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挂附件从家用微型断路器取电的布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577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挂附件从家用微型断路器取电的布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挂附件从家用微型断路器的L相火线取电的布线结构,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家用微型断路器由两个微型断路器单元拼接而成,两个微型断路器单元分别为L相火线和N相零线。当家用微型断路器需要拼装外挂附件时,外挂附件经常需要从L相火线取电。
[0003]目前,外挂附件从L相火线取电常用的布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家用微型断路器外面用导线将外挂附件与L相火线的接线端子接通;另一种是在N相打孔,将导线穿过N相至L相取电。
[0004]然而,两种取电方式均存在缺陷,第一种采用导线接通外挂附件和L相火线接线端子的布线方式会增加微型断路器与其外挂附件拼装一起后的体积,并且用户安装时需松开接线端子重新接线;第二种在N相打孔将导线穿过N相至L相取电的布线方式有时会造成相间短路,影响广品寿命。
[0005]因此,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好的布线方式,既不会增加家用微型断路器与其外挂附件拼装一起后的体积,又不会造成相间短路,影响产品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既不会增加微型断路器与其外挂附件拼装一起后体积,又不会造成相间短路的外挂附件从家用微型断路器取电的布线结构。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挂附件从家用微型断路器取电的布线结构,家用微型断路器包括L相火线和N相零线,外挂附件拼接到所述N相零线一侧,与所述家用微型断路器形成拼接组件,所述布线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拼接组件的外壳表面并从所述外挂附件延伸至所述L相火线的导线槽,连接所述外挂附件与所述L相火线的接线端子并从所述导线槽走线的导线,以及待所述导线布置于所述导线槽内后,封闭所述导线槽的槽口的用于防止用户接触导线的塞块。
[0008]所述塞块与所述导线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之间形成卡接结构。
[0009]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塞块侧部并沿所述导线槽延伸方向延伸的凸筋和成型于所述导线槽相应侧壁的、适于配合所述凸筋的凹槽。
[0010]所述塞块封闭所述导线槽的槽口后,所述塞块的上平面与所述拼接组件的外壳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0011]所述凸筋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相应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0012]所述凸筋伸入所述凹槽的顶端为圆弧形。
[0013]所述L相火线与所述N相零线为两个相同的微型断路器单元,所述外挂附件为与所述L相火线和所述N相零线相同的微型断路器单元。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拼接组件的外壳表面4开导线槽5,不会增加拼装组件的体积,也不会造成相间短路,同时增加塞块7封闭所述导线槽5的槽口可以防止用户接触导线,避免用户触电。
【附图说明】
[00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6]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布线结构的家用微型断路器与外挂附件拼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具有本实用新型布线结构的家用微型断路器与外挂附件拼接组件去掉外挂附件部分外壳和塞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布线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4是显示导线槽的示意图;
[0020]图5是塞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附图标记表不为:1-L相火线,2-N相零线,3-外挂附件,4-外壳表面,5-导线槽,51-槽口,52-凹槽,6-导线,7-塞块,71-凸筋,711-顶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3]如图1所示,所述家用微型断路器包括拼接的两个微型断路器单元,两个微型断路器单元分别为L相火线I和N相零线2,所述外挂附件3拼接到所述N相零线2 —侧并与所述家用微型断路器形成拼接组件。本实施例的外挂附件3为与所述L相火线I和N相零线2相同的微型断路器。
[0024]为了实现外挂附件3从所述L相火线I取电,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外挂附件3从所述家用微型断路器的L相火线I取电的布线结构,所述布线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拼接组件的外壳表面4并从所述外挂附件3延伸至所述L相火线I的导线槽5,连接所述外挂附件3与所述L相火线I的接线端子并从所述导线槽5走线的导线,以及待所述导线布置于所述导线槽5内后,封闭所述导线槽5的槽口的用于防止用户接触导线的塞块7。
[0025]通过在拼接组件的外壳表面4开导线槽5,不会增加拼装组件的体积,也不会造成相间短路,同时增加塞块7封闭所述导线槽5的槽口可以防止用户接触导线,避免用户触电。
[0026]进一步,所述塞块7与所述导线槽5的至少一个侧壁之间形成卡接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塞块7与所述导线槽5的一个侧壁间形成卡接结构。
[0027]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成型于塞块7侧部的凸筋71和成型于导线槽5相应侧壁的凹槽52,所述凸筋71与所述凹槽52均沿着所述导线槽5延伸方向延伸。安装时,所述塞块7从一侧插入到所述导线槽5的槽口中,所述凸筋71插入到所述凹槽52中。
[0028]为了使拼接组件外观美观,如图3所示,所述塞块7封闭所述导线槽5的槽口后,所述塞块7的上平面与所述拼接组件的外壳表面4处于同一平面。
[0029]再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凸筋7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相应的所述凹槽52的横截面也为三角形,如图4所示。三角形卡接配合,固定效果好,塞块7与导线槽5间固定牢
A+-.与巨O
[0030]另外,如图5所示,所述凸筋71伸入所述凹槽52的顶端711为圆弧形。该种设置方便了塞块7卡入导线槽5。
[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筋71和所述导线槽5的横截面并不限于三角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凸筋71和所述导线槽5的横截面可以为方形、梯形、圆弧形等。
[003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外挂附件从家用微型断路器取电的布线结构,家用微型断路器包括L相火线(1)和N相零线(2),外挂附件(3)拼接到所述N相零线(2)—侧,与所述家用微型断路器形成拼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拼接组件的外壳表面(4)并从所述外挂附件(3)延伸至所述L相火线(I)的导线槽(5),连接所述外挂附件(3)与所述L相火线(I)的接线端子并从所述导线槽(5)走线的导线(6),以及待所述导线(6)布置于所述导线槽(5)内后,封闭所述导线槽(5)的槽口(51)的用于防止用户接触导线的塞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块(7)与所述导线槽(5)的至少一个侧壁之间形成卡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塞块(7)侧部并沿所述导线槽(5)延伸方向延伸的凸筋(71)和成型于所述导线槽(5)相应侧壁的、适于配合所述凸筋(71)的凹槽(5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块(7)封闭所述导线槽(5)的槽口后,所述塞块(7)的上平面与所述拼接组件的外壳表面(4)处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7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相应的所述凹槽(5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71)伸入所述凹槽(52)的顶端(711)为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相火线(I)与所述N相零线(2)为两个相同的微型断路器单元,所述外挂附件(3)为与所述L相火线(I)和所述N相零线(2)相同的微型断路器单元。
【专利摘要】一种外挂附件从家用微型断路器取电的布线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拼接组件的外壳表面(4)并从所述外挂附件(3)延伸至所述L相火线(1)的导线槽(5),连接所述外挂附件(3)与所述L相火线(1)的接线端子并从所述导线槽(5)走线的导线(6),以及待所述导线(6)布置于所述导线槽(5)内后,封闭所述导线槽(5)的槽口(51)的用于防止用户接触导线的塞块(7)。通过在拼接组件的外壳表面开导线槽,不会增加拼装组件的体积,也不会造成相间短路,同时增加塞块封闭所述导线槽的槽口可以防止用户接触导线,避免用户触电。
【IPC分类】H01H73-18
【公开号】CN204424193
【申请号】CN201520070579
【发明人】李敏, 徐大胜, 丁国辉, 陈广哲
【申请人】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