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船岸连接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6438发布日期:2022-02-16 11:1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新型船岸连接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的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倡导清洁港口,加大了对船舶和港口等区域实施环保的力度,当船舶停靠在码头的时候,停止使用船舶上的自备辅助发电机,转而使用陆地电源向主要船载系统供电,即为岸电系统技术,岸电系统技术不仅是是一项新兴的电力传输和能源配置技术,也是有效减少船舶港口的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为此船岸岸电系统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需要一种高性能的专用连接电缆自陆上电源至船舶上岸系统装置配套使用,而现有的普通电缆功能单一、结构布局不合理,因此不能满足现场工作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船岸连接电缆,满足陆上电源至船舶上岸系统装置配套使用,能满足现场工作要求。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新型船岸连接电缆,由三根动力线芯、一根地线芯、一对控制线芯和一对通讯线芯组成的缆芯;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内层的动力线芯镀锡铜导体和外层的动力线芯乙丙绝缘层;所述地线芯包括内层的地线芯镀锡铜导体和外层的地线芯乙丙绝缘层;所述控制线芯包括内层的控制线芯镀锡铜导体和外层的控制线芯乙丙绝缘层;所述通讯线芯包括内层的通讯线芯镀锡铜导体和外层的通讯线芯乙丙绝缘层;在所述缆芯外绕包阻燃无卤带加强层,在阻燃无卤带加强层外编织纤维加强层,在纤维加强层外挤包护套。
5.本实用新型的一对控制线芯和一对通讯线芯布置在一起。
6.本实用新型的护套采用高强度氯丁橡胶材料制成。
7.本实用新型的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氨酯材料制成。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个缆芯由3主+1副的电源线、1对控制线芯、1对通讯线芯采用同心式共同组成,整个电缆从内到外依次设有镀锡铜导体、绝缘层、绕包加强层、纤维编织加强层、护层,其中一对控制线芯与一对通讯线相邻在一起,不仅降低电力线通电后产生电磁波对2对低频线的干扰,同时增加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每个线芯都有各自的绝缘层,绝缘效果好。本产品结构紧凑,制作工艺简单,安装使用和维护极其方便。
9.本实用新型具有阻燃无卤、柔性、耐候性、耐磨、耐拖拽、耐盐雾、抗日光老化性能优等性能,同时具有较强的物理机械特性等,电缆导体长期允许的工作温度高达90℃,使用的环境温度不低于-40℃,安装敷设温度不低于-25℃。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如图1所示,新型船岸连接电缆,由三根动力线芯1、一根地线芯2、一对控制线芯3和一对通讯线芯4组成的缆芯5。
12.动力线芯1包括内层的动力线芯镀锡铜导体1-1和外层的动力线芯乙丙绝缘层1-2。地线芯2包括内层的地线芯镀锡铜导体2-1和外层的地线芯乙丙绝缘层2-2。控制线芯3包括内层的控制线芯镀锡铜导体3-1和外层的控制线芯乙丙绝缘层3-2。通讯线芯4包括内层的通讯线芯镀锡铜导体4-1和外层的通讯线芯乙丙绝缘层4-2。一对控制线芯3和一对通讯线芯4布置在一起。
13.在缆芯5外绕包阻燃无卤带加强层6,在阻燃无卤带加强层6外编织纤维加强层7,在纤维加强层7外挤包高强度氯丁橡胶护套8,护套8也可以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氨酯材料制成。
14.本新型新型船岸连接电缆电缆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适用于交流50hz下,额定电压在1kv及以下的低压岸电系统用船岸连接线路中。


技术特征:
1.新型船岸连接电缆,其特征是:由三根动力线芯、一根地线芯、一对控制线芯和一对通讯线芯组成的缆芯;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内层的动力线芯镀锡铜导体和外层的动力线芯乙丙绝缘层;所述地线芯包括内层的地线芯镀锡铜导体和外层的地线芯乙丙绝缘层;所述控制线芯包括内层的控制线芯镀锡铜导体和外层的控制线芯乙丙绝缘层;所述通讯线芯包括内层的通讯线芯镀锡铜导体和外层的通讯线芯乙丙绝缘层;在所述缆芯外绕包阻燃无卤带加强层,在阻燃无卤带加强层外编织纤维加强层,在纤维加强层外挤包护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船岸连接电缆,其特征是:一对控制线芯和一对通讯线芯布置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船岸连接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护套采用高强度氯丁橡胶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船岸连接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氨酯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新型船岸连接电缆,涉及电缆的结构,由三根动力线芯、一根地线芯、一对控制线芯和一对通讯线芯组成的缆芯;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内层的动力线芯镀锡铜导体和外层的动力线芯乙丙绝缘层;所述地线芯包括内层的地线芯镀锡铜导体和外层的地线芯乙丙绝缘层;所述控制线芯包括内层的控制线芯镀锡铜导体和外层的控制线芯乙丙绝缘层;所述通讯线芯包括内层的通讯线芯镀锡铜导体和外层的通讯线芯乙丙绝缘层;在所述缆芯外绕包阻燃无卤带加强层,在阻燃无卤带加强层外编织纤维加强层,在纤维加强层外挤包护套。本实用新型能满足陆上电源至船舶上岸系统装置配套使用,能满足现场工作要求。能满足现场工作要求。能满足现场工作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俊 曾广彬 陈冠瑜 胡仕国 曾秀娟 陈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红旗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5
技术公布日:2022/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