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铜铝复合导体绝缘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0227发布日期:2022-03-20 00:1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电缆铜铝复合导体绝缘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是电缆铜铝复合导体绝缘芯。


背景技术:

2.电缆铜铝潮湿易腐环境不宜使用,但并未对线鼻子压接部位因蠕变、氧化、发热造成接头损毁提出解决办法。
3.在现有技术中的电缆铜铝复合导体绝缘芯使用中有些不足之处,为防止铝电缆导体蠕变而引进铝合金专利技术,但美标铝合金,因其专利技术使用费的昂贵,导致假冒伪劣品泛滥,着火事故频出而不得不最终退出市场,因此防止蠕变仍然是一项待解决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缆铜铝复合导体绝缘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电缆铜铝复合导体绝缘芯,包括实心铝杆和绝缘层,所述实心铝杆的两端设置有铜绞线,所述实心铝杆与铜绞线之间为熔接面,所述铜绞线上套设有连接套。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实心铝杆的截面大于铜绞线的截面,所述实心铝杆与铜绞线之间通过熔接相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层套设在实心铝杆和铜绞线的外表面。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心铝杆和铜绞线之间采用的熔接方式,连接更为充分,而非传统的机械压接方式,同时配合铜绞线与铜鼻子连接嘴的压接可避免铝电缆端部的蠕变现象,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0.图1为电缆铜铝复合导体绝缘芯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标记:1、实心铝杆;2、熔接面;3、铜绞线;4、连接套;5、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实心铝杆1和绝缘层5,实心铝杆 1的两端设置有铜绞线3,实心铝杆1与铜绞线3之间为熔接面2,铜绞线3上套设有连接套4,绝缘层5套设在实心铝杆1和铜绞线3的外表面。
14.请参阅图1,实心铝杆1的截面大于铜绞线3的截面,实心铝杆1与铜绞线 3之间通
过熔接相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16.在使用时,先将实心铝杆1备好,将铜绞线3的一端与实心铝杆1的一端通过熔接方式进行连接,这时即可进行与配电箱和负载装备进行连接,将需要进行连接的配电箱或负载装备的连接头由原先的铝鼻子替换为铜鼻子,再将铜绞线 3与需要连接的配电箱和负载装备的铜鼻子进行压接即可,改变原有的铝对铝压接方式为现有成熟工艺的铜绞线3与铜鼻子连接嘴的压接,从而提高了稳定性。
1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电缆铜铝复合导体绝缘芯,包括实心铝杆(1)和绝缘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铝杆(1)的两端设置有铜绞线(3),所述实心铝杆(1)与铜绞线(3)之间为熔接面(2),所述铜绞线(3)上套设有连接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铜铝复合导体绝缘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铝杆(1)的截面大于铜绞线(3)的截面,所述实心铝杆(1)与铜绞线(3)之间通过熔接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铜铝复合导体绝缘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5)套设在实心铝杆(1)和铜绞线(3)的外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缆铜铝复合导体绝缘芯,涉及一中和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包括实心铝杆和绝缘层,所述实心铝杆的两端设置有铜绞线,所述实心铝杆与铜绞线之间为熔接面,所述铜绞线上套设有连接套。本实用新型中,将铜绞线的一端与实心铝杆的一端通过熔接方式进行连接,这时即可进行与配电箱和负载装备进行连接,将需要进行连接的配电箱或负载装备的连接头由原先的铝鼻子替换为铜鼻子,再将铜绞线与需要连接的配电箱和负载装备的铜鼻子进行压接即可,改变原有的铝对铝压接方式为现有成熟工艺的铜绞线与铜鼻子连接嘴的压接,从而提高了稳定性。了稳定性。了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上缆辐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3
技术公布日:2022/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