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接线式接线柱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2675发布日期:2022-04-16 18:0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接线式接线柱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接线式接线柱组件,主要应用于航空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的大力应用,飞机配电系统变的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其所带负载也越来越多,加之新维修体系、ewis专业在飞机系统中的推广和运用,随之而来的新需求在配电系统中的要求越来越多,因此配电产品如何与飞机系统的新维修体系、ewis专业起到上下呼应,层层贯彻,是我们设计人员所研究的方向。作为传统的接线柱组件,已无法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需求,其或多或少都存在结构不适用、接线麻烦、产品维修性差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接线柱组件已无法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需求,存在结构不适用、接线麻烦、产品维修性差等不足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后接线式接线柱组件,由导体组件和塑体6组成;
6.所述导体组件由长接线柱1、汇流条2、短接线柱3、m2.5
×
8沉头螺钉4和m4
×
10沉头螺钉5组成;
7.所述长接线柱1与汇流条2通过m4
×
10沉头螺钉5进行连接;
8.所述汇流条2与短接线柱3通过m2.5
×
8沉头螺钉4进行连接;
9.所述导体组件与塑体6通过塑压一体成型;
10.所述塑体6上设有接线柱组件垂向安装孔6-1和接线柱组件横向安装孔6-2。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艺成熟、连接可靠;
13.2)本实用新型空间利用率高、线束的装配效率高、产品维修性好;
14.3)本实用新型安装可靠、互换性、扩展性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9.图5、6为本实用新型中导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21.图中:1-长接线柱、2-汇流条、3-短接线柱、4-m2.5
×
8沉头螺钉、5-m4
×
10沉头螺钉、6-塑体、6-1接线柱组件垂向安装孔、6-2接线柱组件横向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23.如图1所示,一种后接线式接线柱组件,由导体组件和塑体6组成;
24.如图5和6所示,所述导体组件由长接线柱1、汇流条2、短接线柱3、m2.5
×
8沉头螺钉4和m4
×
10沉头螺钉5组成;
25.通常情况下,长接线柱1一端头开设有转接输入端安装孔,短接线柱3一端头开设有转接输出端安装孔,两孔内均为螺纹结构;特殊场合时,输入输出端可进行互换。
26.所述长接线柱1与汇流条2通过m4
×
10沉头螺钉5进行连接,确保装配牢固;
27.所述汇流条2与短接线柱3通过m2.5
×
8沉头螺钉4进行连接,确保装配牢固;
28.所述装配过程中所产生的缝隙采用焊接方式将用焊料完全填充,并去除多余焊料;
29.所述导体组件嵌入模具中,确保定位准确,然后通过塑压与塑体6一体成型;
3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塑体6上设有接线柱组件垂向安装孔6-1(数量2个,规格按照其强度进行设计)和接线柱组件横向安装孔6-2(数量2个,规格按其照强度进行设计)。
31.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形状为阶梯型结构,中间部分为导体,是通过两个接线柱1、3、汇流条2、两种沉头螺钉4、5拼接、焊接而成,然后通过塑压一体成型,零组件加工简单、工艺成熟、连接可靠,上端与产品负载输出端连接,位于产品正面,下端为转接输出端,位于产品的背面,负载接通后,可直接将正面电流转接至产品背面,该接线柱组件设计有4个安装孔,使用时通过螺钉将其安装在产品后装的横梁上。通常情况下,安装后不再拆卸,可靠性高,且能有效提升产品整体空间利用率以及维修性。
32.本实用新型设计流程为:
33.(1)接线柱组件为阶梯型结构,根据安装环境确定其阶梯型的详细尺寸(高度h、宽度w、长度l以及各部分阶梯的具体尺寸);
34.(2)根据实际负载电流的大小,计算出其长短接线柱1、3和汇流条2的截面积尺寸,以确保载流量满足设计要求;
35.(3)按照所设计的长短接线柱1、3和汇流条2尺寸,在确保装配强度的情况下,选择相互拼接所用沉头螺钉规格;
36.(4)对以上所设计的长短接线柱1、3和汇流条2用所选螺钉进行装配然后进行焊接,确保其连接可靠;
37.(5)以上步骤完成后,对其详细的结构、尺寸开展模具设计,最后通过塑压一体成型,塑体6材料为fx-501。
38.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实现相同功能,还具备在新环境体系下,提高线束装配、线束维护以及产品维修效率等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后接线式接线柱组件,其特征是:该接线柱组件由导体组件和塑体(6)组成;所述导体组件由长接线柱(1)、汇流条(2)、短接线柱(3)、m2.5
×
8沉头螺钉(4)和m4
×
10沉头螺钉(5)组成;所述长接线柱(1)与汇流条(2)通过m4
×
10沉头螺钉(5)进行连接;所述汇流条(2)与短接线柱(3)通过m2.5
×
8沉头螺钉(4)进行连接;所述导体组件与塑体(6)通过塑压一体成型;所述塑体(6)上设有接线柱组件垂向安装孔(6-1)和接线柱组件横向安装孔(6-2)。

技术总结
一种后接线式接线柱组件,由导体组件和塑体组成;导体组件由长接线柱、汇流条、短接线柱、M2.5


技术研发人员:孙少楠 杨波 皇甫王欢 李少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