣于胶芯本体的竖向t型槽内,与其固连为一体的水平端子排嵌套于胶芯本体上平面的凹槽内。

技术总结
一种带接地片的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电流或信号的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接地片的连接器。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接地片的连接器,由上排端子、接地端子、胶芯本体及下排端子组成,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互相叠放固定在于呈倒L型的胶芯本体的上、下两层,且为互相绝缘状态;所述的下排端子嵌套于胶芯本体下平面的凹槽内;所述的接地端子固设于胶芯本体上。本实用新型由于注塑成型通过胶芯本体的同时,将接地端子预设其中,省却了上、下夹持的塑胶块,既简化了连接器的结构,又减少了组装工序,且其连接的可靠性得到提升。提升。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张浚铭 庄明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挺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6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