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塑胶框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050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三边塑胶框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封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只有三边塑胶框的电池。
【背景技术】
[0002]凭借着容量大、放电时间长等多方面的优势,锂电池已经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应用。锂电池分为软包装和硬包装两种,硬包装的锂电池即通框电池在结构上包括镍片、保护板、标贴、胶框及容置于胶框内的电芯,其装配方式是先将保护板与镍片焊接,然后和电芯进行电焊,最后和胶框进行装配并裹标。完成装配后胶框的四个边框分别贴合于电芯的四个边外,而胶框每一个边框的壁厚至少为0.6_,在成品电池预定宽度不变的前提下,电芯的宽度就要比成品电池的宽度至少小1.2mm才能完成与胶框的装配,这使得电芯的容量被降低。
[0003]为提高电芯的容量,有必要提供一种胶框宽度较小的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框宽度较小的电池。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边塑胶框电池,包括电芯、保护板、塑胶框及标贴,所述塑胶框包括一侧壁及相对的顶壁与底壁,所述侧壁固定于所述顶壁的一端与所述底壁的一端之间,所述塑胶框与所述侧壁相对的一侧呈开口状,所述电芯容纳于所述塑胶框内,且所述电芯的一侧面紧贴所述侧壁的内侧面,所述电芯的另一侧面位于所述塑胶框的开口处,所述保护板设置于所述顶壁内侧并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所述标贴包覆于所述侧壁、所述电芯的正面、所述电芯的反面及所述电芯的另一侧面并露出所述顶壁的顶面。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边塑胶框电池中的所述塑胶框仅包括了一个所述侧壁,将所述电芯装入所述塑胶框后所述电芯的另一侧面可以直接作为所述塑胶框的另一个侧壁,从而可以将所述标贴直接包覆到所述塑胶框的所述侧壁及所述电芯的这一侧面上以完成电池的装配。由于在电池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塑胶框只存在一个所述侧壁,因此所述电芯的宽度只需预留一个所述侧壁宽度的大小,使所述电芯的宽度可以做得比现有技术中更宽,进而达到提高容量的目的。
[0007]较佳地,所述顶壁的一端与所述侧壁固定,所述顶壁的另一端形成有背离所述侧壁地拱起的第一弧形面,所述底壁的一端与所述侧壁固定,所述底壁的另一端形成有背离所述侧壁地拱起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电芯位于所述塑胶框的开口处的侧面为与所述第一弧形面及第二弧形面对应的第三弧形面,所述电芯装入所述塑胶框后,所述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及第三弧形面连接成一完整的弧形面。
[0008]较佳地,所述保护板的边缘向外侧凸伸形成有多个定位凸部,所述顶壁上对应地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凸部由内而外穿过所述定位孔。
[0009]较佳地,所述顶壁、底壁及所述侧壁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0]较佳地,所述三边塑胶框电池还包括第一镍片与第二镍片,所述电芯具有两个极耳,所述第一镍片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芯的一个极耳与所述保护板之间,所述第二镍片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芯的另一个极耳与所述保护板之间。
[0011]较佳地,所述三边塑胶框电池还包括胶纸,所述胶纸贴于所述电芯的底面。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边塑胶框电池的立体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边塑胶框电池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0015]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边塑胶框电池1,包括电芯10、保护板11、塑胶框12、第一镍片13、第二镍片14、胶纸15及标贴16。
[0016]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四边框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框12包括一侧壁121及相对的顶壁122与底壁123,即所述塑胶框12为三边框结构,且所述顶壁122、底壁123及所述侧壁12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侧壁121固定于所述顶壁122的一端与所述底壁123的一端之间使所述塑胶框12的整体呈“匚”字形,而所述塑胶框12与所述侧壁121相对的一侧呈开口状。所述侧壁121的内侧面为弧形面,所述顶壁122与底壁123大致呈相互平行设置且其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塑胶框的顶壁与底壁相同,所述顶壁122内具有容纳所述保护板11的凹槽,该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底壁123,所述顶壁122上开设有多个与该凹槽连通的定位孔122a。所述顶壁122的一端与所述侧壁121固定,所述顶壁122的另一端形成有背离所述侧壁121地拱起的第一弧形面122b,所述底壁123的一端与所述侧壁121固定,所述底壁123的另一端形成有背离所述侧壁121地拱起的第二弧形面123a。
