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机输出极性自动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808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电机输出极性自动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充电机输出极性自动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充电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蓄电池需按同极性与充电器进行对接,极性接反会导致无法充电,甚至损坏蓄电池。为解决此问题,中国专利00255243.4便提供了一种“无极性充电器”,在该技术方案中,无极性充电器的某一输出端在接上蓄电池的不同极性时,分别采用不同组充电电路进行充电(共两组),使得充电电路较复杂。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电源接通后,充电器输出端未经识别立即带电,对蓄电池会造成损坏。该技术方案中,无极性充电器无自动复位的功能,不利于下次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发明人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保护蓄电池的充电机输出极性自动对接装置。一种充电机输出极性自动对接装置。自动对接装置的输入端经极性转换电路与充电夹相连;充电夹连接有用以控制极性转换电路的检测识别电路。使得充电机输出极性自动对接装置在检测完蓄电池极性后,自动调整输出端(两充电夹)的极性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检测识别电路包括一组反向并联的光耦元件IC1、IC2,光耦元件与充电夹相连,光耦元件输出端分别与各自的三极管Q1、Q2的基极相连。检测识别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极性转换电路包括继电器J1、J2线圈设于各自相应三极管Q1、Q2的集电极,自动对接装置的输入端和充电夹间设有继电器开关K1A、K1B、K2A、K2B。极性转换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充电夹上设有自复位开关K3。开启充电夹,自复位开关便断开检测识别电路,使IC1、IC2截止,J1、J2释放,消除自锁,避免在没有断开总电源连续对另一电池充电时极性对接错误。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短路保护功能,若在充电过程中,输出端短路,IC1、IC2的两端电压为零,J1、J2释放阻断输出电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对接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有降压整流电路1;并经极性转换电路2与充电夹3相连;充电夹连接有用以控制极性转换电路的检测识别电路4。
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识别电路包括一组反向并联的光耦元件IC1、IC2,光耦元件与充电夹相连,光耦元件输出端分别与各自的三极管Q1、Q2的基极相连。极性转换电路包括继电器J1、J2线圈设于各自相应三极管Q1、Q2的集电极,自动对接装置的输入端和充电夹间设有继电器开关K1A、K1B、K2A、K2B。所述的充电夹上设有自复位开关K3。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市电经降压整流后的正、负极接入本装置的正、负极输入端,电源指示灯D2亮。三极管Q1、Q2因基极所接的光耦元件IC1、IC2不通得不到正向偏置而截止,继电器J1、J2无电流不动作,充电夹上无输出电压。当充电夹接上蓄电池后,使反向并联的光耦元件IC1、IC2其中一个导通若a端接正、b端接负时,IC1导通,充电指示灯D3亮,Q2导通,J2得电使得K2A、K2B接通,输出a端正,b端负。同理,当a端接负、b端接正时,输出a端负,b端正的充电电压。其与所接被充电电池极性完全吻合,对接正确。
权利要求1.一种充电机输出极性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对接装置的输入端经极性转换电路与充电夹相连;充电夹连接有用以控制极性转换电路的检测识别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输出极性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识别电路包括一组反向并联的光耦元件(IC1、IC2),光耦元件与充电夹相连,光耦元件输出端分别与各自的三极管(Q1、Q2)的基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输出极性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转换电路包括继电器(J1、J2)线圈设于各自相应三极管(Q1、Q2)的集电极,自动对接装置的输入端和充电夹间设有继电器开关(K1A、K1B、K2A、K2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输出极性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夹上设有自复位开关。
专利摘要一种充电机输出极性自动对接装置。自动对接装置的输入端经极性转换电路与充电夹相连;充电夹连接有用以控制极性转换电路的检测识别电路。使得充电机输出极性自动对接装置在检测完蓄电池极性后,自动调整输出端(两充电夹)的极性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的充电夹上设有自复位开关K3。开启充电夹,自复位开关便断开检测识别电路,消除自锁,避免在没有断开总电源连续对另一电池充电时极性对接错误。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短路保护功能,若在充电过程中,输出端短路,IC1、IC2的两端电压为零,J1、J2释放阻断输出电流。
文档编号H02J7/00GK2622903SQ0324434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8日
发明者成黎明, 吕清江 申请人:成黎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