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95258发布日期:2022-05-05 17:0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继电器在长时间工作时,内部产生大量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排出,造成内部电子元件损坏的情况,同时在与外部空气交换时,内部的空气潮湿的情况下,进入内部,同样造成内部电子元件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内挖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腔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一侧连通有安装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机构之间设置有继电器本体,所述继电器本体、安装机构与安装槽之间通过加固螺栓相连接,所述散热机构另一侧连通有防护机构,且所述防护机构对称设置于安装框架两侧。
5.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板、过热槽、长条口、散热片、开口与导热片,所述散热板对称设置于安装槽内腔两侧,所述散热板一侧等距挖设有长条口,所述长条口内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板另一侧挖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导热片。
6.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与长条口均延伸至过热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凸板与凹槽,所述安装凸板设置于散热板一侧,并与散热板相连通,所述安装凸板一侧挖设有凹槽。
8.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本体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内。
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框架、干燥板与防尘层,所述防护框架对称设置于安装框架两侧,并与散热板相连通,所述防护框架内设置有干燥板,所述防护框架一侧设置有防尘层。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设置的散热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与设置的安装机构相协助配合,采用卡合的安装方式,以及通过导热片作为吸取的部件,散热片作为散热的部件,有效的将继电器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热量发散,散热的面积更大,同时散热的效果更好,有效的防止过热导致的电子元件损坏的情况。
12.2、设置的防护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采用干燥板与防尘层作为防护的双重的
部件,在与外部空气交换时,有效的将空气中的粉尘与湿气进行各个吸收,有效防止进入内部,造成内部电子元件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的内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的拆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的a处放大图;
18.图中标号:1、安装框架;2、安装槽;3、散热机构;4、安装机构;5、继电器本体;6、加固螺栓;7、防护机构;8、散热板;9、过热槽;10、长条口;11、散热片;12、开口;13、导热片;14、安装凸板;15、凹槽;16、防护框架;17、干燥板;18、防尘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0.如图1-图4所示,包括安装框架1,所述安装框架1内挖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腔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机构3,所述散热机构3一侧连通有安装机构4,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机构4之间设置有继电器本体5,所述继电器本体5、安装机构4与安装槽2之间通过加固螺栓6相连接,所述散热机构3另一侧连通有防护机构7,且所述防护机构7对称设置于安装框架1两侧。
21.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散热板8、过热槽9、长条口10、散热片11、开口12与导热片13,所述散热板8对称设置于安装槽2内腔两侧,所述散热板8一侧等距挖设有长条口10,所述长条口10内设置有散热片11,所述散热板8另一侧挖设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内设置有导热片13,所述开口12与长条口10均延伸至过热槽9内,导热片13将热量吸收,并通过过热槽9输送至散热片11内,并通过防护框架16输送至外部。
22.所述安装机构4包括安装凸板14与凹槽15,所述安装凸板14设置于散热板8一侧,并与散热板8相连通,所述安装凸板14一侧挖设有凹槽15,所述继电器本体5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15内,继电器本体5卡合至相邻的两个凹槽15内。
23.如图4所示,所述防护机构7包括防护框架16、干燥板17与防尘层18,所述防护框架16对称设置于安装框架1两侧,并与散热板8相连通,所述防护框架16内设置有干燥板17,所述防护框架16一侧设置有防尘层18,防尘层18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并通过干燥板17对空气中的湿气进行去除。
2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将继电器本体5卡合至相邻的两个凹槽15内,继电器本体5内部产生热量时,导热片13将热量吸收,并通过过热槽9输送至散热片11内,并通过防护框架16输送至外部,并与外部进行空气交换,空气进入前,防尘层18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并通过干燥板17对空气中的湿气进行去除。
25.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内挖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腔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机构(3),所述散热机构(3)一侧连通有安装机构(4),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机构(4)之间设置有继电器本体(5),所述继电器本体(5)、安装机构(4)与安装槽(2)之间通过加固螺栓(6)相连接,所述散热机构(3)另一侧连通有防护机构(7),且所述防护机构(7)对称设置于安装框架(1)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散热板(8)、过热槽(9)、长条口(10)、散热片(11)、开口(12)与导热片(13),所述散热板(8)对称设置于安装槽(2)内腔两侧,所述散热板(8)一侧等距挖设有长条口(10),所述长条口(10)内设置有散热片(11),所述散热板(8)另一侧挖设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内设置有导热片(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2)与长条口(10)均延伸至过热槽(9)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4)包括安装凸板(14)与凹槽(15),所述安装凸板(14)设置于散热板(8)一侧,并与散热板(8)相连通,所述安装凸板(14)一侧挖设有凹槽(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本体(5)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15)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7)包括防护框架(16)、干燥板(17)与防尘层(18),所述防护框架(16)对称设置于安装框架(1)两侧,并与散热板(8)相连通,所述防护框架(16)内设置有干燥板(17),所述防护框架(16)一侧设置有防尘层(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无人化电力用继电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内挖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腔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一侧连通有安装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机构之间设置有继电器本体,所述继电器本体、安装机构与安装槽之间通过加固螺栓相连接,所述散热机构另一侧连通有防护机构,且所述防护机构对称设置于安装框架两侧,采用卡合的安装方式,以及通过导热片作为吸取的部件,散热片作为散热的部件,有效的将继电器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热量发散,散热的面积更大,同时散热的效果更好,有效的防止过热导致的电子元件损坏的情况。防止过热导致的电子元件损坏的情况。防止过热导致的电子元件损坏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胜尧
技术研发日:2021.12.24
技术公布日:2022/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