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式的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573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动式的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属于电器领域,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设备的第一负载电路,还包括覆盖在第一面板上并可相对于第一面板滑动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设备的第二负载电路。其优点在于占用墙面面积小,用户操控也较为方便。本发明用于控制电器。
【专利说明】
一种滑动式的控制开关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属于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控制开关,通常包括面板。面板内设有负载电路,负载电路用于控制一些电器设备,比如音响、灯具、风扇等,而当室内有多个电器设备时,往往需要多个面板进行单独控制,而现有的面板都是独立设置在墙壁上,当面板较多时,会占用大量的墙面面积,不仅影响墙面的空间利用率,而且非常影响墙面的美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占用墙面面积小,用户操控也较为方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设备的第一负载电路,还包括盖于第一面板上并可相对于第一面板滑动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设备的第二负载电路。
[0006]本发明的滑动式的控制开关,所述第一面板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设备的第一负载电路,而且本控制开关还包括盖于第一面板上并可相对于第一面板滑动的第二面板,第二面板可相对于第一面板进行滑动,在不滑动的情况下,第二面板覆盖在第一面板上,对第一面板起到保护、防尘的作用,用户需要操控第一面板上的第一负载电路时,可将第二面板滑开,非常方便,另外,本发明中该第二面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设备的第二负载电路,即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其实是两个单独的控制单元,而本实施例中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将两个控制单元叠加在一起,使得控制开关占用墙面的面积大幅度减小,提高墙面的使用率,美观度也不受影响,而且用户操控也非常方便,只需滑开即可,关键是第二面板还能为第一面板起到保护、防尘以及一定的防水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面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滑动,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负载电路处于断路,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负载电路接通。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调节电路,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时,调节电路与第二负载电路连接,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时,调节电路与第一负载电路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电路包括输入电压端、输出电压端及位于输入电压端和输出电压端之间且并联的第一调节电路和第二调节电路,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调节电路工作,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调节电路工作。
[0010]作为优选,所述输入电压端在第一调节电路和第二调节电路之间设有第一限压电路。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电路和/或第二调节电路与输出电压端之间设有用于将电压信号反馈至第一限压电路的驱动电路。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对应安装在滑动槽内的导轨。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第一电触片和第二电触片,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接触件,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接触件与第一电触片接触,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接触件与第二电触片接触。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电触片位于凹槽顶部侧壁,所述第二电触片位于凹槽底部侧壁,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与凹槽的顶部侧壁或底部侧壁相抵的止挡筋,以减少接触件与第一电触片或第二电触片之间挤压力。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调节电路连接。
[0016]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滑动式的控制开关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面板滑至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滑动式的控制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发明滑动式的控制开关第一实施例中的原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发明滑动式的控制开关第一实施例中调节电路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发明滑动式的控制开关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4]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中的滑动式的控制开关,主要用于安装于墙壁上,是一种壁式调节开关,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其用在其他近似位置,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包括第一面板10,第一面板10嵌装在墙体内,所述第一面板10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设备的第一负载电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为音响设备,且该音响设备内置于第一面板10内,其中音响设备的音板11显露在第一面板外,第一面板10上滑动安装有第二面板20,第二面板20不滑动时,覆盖在第一面板10上,实现堆叠的效果,当第二面板20滑开时,第一面板10显露出