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94204发布日期:2022-03-02 03:40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式继续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换向器。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3008417.2”,公开了一种换向器,其包括骨架、极片、压圈,三个极片以圆周排列的方式安装骨架侧壁的外圈定位槽内,相邻的极片之间相互隔离,压圈紧配在极片上,骨架的顶部通过热融的方式形成有环形凸缘,极片顶部嵌入所述环形凸缘内,极片包括一体成型的主片、设置在主片下端两侧的定位脚、设置在主片下端直角折弯的支脚,定位脚插接在骨架侧壁的内圈定位槽内,骨架侧壁对应相邻的极片之间设有第一定位筋,极片侧壁紧贴第一定位筋,第一定位筋上端内侧设有斜面,骨架的内圈定位槽对应主片的定位脚之间设有第二定位筋。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骨架与极片的结构复杂,不易于加工,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向器,其骨架与极片的结构紧凑,易于加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换向器,包含骨架、极片以及压圈,极片贴合骨架的外周面上,压圈将极片压设于骨架上,骨架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挡沿,所述极片具有与之相互垂直设置的挂线脚,挂线脚的两侧分别设有挂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沿的安装面上开设有可供各个挂线脚定位安装的定位槽,相邻两个极片之间均设有绝缘筋,绝缘筋均设于所述骨架的外周面上,所述极片的两侧边分别延伸有延伸片,延伸片均抵触于绝缘筋设置,所述延伸片朝向挂线脚的端面抵触于环线挡沿的安装面设置,所述压圈压设于环形挡沿的安装面上设置。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线脚插入定位槽,实现极片定位安装于骨架上,再则,位于极片的两侧的延伸片分别抵触绝缘筋、环形挡沿的安装面,进一步的对极片进行定位安装,压圈压设于环线挡沿上,用于限制挂线脚脱离定位槽,因此,该换向器的骨架、极片的结构紧凑,易于加工生产,同时,极片、骨架以及压圈的装配更加的方便。
7.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骨架的外周面上设有六个所述的极片,相邻两个极片的挂线脚的夹角为60
°
设置。
8.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由于极片为六个,且相邻两个极片的挂线脚的夹角为60
°
,使得换向时间更短,且对挂线脚的磨损减小,延长换向器的使用寿命。
9.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挂线脚的两侧边均设有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间隔设置,第一凸块、第二凸块以及挂线脚的侧边构成所述挂线槽,第一凸块抵靠于环形挡沿的外周面上。
10.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便于在挂线脚上生成挂线槽,第一凸块抵靠于环形挡沿
的外周面上,可保证挂线槽位于定位槽外,便于在挂线槽上绕挂线。
11.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挂线槽的底面呈弧形设置。
12.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更好的绕挂线,避免挂线脱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骨架结构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极片结构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21.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2.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换向器,包含骨架1、极片2以及压圈3,极片2贴合骨架1的外周面上,压圈3将极片2压设于骨架1上,骨架1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挡沿4,所述极片2具有与之相互垂直设置的挂线脚21,挂线脚21的两侧分别设有挂线槽22,所述环形挡沿4的安装面42上开设有可供各个挂线脚21定位安装的定位槽41,相邻两个极片2之间均设有绝缘筋5,绝缘筋5均设于所述骨架1的外周面上,所述极片2的两侧边分别延伸有延伸片23,延伸片23均抵触于绝缘筋5设置,所述延伸片23朝向挂线脚21的端面抵触于环线挡沿4的安装面42设置,所述压圈3压设于环形挡沿4的安装面42上设置。
23.挂线脚21插入定位槽41,实现极片2定位安装于骨架1上,再则,位于极片2的两侧的延伸片23分别抵触绝缘筋5、环形挡沿4的安装面42,进一步的对极片2进行定位安装,压圈3压设于环线挡沿上,用于限制挂线脚21脱离定位槽41,因此,该换向器的骨架1、极片2的结构紧凑,易于加工生产,同时,极片2、骨架1以及压圈3的装配更加的方便。
24.其中,所述骨架1的外周面上设有六个所述的极片2,相邻两个极片2的挂线脚21的夹角为60
°
设置。
25.由于极片2为六个,且相邻两个极片2的挂线脚21的夹角为60
°
,使得换向时间更短,且对挂线脚21的磨损减小,延长换向器的使用寿命。
26.其中,所述挂线脚21的两侧边均设有第一凸块6、第二凸块7,第一凸块6与第二凸块7间隔设置,第一凸块6、第二凸块7以及挂线脚21的侧边构成所述挂线槽22,第一凸块6抵
靠于环形挡沿4的外周面上。
27.便于在挂线脚21上生成挂线槽22,第一凸块6抵靠于环形挡沿4的外周面上,可保证挂线槽22位于定位槽41外,便于在挂线槽22上绕挂线。
28.其中,所述挂线槽22的底面呈弧形设置,更好的绕挂线,避免挂线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换向器,包含骨架、极片以及压圈,极片贴合骨架的外周面上,压圈将极片压设于骨架上,骨架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挡沿,所述极片具有与之相互垂直设置的挂线脚,挂线脚的两侧分别设有挂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沿的安装面上开设有可供各个挂线脚定位安装的定位槽,相邻两个极片之间均设有绝缘筋,绝缘筋均设于所述骨架的外周面上,所述极片的两侧边分别延伸有延伸片,延伸片均抵触于绝缘筋设置,所述延伸片朝向挂线脚的端面抵触于环线挡沿的安装面设置,所述压圈压设于环形挡沿的安装面上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外周面上设有六个所述的极片,相邻两个极片的挂线脚的夹角为60
°
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线脚的两侧边均设有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间隔设置,第一凸块、第二凸块以及挂线脚的侧边构成所述挂线槽,第一凸块抵靠于环形挡沿的外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线槽的底面呈弧形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向器,包含骨架、极片以及压圈,极片贴合骨架的外周面上,压圈将极片压设于骨架上,骨架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挡沿,所述极片具有与之相互垂直设置的挂线脚,挂线脚的两侧分别设有挂线槽,所述环形挡沿的安装面上开设有可供各个挂线脚定位安装的定位槽,相邻两个极片之间均设有绝缘筋,绝缘筋均设于所述骨架的外周面上,所述极片的两侧边分别延伸有延伸片,延伸片均抵触于绝缘筋设置,所述延伸片朝向挂线脚的端面抵触于环线挡沿的安装面设置,所述压圈压设于环形挡沿的安装面上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骨架与极片的结构紧凑,易于加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柯益振 陈柱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亿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0
技术公布日:2022/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