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型跌落式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9616发布日期:2022-08-12 23:5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型跌落式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护型跌落式避雷器。


背景技术:

2.跌落式避雷器在避雷器出现异常发生故障时,能够利用工频短路电流让脱离器动作使脱离器接地端自动脱开,进而避雷器元件翻落退出运行,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且易于维护人员及时发现进行维护或更换。跌落式避雷器通常包括避雷器本体、绝缘子等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60134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跌落式避雷器,其由开关配合的避雷器和绝缘子座构成,避雷器与绝缘子座之间经下铰接部和上开关配合部配合连接,所述上开关配合部包括绝缘子静触部分(静触头)和电极棒(动触头),其中绝缘子静触部分设于绝缘子座上端,其包括上静电极板,避雷器上电极端则固定连接有横向电极棒,所述上静电极板上设有与电极棒上表面弹压吻合接触的扣槽,而所述下铰接部由绝缘子座1的下静触部和避雷器下端动触头铰接电连接形成。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9857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易于安装固定的安全型跌落式避雷器,其包括避雷器本体和支柱绝缘子等结构,所述支柱绝缘子上设有高压侧接线桩,所述高压侧接线桩通过高压连接板与设于避雷器本体上的限位支板连接,所述避雷器本体底部设有脱离器,且所述脱离器通过转轴与设于支柱绝缘子下端的接地安装板铰接。
3.通常情况下,跌落式避雷器上端配合部的动、静触头裸露在外,容易受环境气候影响,如雨雪侵蚀接触不良等,影响避雷效果,另外掉落的杂物或树枝搭接在裸露导电部分容易导致短路等,这些都会引起停电事故,影响相关行业的生产生活。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是设置防护罩实现防护,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20908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跌落式避雷器,其在避雷器主体表面罩有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在第一保护罩侧面固定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与支柱绝缘子固定连接,但该结构相对复杂,并且会导致设备体积增加,整体造型也不够紧凑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型跌落式避雷器,能够使动静触头导电部件不外露,避免外界环境影响,并且整个产品结构更为紧凑和美观。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防护型跌落式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体和c型绝缘子,其中所述c型绝缘子下端和避雷器本体下端铰接,所述c型绝缘子内部形成空腔且上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内设有上静触头,所述避雷器本体上端设有上动触头,且所述上动触头进入所述顶盖内与上静触头配合,同时所述避雷器本体置于所述c型绝缘子的空腔中。
7.所述顶盖包括顶板、弧形后板和护板,其中弧形后板下侧与所述c型绝缘子上端固连、上侧与所述顶板固连,所述弧形后板两端分别延伸形成护板,且所述护板上侧与所述顶板固连。
8.所述弧形后板后侧设有接线端子,所述上静触头后端安装于所述接线端子中。
9.所述c型绝缘子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c型伞裙。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1.1、本实用新型的顶盖内部形成腔体用于防护上动触头和上静触头,同时避雷器本体置于c型绝缘子的腔体中,从而使动静触头导电部件不外露,避免外界环境影响。
12.2、本实用新型避雷器本体置于c型绝缘子的腔体中,使得整个产品结构更为紧凑和美观,并且所述c型绝缘子的内侧和外侧均可设置伞裙以增加爬电距离。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动触头与上静触头脱离状态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其中,1为c型绝缘子,101为c型伞裙,2为顶盖,201为护板,202为弧形后板,203为接线端子,3为避雷器本体,4为上动触头,5为上静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19.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避雷器本体3和c型绝缘子1,其中所述c型绝缘子1下端和避雷器本体3下端通过下铰接部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铰接部可采用cn202601346u专利中的下铰接结构,所述c型绝缘子1横截面呈c型,其内部形成空腔,所述c型绝缘子1上端设有顶盖2,且所述顶盖2内设有上静触头5,所述避雷器本体3上端设有上动触头4,且如图1所示,所述上动触头4进入所述顶盖2内与上静触头5配合,同时所述避雷器本体3置于所述c型绝缘子1的空腔中。
20.如图1所示,所述顶盖2包括顶板、弧形后板202和护板201,其中弧形后板202形状与所述c型绝缘子1截面形状匹配,其下侧与所述c型绝缘子1上端固连、上侧与所述顶板固连,所述弧形后板202两端分别延伸形成护板201,所述护板201上侧同样与所述顶板固连,所述顶板、弧形后板202和护板201围合形成用于防护所述上动触头4和上静触头5的腔体。
21.如图3所示,所述弧形后板202后侧设有接线端子203,所述上静触头5后端安装于所述接线端子203中。
22.如图1所示,所述c型绝缘子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用于增加爬电距离的c型伞裙101。
23.所述上动触头4、上静触头5结构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所述c形绝缘子可采用模具注塑成型制作,此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避雷器本体3的上动触头4进入所述顶盖2内与上静触头5配合,同时避雷器本体3也进入所述c型绝缘子1的空腔中,所述顶盖2的顶板、弧形后板和两侧的护板201形成腔体防护上动触头4和上静触头5,使动静触头导电部件不外露,避免外界环境影响,当避雷器损坏时可由c型绝缘子1的开口一侧及时跌落脱离线路,不
会造成电力事故,另外如图1所示,整个避雷器本体3置于c型绝缘子1的空腔中,除了起到防护作用外,c型绝缘子1内侧和外侧均可设置增加爬电距离的伞裙101,并且整个产品结构更为紧凑和美观。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护型跌落式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器本体(3)和c型绝缘子(1),其中所述c型绝缘子(1)下端和避雷器本体(3)下端铰接,所述c型绝缘子(1)内部形成空腔且上端设有顶盖(2),所述顶盖(2)内设有上静触头(5),所述避雷器本体(3)上端设有上动触头(4),且所述上动触头(4)进入所述顶盖(2)内与上静触头(5)配合,同时所述避雷器本体(3)置于所述c型绝缘子(1)的空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跌落式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包括顶板、弧形后板(202)和护板(201),其中弧形后板(202)下侧与所述c型绝缘子(1)上端固连、上侧与所述顶板固连,所述弧形后板(202)两端分别延伸形成护板(201),且所述护板(201)上侧与所述顶板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型跌落式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后板(202)后侧设有接线端子(203),所述上静触头(5)后端安装于所述接线端子(203)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跌落式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绝缘子(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c型伞裙(1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型跌落式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体和C型绝缘子,其中所述C型绝缘子下端和避雷器本体下端通过下铰接部铰接,所述C型绝缘子内部形成空腔且上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内设有上静触头,所述避雷器本体上端设有上动触头,且所述上动触头进入所述顶盖与上静触头配合时,所述避雷器本体置于所述C型绝缘子的空腔中。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动静触头导电部件不外露,避免外界环境影响,并且整个产品结构更为紧凑和美观。结构更为紧凑和美观。结构更为紧凑和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杜玉庆 李震 王刚 徐清源 付伟男 赵军 王晓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宇光输变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1
技术公布日:2022/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