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油量传感器电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5677发布日期:2021-12-29 17:29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油量传感器电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摩托车油量传感器电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摩托车的油箱内通常会设置一个油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油箱内的油量,方便用户在仪表盘读取参数后及时了解油量情况。
3.油量传感器一般通过铁支架与摩托车车架连接,属于接地零件,需要从油箱的内部引一根导通电线作为信号线到外部,以便与仪表盘的油量表通信。现有设计为在支架上设置一绝缘垫块,绝缘垫块上设置一铜套作为油箱内外导线的连接点,油箱内部的导线采用人工烙铁焊锡的方式连接在铜套上,其弊端为:铜套表面上锡困难,焊接时间长,控制不好就容易出现虚焊,导致焊接不牢固,线束容易脱落;较长的焊接时间也容易导致绝缘垫块高温变形、熔化,同时造成耗锡量大、人工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油量传感器电线连接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和连接结构稳定性,解决线束脱落的问题。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摩托车油量传感器电线连接结构,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油量传感器和绝缘垫块、连接在所述绝缘垫块上的铜套、与所述油量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导通电线,以及设置在所述铜套与所述导通电线之间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铜套、导通电线的端头铆接配合;所述连接端子由导电材料制成。
7.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导通电线配合的插槽,其另一端设置有套环,所述导通电线的端头插置在所述插槽中并采用气压铆接,所述套环套置在所述铜套的外周并采用气压铆接。
8.所述铜套贯穿所述绝缘垫块。
9.所述油量传感器包括与所述导通电线电性连接的检测电路板、摆件、浮子和连杆;所述检测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设置有检测元件;所述摆件枢接配合在所述支架上,并设置有与所述检测元件接触的触点;所述浮子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摆件连接。
10.所述摆件设置有安装槽,其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连杆的端部设置有折头,所述折头插置在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卡扣扣在所述连杆上。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铜套与导通电线之间设置连接端子作为组装的转接件,连接端子两端的连接方式均采用铆接的方式,在组装的时候无需再焊接,组装效率更高,结构连接的可靠性更强,同时还能节省锡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及部分结构放大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原理图;
15.附图标号说明:
[0016]1‑‑‑‑
支架;
ꢀꢀꢀꢀꢀꢀꢀꢀꢀꢀ2‑‑‑‑
油量传感器;
ꢀꢀꢀꢀꢀ
21
‑‑‑
检测电路板;
[0017]
22
‑‑‑
摆件;
ꢀꢀꢀꢀꢀꢀꢀꢀꢀꢀ
221
‑‑
安装槽;
ꢀꢀꢀꢀꢀꢀꢀꢀꢀ
222
‑‑
卡扣;
[0018]
23
‑‑‑
浮子;
ꢀꢀꢀꢀꢀꢀꢀꢀꢀꢀ
24
‑‑‑
连杆;
ꢀꢀꢀꢀꢀꢀꢀꢀꢀꢀꢀ
241
‑‑
折头;
[0019]3‑‑‑‑
绝缘垫块;
ꢀꢀꢀꢀꢀꢀ4‑‑‑‑
铜套;
ꢀꢀꢀꢀꢀꢀꢀꢀꢀꢀꢀ5‑‑‑‑
导通电线;
[0020]6‑‑‑‑
连接端子;
ꢀꢀꢀꢀꢀꢀ
61
‑‑‑
插槽;
ꢀꢀꢀꢀꢀꢀꢀꢀꢀꢀꢀ
62
‑‑‑
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2]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摩托车油量传感器电线连接结构,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上的油量传感器2和绝缘垫块3、连接在绝缘垫块3上的铜套4、与油量传感器2电性连接的导通电线5,以及设置在铜套4与导通电线5之间的连接端子6,连接端子6的两端分别与铜套4、导通电线5的端头铆接配合;连接端子6由导电材料制成。
[0023]
参考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24]
上述连接端子6的一端设置有供导通电线5配合的插槽61,其另一端设置有套环62,导通电线5的端头插置在插槽61中并采用气压铆接,套环62套置在铜套4的外周并采用气压铆接,实现了连接端子6两端的相对固定。
[0025]
上述铜套4贯穿绝缘垫块3,以便外部线束的连接。
[0026]
上述油量传感器2包括与导通电线5电性连接的检测电路板21、摆件22、浮子23和连杆24;检测电路板21设置在支架1上,具有检测元件(如铜箔);摆件22枢接配合在支架1上,并设置有与检测元件接触的触点;浮子23通过连杆24与摆件22连接,参考图3所示,油箱内的油量变化时,带动浮子23起伏,以使摆件22转动,触点与检测元件的接触位置不同,从而使检测电路板21通过导通电线5向外传递不同的电信号。
[0027]
上述摆件22设置有安装槽221,其表面设置有卡扣222,连杆24的端部设置有折头241,折头241插置在安装槽221中,且卡扣222扣在连杆24上,实现摆件22与连杆24的相对固定,结构简单,无需采用任何工具即可完成组装。
[0028]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铜套4与导通电线5之间设置连接端子6作为组装的转接件,连接端子6两端的连接方式均采用铆接的方式,在组装的时候无需再焊接,组装效率更高,结构连接的可靠性更强,同时还能节省锡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0029]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油量传感器电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油量传感器和绝缘垫块、连接在所述绝缘垫块上的铜套、与所述油量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导通电线,以及设置在所述铜套与所述导通电线之间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铜套、导通电线的端头铆接配合;所述连接端子由导电材料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油量传感器电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导通电线配合的插槽,其另一端设置有套环,所述导通电线的端头插置在所述插槽中并采用气压铆接,所述套环套置在所述铜套的外周并采用气压铆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油量传感器电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贯穿所述绝缘垫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油量传感器电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量传感器包括与所述导通电线电性连接的检测电路板、摆件、浮子和连杆;所述检测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设置有检测元件;所述摆件枢接配合在所述支架上,并设置有与所述检测元件接触的触点;所述浮子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摆件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油量传感器电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件设置有安装槽,其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连杆的端部设置有折头,所述折头插置在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卡扣扣在所述连杆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摩托车油量传感器电线连接结构,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油量传感器和绝缘垫块、连接在所述绝缘垫块上的铜套、与所述油量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导通电线,以及设置在所述铜套与所述导通电线之间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铜套、导通电线的端头铆接配合;所述连接端子由导电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铜套与导通电线之间设置连接端子作为组装的转接件,连接端子两端的连接方式均采用铆接的方式,在组装的时候无需再焊接,组装效率更高,结构连接的可靠性更强,同时还能节省锡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端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力生(厦门)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0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