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2521发布日期:2022-07-26 22:3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性、循环寿命长等特点而广泛用于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由于在低温环境下电解液黏度增加等原因,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中使用存在容量下降、衰减严重、循环倍率性能差等问题,使得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放电能力很差,因此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存在于低温条件下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可提升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性能。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5.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包括:一壳体、若干锂离子电芯模组及若干加热片,每两锂离子电芯模组之间贴设有一加热片,所述锂离子电芯模组及加热片容设于壳体内。
6.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还包括有一转接板,所述锂离子电芯模组电性连接至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容设于壳体内。
7.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还包括一控制加热片工作的电路控制板,所述加热片电性连接至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容设于壳体内。
8.所述壳体包括一壳本体及一盖体,所述壳本体形成有一供锂离子电芯模组及加热片容设的腔室,所述盖体可拆地固设于腔室上。
9.所述壳本体的两相对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勾扣件,所述勾扣件可选择性勾扣于盖体上。
10.所述壳本体的外侧壁于勾扣件的上方及下方均分别形成有一挡壁,每一勾扣件与相邻的挡壁间隔设置。
11.所述腔室的两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转接板卡设于所述腔室的两相对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之间,所述电路控制板卡设于所述腔室的两相对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卡槽之间。
12.所述加热片为耐高温加热膜。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于每两锂离子电芯模组之间贴设有加热片的结构设计,从而当本实用新型于低温条件使用时,可以让加热片工作,对锂离子电芯模组进行加热,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在低温条件下使用,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片与锂离子电芯模组之间为面接触,使得对锂离子电芯模组的加热效果好,实现提升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1);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2);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1);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2)。
18.【符号说明】
19.壳体1
20.壳本体11
ꢀꢀꢀꢀꢀꢀꢀꢀꢀꢀꢀꢀꢀꢀꢀꢀꢀꢀꢀꢀꢀ
盖体12
21.腔室111
ꢀꢀꢀꢀꢀꢀꢀꢀꢀꢀꢀꢀꢀꢀꢀꢀꢀꢀꢀꢀꢀꢀ
勾扣件112
22.挡壁113
ꢀꢀꢀꢀꢀꢀꢀꢀꢀꢀꢀꢀꢀꢀꢀꢀꢀꢀꢀꢀꢀꢀ
外接电源接头114
23.第一卡槽1111
ꢀꢀꢀꢀꢀꢀꢀꢀꢀꢀꢀꢀꢀꢀꢀꢀꢀ
第二卡槽1112
24.电接头121
25.锂离子电芯模组2
26.加热片3
27.转接板4
28.电路控制板5。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30.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包括:一壳体1、若干锂离子电芯模组2及若干加热片3,每两锂离子电芯模组2之间贴设有一加热片3,所述锂离子电芯模组2及加热片3容设于壳体1内;其中,所述加热片3可以选用耐高温加热膜。
31.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于每两锂离子电芯模组2之间贴设有加热片3的结构设计,从而当本实用新型于低温条件使用时,可以让加热片3工作,对锂离子电芯模组2进行加热,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在低温条件下使用,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片3与锂离子电芯模组2之间为面接触,使得对锂离子电芯模组2的加热效果好,实现提升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性能;其中,本实用新型在低温环境条件下,加热片3先工作,将锂离子电芯模组2加热至所需温度,所述锂离子电芯模组2才开始进行充电,加热片3停止加热;当温度降至所需温度以下时,加热片3重新开始加热;即所述加热片3能够对锂离子电芯模组1加热并让锂离子电芯模组1维持在所需温度。
32.再者,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芯模组2电连接成一整体,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有一转接板4,所述锂离子电芯模组2电性连接至转接板4,所述转接板4容设于壳体1内。
33.接着,为了便于控制加热片3工作,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一控制加热片3工作的电路控制板5,所述加热片3电性连接至电路控制板5,所述电路控制板5容设于壳体1内;其中所述加热片3之间可以是串联,所述加热片3发热均匀,所述电路控制板5安装有给加热片3供电的电源。
34.其中,所述壳体1可以包括一壳本体11及一盖体12,所述壳本体11形成有一供锂离
子电芯模组2及加热片3容设的腔室111,所述盖体12可拆地固设于腔室111上。
35.于实施例中,所述盖体12上装设有若干电接头121,所述电接头121与转接板4电连接,以使锂离子电芯模组2可以通过电接头121放电给外部设备使用。
36.进一步,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拆装,所述壳本体11的两相对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勾扣件112,所述勾扣件112可选择性勾扣于盖体12上。
37.另外,所述壳本体11的外侧壁于勾扣件112的上方及下方均分别形成有一挡壁113,每一勾扣件112与相邻的挡壁113间隔设置,从而利用挡壁113以防勾扣件112被误操作;其中一壳本体11的外侧壁设有一外接电源接头114,所述外接电源接头114设于相邻的挡壁113之间,所述外接电源接头114电连接至转接板4,以让外部电源对锂离子电池模组2充电。
38.进一步,为了便于快速对位安装转接板4及电路控制板5,所述腔室111的两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1111及第二卡槽1112,所述转接板4卡设于所述腔室111的两相对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1111之间,所述电路控制板5卡设于所述腔室111的两相对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卡槽1112之间。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若干锂离子电芯模组及若干加热片,每两锂离子电芯模组之间贴设有一加热片,所述锂离子电芯模组及加热片容设于壳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转接板,所述锂离子电芯模组电性连接至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容设于壳体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加热片工作的电路控制板,所述加热片电性连接至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容设于壳体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壳本体及一盖体,所述壳本体形成有一供锂离子电芯模组及加热片容设的腔室,所述盖体可拆地固设于腔室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的两相对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勾扣件,所述勾扣件可选择性勾扣于盖体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的外侧壁于勾扣件的上方及下方均分别形成有一挡壁,每一勾扣件与相邻的挡壁间隔设置。7.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两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转接板卡设于所述腔室的两相对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之间,所述电路控制板卡设于所述腔室的两相对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卡槽之间。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为耐高温加热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结构,包括:一壳体、若干锂离子电芯模组及若干加热片,每两锂离子电芯模组之间贴设有一加热片,所述锂离子电芯模组及加热片容设于壳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于每两锂离子电芯模组之间贴设有加热片的结构设计,从而当本实用新型于低温条件使用时,可以让加热片工作,对锂离子电芯模组进行加热,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在低温条件下使用,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片与锂离子电芯模组之间为面接触,使得对锂离子电芯模组的加热效果好,实现提升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性能。使用性能。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蔡佳景 梁鲤 胡毅松 郑金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宝龙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