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208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移动终端天线。
【背景技术】
[0002]当今WIFI类电子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无线连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他们需要正常工作,就要性能优异的天线来进行电磁辐射,而当天线设计不够精良或者存在缺陷时,会造成产品无线性能变差,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0003]现有的移动终端设置中,一般均需要设计一内置天线,内置天线的种类一般有PIFA(Planner Inverted F-shaped Antenna)天线,因整个天线的形状像倒写的英文字母“F”,也称平面倒F型天线。PIFA天线的基板结构是采用一个平面辐射单元作为辐射体,并以一个大的地面作为反射面,辐射体上有两个相互靠近的引脚,分别用于接地和连接馈电线的馈电端,采用此种结构,导致馈电线在进行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也参与辐射处理。馈电线的长度和在机壳内部的位置会影响天线的静态参数,如谐振点,VSWR和方向图等。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天线辐射性能恶化严重。
[0004]目前现有的降低天线辐射恶化的方法一般采用固定馈线位置和现场调试相结合的方式。即由射频工程师现场调试好天线结构设计和馈线长度的匹配以达到最优,再确定好馈线在机壳内部的走线方式,固化,形成SOP (Standard Operat1n Procedure标准作业指导书)指导工厂生产。但是采用此种方式针对采用外置天线的产品,可以降低天线辐射性能恶化,但是针对采用内置天线的产品,此种方法效果甚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应用于天线内置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包括
[0006]一对具有预定间隙的辐射导体,
[0007]一阻抗转换装置,连接所述辐射导体,并形成馈电端和接地端,用于将所述辐射导体接收的平衡的电磁波转化为非平衡电磁波输出,以及将所述馈电端和所述接地端产生的非平衡电磁波转化为平衡电磁波由所述辐射导体辐射。
[0008]优选地,所述辐射导体由对称振子形成,所述对称振子分别连接所述阻抗转换装置。
[0009]优选地,所述阻抗转换装置主要由微带巴伦形成,连接一对所述辐射导体,所述微带巴伦的非平衡端分别形成所述馈电端和所述接地端。
[0010]优选地,所述接地端连接一连接于所述馈电端的馈线的屏蔽层。
[0011]优选地,所述对称振子的臂长为λ/4,λ为所述移动终端天线电磁波的波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此种连接方式,馈线仅仅作为波导,而不参与辐射,进而使得天线的静态参数不受馈线长度和走线方式的影响,降低生产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应用于天线内置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包括
[0017]一对具有预定间隙的辐射导体1,用以接收或发送平衡信号,
[0018]一阻抗转换装置4,连接辐射导体1,并形成馈电端3和接地端2,用于将辐射导体I接收的平衡的电磁波转化为非平衡电磁波输出,以及将馈电端3和接地端2产生的非平衡电磁波转化为平衡电磁波由辐射导体I辐射。馈电端3连接有馈线5,馈线5连接移动终端的LNA(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放大电路。
[0019]在辐射导体I连接阻抗转换装置4,当天线工作于接收状态时,将辐射导体I接收的平衡电磁波转化为单端非平衡的电磁波传输至一连接馈线端3的馈线5,传输至LNA放大电路,当天线工作于发射状态时,将馈线5传输的单端非平衡的电磁波通过阻抗转换装置4转化为平衡电磁波通过辐射导体I发出。采用此种连接方式,馈线5仅仅作为波导,而不参与辐射,进而使得天线的静态参数不受馈线5长度和走线方式的影响,降低生产的复杂度。
[0020]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辐射导体I由对称振子形成,对称振子分别连接阻抗转换装置4。采用对称振子,保证辐射的电磁波的平衡度,提高电磁波的传输质量。
[0021]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阻抗转换装置4主要由微带巴伦形成,微带巴伦的平衡端连接一对辐射导体1,微带巴伦的非平衡端分别形成馈电端3和接地端2。
[0022]进一步地,如图2所式,以ACX的BL2012系列的集成微带巴伦举例说明,集成微带巴伦具有6个引脚,I引脚连接馈线5,2引脚、5引脚、6引脚形成接地端,3引脚和4引脚分别连接对称振子,通过集成微带巴伦,能够将流入馈线5层外部的电路屏蔽,使得仅仅由馈线5的线芯进行电流的传输。进而使得馈线5的状态不影响天线的辐射。
[0023]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接地端连接馈线5的屏蔽层。结构简单。
[0024]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对称振子的臂长为λ/4,λ为所述移动终端天线电磁波的波长。进一步地,对于谐振频率为2450MHz的天线,对阵振子的长度为2.7厘米。
[002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应用于天线内置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具有预定间隙的辐射导体, 一阻抗转换装置,连接所述辐射导体,并形成馈电端和接地端,用于将所述辐射导体接收的平衡的电磁波转化为非平衡电磁波输出,以及将所述馈电端和所述接地端产生的非平衡电磁波转化为平衡电磁波由所述福射导体福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导体由对称振子形成,所述对称振子分别连接所述阻抗转换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转换装置主要由微带巴伦形成,所述微带巴伦的平衡端连接一对所述辐射导体,所述微带巴伦的非平衡端分别形成所述馈电端和所述接地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连接一连接于所述馈电端的馈线的屏蔽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振子的臂长为λ/4,λ为所述移动终端天线电磁波的波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移动终端天线。应用于天线内置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包括一对具有预定间隙的辐射导体,一阻抗转换装置,连接所述辐射导体,并形成馈电端和接地端,用于将所述辐射导体接收的平衡的电磁波转化为非平衡电磁波输出,以及将所述馈电端和所述接地端产生的非平衡电磁波转化为平衡电磁波由所述辐射导体辐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此种连接方式,馈线仅仅作为波导,而不参与辐射,进而使得天线的静态参数不受馈线长度和走线方式的影响,降低生产的复杂度。
【IPC分类】H01Q1-24, H01Q1-50
【公开号】CN204289711
【申请号】CN201420838100
【发明人】陈磊
【申请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