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0317发布日期:2022-06-24 22:1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


背景技术:

2.多分片电池,是为将完整的太阳能电池切成n(n≥2)片小块而制备成的。由于电流减小为原来的1/n,再结合先串联后并联的排版方式形成多分片组件,因此,可以显著地降低组件的内阻消耗,增加组件的输出功率。双面电池通过背表面的辐照吸收,能够带来显著的效率增益。
3.以太阳能双面半片(n=2)结构电池片为例,目前,太阳能双面半片结构电池片的丝网印刷正、背面栅线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在顶端鱼叉状处的副栅是不贯穿于鱼叉状设计的(如图1、图2所示,正背面印刷结构一致),这种结构设计由于正背面中间区域缺少电流导出的栅线,在el(electroluminescent,电致发光)测试时存在电池片中间区域el发暗现象(如图3所示),不能满足太阳能电池el的质量要求,且中间发暗区域会掩盖其他原因导致的真正el不良;另一种是鱼叉状被副栅线直接贯穿,这种设计虽能解决el发暗问题,但增加了浆料成本和组件焊接易出现隐裂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以满足量产印刷版el质量以及节约成本的需求。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包括网版主体,所述网版主体上分布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主栅线以及多个相互平行的副栅线,所述主栅线与副栅线相垂直,所述主栅线上分布有焊点,所述主栅线两端设有鱼叉状结构,所述鱼叉状结构包括两根鱼叉线,所述副栅线与鱼叉线相连接,还包括与两根鱼叉线相连的渐变栅线,所述渐变栅线以其中心点为起始往渐变栅线长度方向两端逐步变宽,直至两端分别延伸至鱼叉状的两根鱼叉线内。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渐变栅线与所述副栅线相平行。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渐变栅线中心点位置的宽度w1小于四分之三副栅线宽度。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渐变栅线中心点延伸至鱼叉线内的端点宽度w2大于四分之三副栅线宽度且不大于副栅线宽度。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渐变栅线两端延伸至鱼叉状两根鱼叉线内的长度l不小于三分之一鱼叉线宽度且不大于鱼叉线宽度。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单个鱼叉状结构内,所述渐变栅线数量不少于一根且不大于与一根鱼叉线相连的副栅线数量。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渐变栅线的中心线与副栅线的中心线重
合。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通过在鱼叉状结构中设置渐变栅线,渐变结构既能省浆料成本,又能通过较细的栅线导通电流,且能改善电池片el质量和组件焊接出现隐裂问题;本实用新型不仅适合半片电池,还适合多分片电池。
附图说明
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15.图1是现有双面半片电池片印刷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7.图3是副栅线未贯穿鱼叉状设计的el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网版主体;2、主栅线;3、副栅线;4、焊点;5、鱼叉状结构;6、鱼叉线;7、渐变栅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参照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包括网版主体1,所述网版主体1上分布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主栅线2以及多个相互平行的副栅线3,所述主栅线2与副栅线3相垂直,所述主栅线2上分布有焊点4,所述主栅线2两端设有鱼叉状结构5,所述鱼叉状结构5包括两根鱼叉线6,所述副栅线3与鱼叉线6相连接;还包括与两根鱼叉线6相连的渐变栅线7,所述渐变栅线7以其中心点为起始往渐变栅线7长度方向两端逐步变宽,直至两端分别延伸至鱼叉状的两根鱼叉线6内。
24.具体地,所述渐变栅线7与所述副栅线3相平行;所述渐变栅线7中心点位置的宽度w1(单位μm)小于四分之三副栅线3宽度。
25.具体地,所述渐变栅线7中心点延伸至鱼叉线6内的端点宽度w2(单位μm)大于四分之三副栅线3宽度且不大于副栅线3宽度。可保证渐变栅线7与鱼叉线6的连接强度。
26.具体地,所述渐变栅线7两端延伸至鱼叉状两根鱼叉线6内的长度l(单位μm)不小于三分之一鱼叉线6宽度且不大于鱼叉线6宽度。既保证了渐变栅线7与鱼叉线6的连接强度又避免凸出于鱼叉线宽度方向。
27.具体地,在单个鱼叉状结构5内,所述渐变栅线7数量不少于一根且不大于与一根鱼叉线6相连的副栅线3数量;渐变栅线7在鱼叉状结构5内设置得越多,el质量改善越好。优选地,所述渐变栅线7的中心线与副栅线3的中心线重合。
28.本实施例通过在鱼叉状结构5中设置渐变栅线7,渐变结构既能省浆料成本,又能
通过较细的栅线导通电流,且能改善电池片el质量和组件焊接出现隐裂问题,此结构不仅适合半片电池,还适合多分片电池。
29.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包括网版主体(1),所述网版主体(1)上分布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主栅线(2)以及多个相互平行的副栅线(3),所述主栅线(2)与副栅线(3)相垂直,所述主栅线(2)上分布有焊点(4),所述主栅线(2)两端设有鱼叉状结构(5),所述鱼叉状结构(5)包括两根鱼叉线(6),所述副栅线(3)与鱼叉线(6)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两根鱼叉线(6)相连的渐变栅线(7),所述渐变栅线(7)以其中心点为起始往渐变栅线(7)长度方向两端逐步变宽,直至两端分别延伸至鱼叉状的两根鱼叉线(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栅线(7)与所述副栅线(3)相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栅线(7)中心点位置的宽度w1小于四分之三副栅线(3)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栅线(7)中心点延伸至鱼叉线(6)内的端点宽度w2大于四分之三副栅线(3)宽度且不大于副栅线(3)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栅线(7)两端延伸至鱼叉状两根鱼叉线(6)内的长度l不小于三分之一鱼叉线(6)宽度且不大于鱼叉线(6)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单个鱼叉状结构(5)内,所述渐变栅线(7)数量不少于一根且不大于与一根鱼叉线(6)相连的副栅线(3)数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栅线(7)的中心线与副栅线(3)的中心线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双面多分片太阳能电池EL的印刷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网版主体,所述网版主体上分布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主栅线以及多个相互平行的副栅线,所述主栅线与副栅线相垂直,所述主栅线上分布有焊点,所述主栅线两端设有鱼叉状结构,所述鱼叉状结构包括两根鱼叉线,所述副栅线与鱼叉线相连接,还包括与两根鱼叉线相连的渐变栅线,所述渐变栅线以其中心点为起始往渐变栅线长度方向两端逐步变宽,直至两端分别延伸至鱼叉状的两根鱼叉线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鱼叉状结构中设置渐变栅线,渐变结构既能省浆料成本,又能通过较细的栅线导通电流,且能改善电池片EL质量和组件焊接出现隐裂问题;不仅适合半片电池,还适合多分片电池。多分片电池。多分片电池。


技术研发人员:王寅 蔡昭 郭首锋 刘杉杉 邓嘉晟 徐明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4
技术公布日:2022/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