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441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安装在电路上的通断装置,尤其是一种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
目前,市场所使用的电路通断装置的通断手动控制结构多采用上下扳动式。如现已广泛使用的漏电保护器,这种结构的产品在公共场合安装,极易有意或无意被触动,而造成不应该的停电,并且在容量大时,其体积较大,不易与其他控制装置设置为一体。有些控制装置的电路通断装置采用继电器结构,由于继电器的容量十分有限,无法用在较大容量的线路控制上。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其手动控制只完成接通动作,不能完成切断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其手动控制的接通动作不影响内部机构断开的动作,即外力不影响内部机构的释放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其电极通过容量较大,触点接触充分,体积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它由开关壳体,手动控制部,释放电磁铁机构,开关电极以及相应的引线所组成。其中所述的手动控制部为一可左右扳动的扳手,扳手下部设有一开口,对应开口内相对设置两电极,其下部对应每个电极末端分别设置卡固电极定位的衔铁凸块,衔铁下部设释放电磁铁机构。
所述的扳手可通过扳动转轴铰接在开关的壳体上。
所述的电极通过其中上部的电极转轴铰接开关壳体上,电极通过软导线与对应引线连接,并且电极可为一组或一组以上。
所述的电极上端设有触点,触点的相对面可为相吻合的斜面或曲面。
所述的两电极之间电极触点下部接设有弹簧,弹簧与两电极绝缘。
所述的两电极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分别与两电极绝缘连接。
所述的对应两电极衔铁相对独立设置,互不相连,衔铁支架上套设有衔铁回位弹簧。
所述的开关壳体上,扳手开口下,对应电极设置有电极定位杆。
所述的扳手可套设在开关壳体内,扳手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按钮复位弹簧,按钮顶持在扳手上。
所述的电极可为弹性材质。
根据上述的结构可以得知,本实用新型操作实施简便,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其按钮的手动控制只完成接通动作,不能完成切断动作,可确保线路不被外力切断。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触点吸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它由开关壳体1,手动控制部,释放电磁铁机构,开关电极以及相应的引线所组成。其中手动控制部为一可左右扳动的扳手2,扳手2可通过扳动转轴3铰接在开关的壳体1上。扳手2下部设有一开口4,对应开口4内相对设置电极8、8′,电极8、8′中上部的电极转轴6、6′铰接开关壳体1上,电极8、8′上端设有触点5、5′,触点5、5′的相对面可为相吻合的斜面或曲面,两电极8、8′之间接设有弹簧13,弹簧13与两电极8、8′绝缘连接。电极8、8′通过软导线11、11′与对应引线连接,引线再接至壳体外,电极8、8′本身可为弹性材质。开关壳体1上,扳手2开口4下,对应电极8、8′设置有电极定位杆7、7′。对应每个电极8、8′末端分别设置卡固电极8、8′定位的衔铁凸块9、9′,对应两电极衔铁9、9′相对独立设置,互不相连,衔铁支架14上套设有衔铁回位弹簧10。衔铁9、9′下部设释放电磁铁机构12。
使用时,左、右扳动扳手2,分别将电极8、8′扳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由于电极8、8′下部的衔铁凸块9、9′的固定作用,而将电极8、8′定位。由于电极8、8′的触点5、5′接触面为相吻合的斜面或曲面,从而增大了触点的接触面积,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开关的容量可较大,并且其体积较小,能更好地满足各种实际需要。并且由于电极8、8′本身的材质也可为弹性材料,因此其触点的接触更为充分、可靠。这时如果有外力欲切断该开关时,无论如何扳动扳手2,外力无法电极8、8′分离,电极8、8′的位置由衔铁的凸块9、9′固定,其触点5、5′总处于自保持的吸合状态,而从外部无法打开这种开关。当切断时,电磁铁12向下吸合衔铁,固定电极8、8′末端的衔铁凸块9、9′释放电极8、8′,电极8、8′受其复位弹簧13的作用,迅速分离、回位,因此无论外力如何作用在扳手上,或使扳手处于何位置,均不影响本装置的切断,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切断释放只能通过内部的电路控制实现。当电磁铁12失电后,衔铁受衔铁支架14上所套设的弹簧10作用,向上移动回位。整个装置又处于初始状态。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其扳手2可套设在开关壳体1内,扳手2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按钮复位弹簧16,按钮15顶持在扳手2上。由于弹簧16的作用,扳手2处于倾斜的状态,这时电极8′初始即处于被衔铁凸块9′固定的位置,当按动按钮15后,扳手2向左转动,而将电极8触点推动向内转动,电极8末端被衔铁凸块9固定,两触点5、5′相互接触、吸合。这时无论如何再按下按钮15,已不可从外部将该开关打开,其触点5、5′处于总保持状态。其余动作过程同上例所述。
定位板7、7′的作用是防止电极误出扳手2的开口4,而脱离扳手2的接通控制。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两电极8、8′与壳体1之间设有弹簧17、1 7′,弹簧17、17′分别与两电极8、8′绝缘连接,如图3所示。其作用完全等同图1、2所示弹簧的作用。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可为一组或一组以上,当电极为多组时,本装置可控制多路线路的通断。
权利要求1.一种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它由开关壳体,手动控制部,释放电磁铁机构,开关电极以及相应的引线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控制部为一可左右扳动的扳手,扳手下部设有一开口,对应开口内相对设置两电极,其下部对应每个电极末端分别设置卡固电极定位的衔铁凸块,衔铁下部设释放电磁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手可通过扳动转轴铰接在开关的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通过其中上部的电极转轴铰接开关壳体上,电极通过软导线与对应引线连接,并且电极可为一组或一组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上端设有触点,触点的相对面可为相吻合的斜面或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电极之间电极触点下部接设有弹簧,弹簧与两电极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电极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分别与两电极绝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应两电极衔铁相对独立设置,互不相连,衔铁支架上套设有衔铁回位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壳体上,扳手开口下,对应电极设置有电极定位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手可套设在开关壳体内,扳手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按钮复位弹簧,按钮顶持在扳手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可为弹性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释放不受外部影响的自保持开关,它由开关壳体,手动控制部,释放电磁铁机构,开关电极以及相应的引线所组成,其手动控制部为一可左右扳动的扳手,扳手下部设有一开口,对应开口内相对设置两电极,其下部对应每个电极末端分别设置卡固电极定位的衔铁凸块,衔铁下部设释放电磁铁机构,本装置操作实施简便,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其按钮的手动控制只完成接通动作,不能完成切断动作,可确保线路不被外力切断。
文档编号H01H3/28GK2271744SQ96244738
公开日1997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3日
发明者邢伟华 申请人:邢伟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