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出线避雷器的硅橡胶绝缘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211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双出线避雷器的硅橡胶绝缘护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绝缘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双出线避雷器的硅橡胶绝缘护具。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力输送、变配、使用等强电系统中,配置这开关、过电压保护器、变压器等各种功能性电器,这些功能性电器与系统线路连接时,接头大多呈裸露状态。特别在1KV避雷器的接线头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使得这些呈裸露状态的电器接头,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如潮湿凝露,导电尘埃较多或盐类晶体沉淀等)运行时,易引起相间闪路、短路等运行故障;同时在现实状况中,由于外来物品跌落或小动物接触电器裸露接头而产生短路,致使电器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发生过由于误触电器裸露接头致人死忙的事例。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双出线避雷器的能够有效保护避雷器接线头安全,且拆装方便、可重复使用、密封性好,耐电气性能高的硅橡胶绝缘护具。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双出线避雷器的硅橡胶绝缘护具,该绝缘护具包括一个中空罩体和两个线孔,所述中空罩体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两个所述线孔对称连接在所述中空罩体上端的两侧且与所述中空罩体相通,每个所述线孔的中心轴与所述中空罩体的中心轴相垂直;
[0006]每个所述线孔的下端分别设有线孔切口,所述线孔切口一端与所述中空罩体相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线孔远离所述中空罩体的外端;所述中空罩体上设有两个罩体切口,两个所述罩体切口一端分别与所述线孔切口相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中空罩体下端开口相接;位于所述中空罩体同一侧的所述线孔切口和所述罩体切口上分别设有连接结构,所述中空罩体和所述线孔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罩体由同轴设置的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一体硫化成型,所述第一罩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罩体上端且所述第一罩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罩体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三罩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罩体的下端且所述第三罩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罩体的横截面面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罩体下端还设有内环,所述内环相对所述第三罩体下端径向向内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线孔包括靠近所述中空罩体的线孔内端及远离所述中空罩体的线孔外端,所述线孔的纵截面面积自所述线孔内端向所述线孔外端逐渐变小。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同一材料一体连接在所述线孔切口和所述罩体切口的不同侧;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靠近所述线孔切口和所述罩体切口的连接片内端以及远离所述线孔切口和所述罩体切口的连接片外端,所述连接片内端沿线连续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片外端沿线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片在与所述凹槽相对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条,并在与所述连接柱相对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相适配的连接孔。
[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硅橡胶绝缘护具的中空罩体为一体硫化成型,套装于避雷器外,能有效防范恶劣环境下避雷器的化学性能及物理性能被破坏,延长避雷器的使用寿命,提高耐电压、耐雷电冲击等电气性能;而线孔切口和罩体切口处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上设有凹槽和连接柱,第二连接片上设有与凹槽适配的凸条及与连接柱适配的连接孔,密封性好,绝缘强度高,能有效防止电流泄露及击穿现象,且拆装方便,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片外侧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片内侧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0.中空罩体;11.第一罩体;12.第二罩体;13.第三罩体;130.内环;100.罩体切口 ;20.线孔;21.线孔内端;22.线孔外端;200.线孔切口 ;31.第一连接片;32.第二连接片;311.凹槽;312.连接柱;321.凸条;32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双出线避雷器的硅橡胶绝缘护具,该绝缘护具包括一个中空罩体10和两个线孔20。
[0018]所述中空罩体10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其由同轴设置的第一罩体11、第二罩体12和第三罩体13 —体硫化成型。所述第一罩体11连接在所述第二罩体12上端且所述第一罩体1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罩体12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三罩体13连接在所述第二罩体12的下端且所述第三罩体1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罩体12的横截面面积。为提高所述中空罩体10下端开口的绝缘性和防水防潮性,可进一步地改进:在所述第三罩体13下端还设有内环130,所述内环130相对所述第三罩体13下端径向向内设置。