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板20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设备的第二负载电路,第二设备可以为灯具设备,本实施例中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将两个控制单元叠加在一起,使得控制开关占用墙面的面积大幅度减小,提高墙面的使用率,美观度也不受影响,而且用户操控也非常方便,只需滑开即可,关键是第二面板20还能为第一面板10起到保护、防尘以及一定的防水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晓,第一面板10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嵌装在墙体内,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墙面上,另外,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也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音响设备或者灯具设备,而且本实施例中,音响设备是内置在第一面板10中,其他实施方式中,音响设备可以是单独的外置设备,另外,还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仅举出两个面板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构思,增加第三面板、第四面板等,这些实施方式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6]具体的结构,为了方便下文描述,定义第一面板10朝向墙面一侧为第一面板10的背面,反之为正面,如图1中所示,所述第一面板10的正面的左右两侧上设有两个滑动槽12,本实施例中的滑动槽12的走向为竖直方向,即第二面板20是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所述第二面板20上设有可对应安装在滑动槽12内的导轨212,导轨212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二面板20的背面。
[0027]导轨212滑动到滑动槽12的顶部时,第二面板20位于第一位置,导轨212滑动到滑动槽12的底部时,第二面板20位于第二位置,即图1中第二面板20所处的位置,所述第二面板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二面板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负载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第二负载电路工作,第二面板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负载电路工作,第二负载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即第二面板20覆盖住第一面板10时,第一负载电路是不工作的,但是用户可以利用第二负载电路控制第二设备,而将第二面板20滑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负载电路才会工作以控制第一设备,此时第二负载电路不工作。
[0028]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第一负载电路和第二负载电路是互锁模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得知第一负载电路和第二负载电路之间也可采用电耦合的方式连接,即当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负载电路和第二负载电路之间的电耦合是关闭的,此时只能利用第二负载电路控制第二设备,而当第二面板滑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负载电路与第二负载电路耦合,此时两个负载电路可以同时工作,这种实施方式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9]本实施例中,第一负载电路和第二负载电路之间的切换时通过设置在第一面板10上的触片和设置在第二面板20上的接触件连接或断开来实现的,具体的,所述第一面板10上设有凹槽131,所述第一面板10上设有第一电触片和第二电触片101,所述第一电触片位于凹槽131顶部侧壁,由于视图角度问题,第一电触片在图2中未示出,所述第二电触片101位于凹槽131底部侧壁,其中第一电触片是由两个触片组成,第二电触片101也是由两个触片组成,所述第二面板20上设有接触件,接触件包括四个接触凸块,分别为第一接触凸块201、第二接触凸块202、第三接触凸块203,第四接触凸块204,其中第一接触凸块201、第二接触凸块202与第一电触片位置对应,第三接触凸块203、第四接触凸块204与第二电触片101位置对应。
[0030]第一接触凸块201、第二接触凸块202是第二负载电路的回路两端,第二电触片101的两个触片为第一负载电路的回路两端,当第二面板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接触凸块201、第二接触凸块202与第一电触片的两个触片接触,使得第二负载电路通电,而此时的第一负载电路回路处于断开,当第二面板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三接触凸块203、第四接触凸块204与第二电触片101的两个触片接触,使得第一负载电路通电,此时第二负载电路处于断开。
[0031]当用户滑动第二面板20时用力过大时,接触件与第一电触片或第二电触片101撞击力过大,容易造成损伤或变形,为了减轻这种情况,本实施例中在接触件的同一水平位置处设有凸起的止挡筋231,当第二面板20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止挡筋231与凹槽131的顶部侧壁相抵,而接触件与第一电触片仅仅是正常接触,而非过度挤压,当第二面板20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止挡筋231与凹槽131的底部侧壁相抵,而接触件与第二电触片101仅仅也是正常接触,而非过度挤压。从而将撞击力大部分转移到止挡筋231与凹槽131侧壁之间,以减少接触件与第一电触片或第二电触片101之间挤压力。
[0032]本实施例中,对第一负载电路和第二负载电路的调节主要通过设在第二面板20正面上的调节旋钮22来实现,调节旋钮22连接有调节电路,调节电路可设在第一面板10中,也可设在第二面板20中,本实施例中,调节电路设置在第一面板10中,调节电路与墙体内接入的总电源连接,第二面板20位于第一位置时,调节电路与第二负载电路连接,转动调节旋钮22时,将调节的信号输入到第二负载电路,第二面板20位于第二位置时,调节电路与第一负载电路连接,转动调节旋钮22时,将调节的信号输入到第一负载电路。
[0033]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设备种类不同,在利用调节电路调节时应当有不同的调节参数,故,本实施例中的调节电路分为两组,具体的,所述调节电路包括输入电压端和输出电压端,输入电压端与总电源端连接,输出电压端处连接有处理器,输入电压端和输出电压端之间并联有第一调节电路和第二调节电路,第二面板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调节电路导电,第二面板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调节电路导电。其实现方式,也是通过接触件来实现,调节电路上设有四个活动触点,分别为图4中的N1、N2、N3、N4,第二面板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接触凸块201、第二接触凸块202分别与N3、N4接触,第二面板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三接触凸块203、第四接触凸块204分别与N1、N2接触。
