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333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座。
【背景技术】
[0002]灯座是一种安装于电源末端,可供各种发光体安装,并促使发光体与电源相连接,促使发光体发光的安装座,发光体可为白炽灯、LED灯或日光灯。
[0003]传统的灯座主要由外壳及设于外壳内的导电座组成,导线座上设有可与电源导通的电极。在使用过程中,将发光体旋接于导电座上,发光体上电极与发光体上的电极贴合。当电源连通时,发光体便可实现发光。
[0004]导电座采用铝质材料加工成型,其导电性不稳定,而且导电座为桶状体,加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电性能稳定、降低加工成本的灯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灯座,包括有外壳,外壳上设有供发光体安装的安装腔,外壳内设有与发光体匹配的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体包括有设于外壳内的正极导电铜片及负极导电铜片,外壳内设有分别与正极导电铜片及负极导电铜片连接的接线端子。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电体设置为正极导电铜片及负极导电铜片,不仅导电性能稳定,而且铜片的面积小于传统的导电座,其加工材料大大的减少,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正极导电铜片由外壳安装腔的底部延伸至安装腔的内壁处,且外壳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开设有限位缺槽,所述正极导电铜片相对于与接线端子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延伸至该限位缺槽内。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紧凑,牢固,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
[0010]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外壳的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供发光体旋接的塑料螺纹。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使发光体与外壳之间的连接更为方便,而且节省了材料,无需在外壳内另设于发光体实施连接固定的零部件,进一步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的一种灯座,包括有外壳I,外壳I上设有供发光体安装的安装腔11,夕卜壳11内设有与发光体匹配的导电体,导电体包括有设于外壳I内的正极导电铜片2及负极导电铜片3,外壳I内设有分别与正极导电铜片2及负极导电铜片3连接的接线端子4。上述方案中,将导电体设置为正极导电铜片2及负极导电铜片3,不仅导电性能稳定,而且铜片的面积小于传统的导电座,其加工材料大大的减少,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使铜片可稳定的安装于外壳I上,防止其受到外力的作用与外壳I发生脱落,正极导电铜片2由外壳I安装腔11的底部延伸至安装腔11的内壁处,且外壳I安装腔11的内壁上设有开设有限位缺槽12,正极导电铜片3相对于与接线端子4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延伸至该限位缺槽12内。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外壳I的安装腔11的内壁上设有供发光体旋接的塑料螺纹13。这样设置使发光体与外壳I之间的连接更为方便,而且节省了材料,无需在外壳I内另设于发光体实施连接固定的零部件,进一步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外壳I与发光体之间不仅可通过螺纹旋接,还可通过卡扣实施卡接,也是可行的。
【主权项】
1.一种灯座,包括有外壳,外壳上设有供发光体安装的安装腔,外壳内设有与发光体匹配的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体包括有设于外壳内的正极导电铜片及负极导电铜片,外壳内设有分别与正极导电铜片及负极导电铜片连接的接线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导电铜片由外壳安装腔的底部延伸至安装腔的内壁处,且外壳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开设有限位缺槽,所述正极导电铜片相对于与接线端子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延伸至该限位缺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供发光体旋接的塑料螺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灯座,包括有外壳,外壳上设有供发光体安装的安装腔,外壳内设有与发光体匹配的导电体,导电体包括有设于外壳内的正极导电铜片及负极导电铜片,外壳内设有分别与正极导电铜片及负极导电铜片连接的接线端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导电性能稳定、降低加工成本的灯座。
【IPC分类】H01R33/00, H01R13/46, H01R13/02
【公开号】CN205355497
【申请号】CN201620104804
【发明人】孔祥芬
【申请人】温州市正瑞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