[0017]所述电芯10容纳于所述塑胶框12内,所述电芯10的两个侧面均为弧形面,其中一个紧贴所述侧壁121的内侧面,而另一个定义为第三弧形面101,所述第三弧形面101位于所述塑胶框12的开口处并且与所述第一弧形面122b及所述第二弧形面123a连接成一完整的弧形面。所述电芯10朝向所述顶壁122的顶面具有两个极耳102、103。所述胶纸15具体的为成型3M胶纸,所述胶纸15的一面贴于所述电芯10的底面,所述胶纸15的另一面贴于所述底壁123的内侧面。所述保护板11与所述第一镍片13、第二镍片14均容置于所述塑胶框12内。具体的,所述保护板11设置于所述顶壁122内侧,即容纳于所述顶壁122开设的凹槽内,且所述保护板11的边缘向外侧凸伸形成有多个定位凸部111,多个所述定位凸部111分别从多个所述定位孔122a内伸出以使所述保护板11定位于所述顶壁122。所述第一镍片13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芯10的一个极耳102与所述保护板11之间,所述第二镍片14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芯10的另一个极耳103与所述保护板11之间。所述第一镍片13与第二镍片14的作用是实现所述电芯10与所述保护板11的电性连接。
[0018]所述标贴16包覆于所述侧壁121、所述电芯10的正面、所述电芯10的反面及所述电芯10的所述第三弧形面之外,所述标贴16同时还包覆了所述顶壁122的侧面与所述底壁123的侧面并露出所述顶壁122的顶面与所述底壁123的底面。
[0019]所述三边胶框电池I安装以下步骤装配:先将所述保护板11与所述第一镍片13及所述第二镍片14进行点焊,然后通过治具定位与所述电芯10点焊,再弯折所述保护板Ilo接着将所述胶纸15贴于所述电芯10的底面,然后将所述电芯10、保护板11、第一镍片13、第二镍片14及所述胶纸15的整体同所述塑胶框12进行装配,最后包裹是标贴16。
[00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边塑胶框12电池I中的所述塑胶框12仅包括了一个所述侧壁121,将所述电芯10装入所述塑胶框12后所述电芯10的所述第三弧形面101可以直接作为所述塑胶框12的另一个侧壁121,从而可以将所述标贴16直接包覆到所述塑胶框12的所述侧壁121及所述电芯10的这一侧面上以完成电池I的装配。由于在电池I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塑胶框12只存在一个所述侧壁121,因此所述电芯10的宽度只需预留一个所述侧壁121宽度的大小,使所述电芯10的宽度可以做得比现有技术中更宽,进而达到提高容量的目的。
[002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三边塑胶框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保护板、塑胶框及标贴,所述塑胶框包括一侧壁及相对的顶壁与底壁,所述侧壁固定于所述顶壁的一端与所述底壁的一端之间,所述塑胶框与所述侧壁相对的一侧呈开口状,所述电芯容纳于所述塑胶框内,且所述电芯的一侧面紧贴所述侧壁的内侧面,所述电芯的另一侧面位于所述塑胶框的开口处,所述保护板设置于所述顶壁内侧并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所述标贴包覆于所述侧壁、所述电芯的正面、所述电芯的反面及所述电芯的另一侧面并露出所述顶壁的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边塑胶框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的一端与所述侧壁固定,所述顶壁的另一端形成有背离所述侧壁地拱起的第一弧形面,所述底壁的一端与所述侧壁固定,所述底壁的另一端形成有背离所述侧壁地拱起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电芯位于所述塑胶框的开口处的侧面为与所述第一弧形面及第二弧形面对应的第三弧形面,所述电芯装入所述塑胶框后,所述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及第三弧形面连接成一完整的弧形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边塑胶框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的边缘向外侧凸伸形成有多个定位凸部,所述顶壁上对应地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凸部由内而外穿过所述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边塑胶框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底壁及所述侧壁为一体成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边塑胶框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边塑胶框电池还包括第一镍片与第二镍片,所述电芯具有两个极耳,所述第一镍片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芯的一个极耳与所述保护板之间,所述第二镍片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芯的另一个极耳与所述保护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边塑胶框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边塑胶框电池还包括胶纸,所述胶纸贴于所述电芯的底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边塑胶框电池,包括电芯、保护板、塑胶框及标贴,所述塑胶框包括一侧壁及相对的顶壁与底壁,所述侧壁固定于所述顶壁的一端与所述底壁的一端之间,所述塑胶框与所述侧壁相对的一侧呈开口状,所述电芯容纳于所述塑胶框内,且所述电芯的一侧面紧贴所述侧壁的内侧面,所述电芯的另一侧面位于所述塑胶框的开口处,所述保护板设置于所述顶壁内侧并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所述标贴包覆于所述侧壁、所述电芯的正面、所述电芯的反面及所述电芯的另一侧面并露出所述顶壁的顶面。本三边塑胶框电池中由于所述塑胶框仅具有一个侧壁而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两边框,因此减小了塑胶框的整体宽度,从而可以将所述电芯做宽而提升容量。
【IPC分类】H01M2-10
【公开号】CN204348788
【申请号】CN201520012928
【发明人】刘厚德, 刘阳, 邹建伟
【申请人】东莞市德尔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