[0019]两个所述线孔20对称连接在所述中空罩体10上端的两侧且与所述中空罩体10相通,每个所述线孔20的中心轴与所述中空罩体10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线孔20包括靠近所述中空罩体10的线孔内端21及远离所述中空罩体10的线孔外端22,所述线孔20的纵截面面积自所述线孔内端21向所述线孔外端22逐渐变小。
[0020]每个所述线孔20的下端分别设有线孔切口 200,所述线孔切口 200 —端与所述中空罩体10相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线孔20远离所述中空罩体10的线孔外端22。所述中空罩体10上设有两个罩体切口 100,两个所述罩体切口 100—端分别与所述线孔切口 200相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中空罩体10下端开口相接。位于所述中空罩体10同一侧的所述线孔切口 200和所述罩体切口 100相接在同一平面内。
[0021]位于所述中空罩体10同一侧的所述线孔切口 200和所述罩体切口 100上分别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片31和第二连接片32,所述第一连接片3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32分别同一材料一体连接在所述线孔切口 200和所述罩体切口 100的不同侧。所述第一连接片31包括靠近所述线孔切口 200和所述罩体切口 100的连接片内端以及远离所述线孔切口 200和所述罩体切口 100的连接片外端,所述连接片内端沿线连续设置有凹槽311,所述连接片外端沿线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柱312。所述第二连接片32在与所述凹槽311相对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凹槽311相适配的凸条321,并在与所述连接柱312相对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312相适配的连接孔322。所述中空罩体10和所述线孔20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0022]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双出线避雷器的硅橡胶绝缘护具,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护具包括一个中空罩体和两个线孔,所述中空罩体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两个所述线孔对称连接在所述中空罩体上端的两侧且与所述中空罩体相通,每个所述线孔的中心轴与所述中空罩体的中心轴相垂直; 每个所述线孔的下端分别设有线孔切口,所述线孔切口一端与所述中空罩体相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线孔远离所述中空罩体的外端; 所述中空罩体上设有两个罩体切口,两个所述罩体切口一端分别与所述线孔切口相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中空罩体下端开口相接; 位于所述中空罩体同一侧的所述线孔切口和所述罩体切口上分别设有连接结构,所述中空罩体和所述线孔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出线避雷器的硅橡胶绝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罩体由同轴设置的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一体硫化成型,所述第一罩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罩体上端且所述第一罩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罩体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三罩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罩体的下端且所述第三罩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罩体的横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出线避雷器的硅橡胶绝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罩体下端还设有内环,所述内环相对所述第三罩体下端径向向内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出线避雷器的硅橡胶绝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孔包括靠近所述中空罩体的线孔内端及远离所述中空罩体的线孔外端,所述线孔的纵截面面积自所述线孔内端向所述线孔外端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出线避雷器的硅橡胶绝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同一材料一体连接在所述线孔切口和所述罩体切口的不同侧; 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靠近所述线孔切口和所述罩体切口的连接片内端以及远离所述线孔切口和所述罩体切口的连接片外端,所述连接片内端沿线连续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片外端沿线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柱; 所述第二连接片在与所述凹槽相对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条,并在与所述连接柱相对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相适配的连接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一种用于双出线避雷器的硅橡胶绝缘护具,该绝缘护具包括一中空罩体和两线孔,中空罩体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两个线孔对称连接在中空罩体上端的两侧且与中空罩体相通,每个线孔的中心轴与中空罩体的中心轴相垂直;线孔的下端分别设有线孔切口,线孔切口一端与中空罩体相接、另一端延伸至线孔外端;中空罩体上设有两个罩体切口,罩体切口一端分别与线孔切口相接、另一端分别与中空罩体下端开口相接;位于中空罩体同一侧的线孔切口和罩体切口上分别设有连接结构,中空罩体和线孔分别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防止恶劣环境下避雷器的化学性能及物理性能被破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耐电压、耐雷电冲击等电气性能。
【IPC分类】H01B17-58, H01R4-70, H01B17-60
【公开号】CN204289740
【申请号】CN201520001272
【发明人】吴文辉
【申请人】福建亿科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