[0034]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电压端在第一调节电路和第二调节电路之间设有第一限压电路,用于控制输入电压端的电压,所述第一调节电路连接有限制第一调节电路两端电压的第二限压电路,第三限压电路位于第一调节电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第二调节电路连接有限制第二调节电路两端电压的第三限压电路,第三限压电路位于第二调节电路与接地端之间。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电路和第二调节电路输出电压端之间设有用于将电压信号反馈至第一限压电路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计算的数字调理信号,并将该数字调理信号反馈至第一限压电路,当从第一调节电路或第二调节电路中输出电压仍然较高时,驱动电路将该信号重新反馈至第一限压电路,使其进行二次限压,直至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后将信号传输至处理器。
[0036]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面板不仅仅包括第一负载电路,还设有第三负载电路,该第三负载电路也是控制第一设备,第一负载电路是控制音量,第三负载电路是控制重低音,为了让用户能方便在两个负载电路中切换,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面板上设置了切换按钮13,用户可以利用该切换按钮在第一负载电路和第三负载电路之间切换。
[0037]本实施例控制开关的控制方法如下:
[0038]第一步,第二面板在第一位置时,第二面板覆盖在第一面板上,此时位于第二面板内的第二负载电路处于接通状态,而位于第一面板的第一负载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0039]第二步,第二面板上设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连接有调节电路,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时,调节电路与第二负载电路接通,此时转动调节时旋钮,用于调节第二负载电路的电压;
[0040]第三步,第二面板相对于第一面板进行滑动,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时,位于第二面板内的第二负载电路断开,位于第一面板内的第一负载电路接通;
[0041]第四步,当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时,调节电路同时与第一负载电力接通,此时转动调节旋钮时,用于调节第一负载电路的电压。
[0042]实施例2,如图5所不,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面板上没有第一电触片和第二电触片,取而代之的滑动槽12,本实施例中的滑动槽是导电材质的,导轨也是导电材质,滑动槽的中间不连续,由上滑道槽121和下滑动槽122组成,上滑动槽121与第二负载电路连接,下滑动槽122与第一负载电路连接,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时,导轨212与上滑动槽121接触,第二负载电路工作,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时,导轨212与下滑动槽122接触,第一负载电路工作。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尤其是挡筋的形状和结构。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主权项】
1.一种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设备的第一负载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于第一面板上并可相对于第一面板滑动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设备的第二负载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滑动,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负载电路处于断路,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负载电路接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电路,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时,调节电路与第二负载电路连接,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时,调节电路与第一负载电路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路包括输入电压端、输出电压端及位于输入电压端和输出电压端之间且并联的第一调节电路和第二调节电路,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调节电路工作,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调节电路工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端在第一调节电路和第二调节电路之间设有第一限压电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电路和/或第二调节电路与输出电压端之间设有用于将电压信号反馈至第一限压电路的驱动电路。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对应安装在滑动槽内的导轨。8.如权利要求2至6之一所述的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第一电触片和第二电触片,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接触件,第二面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接触件与第一电触片接触,第二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接触件与第二电触片接触。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电触片位于凹槽顶部侧壁,所述第二电触片位于凹槽底部侧壁,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与凹槽的顶部侧壁或底部侧壁相抵的止挡筋,以减少接触件与第一电触片或第二电触片之间挤压力。10.如权利要求3至6之一所述的滑动式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调节电路连接。
【文档编号】H01H3/08GK105957741SQ201610493114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4日
【发明人】徐鹤还, 章昭, 王晓东
【申请人】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