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016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尤指一种可供各种小型便携式电子用品(如手机、数字相机、PDA或掌上型游戏机等)进行移动充电,以确保便携式电子用品在移动中仍经常保持高电量状态的容置匣。
背景技术
公知的各种小型便携式电子用品例如手机、数字相机、掌上型计算机(PDA)或游戏机等常用物品,除采用干性电池提供电力外,其通常设有一可充电的内置电池,以供应所需电力。但上述电子用品的内置电池因蓄电容量仍属有限,其电力很快会消耗殆尽,并无法较长时间持续使用,特别是手机、数字相机或游戏机等具有高耗电性的电子用品尤甚,因此使用者必须随身携带充电器以随时充电来确保功能运作,使用上非常不便,尤其是出国时,常会遇到各国专属不同型式的插头、插座或是电压规格的不兼容问题,更让人感到极为麻烦与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包括一匣体、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备用电池(该备用电池可采用一次或二次的电池)及一具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所组成,匣体设有一可供便携式电子用品相互匹配容纳的容置室,备用电池设于容置室,并连接至一具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该电路板内设于匣体内部或外接结合于一充电座而配置组成,使电路板的充电电路可连接至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充电导接端,令备用电池预先蓄满饱和的电力,并于便携式电子用品置入匣体时提供内置电池形成充电连接,以对电子用品的内置电池随时进行充电,使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内置电池在移动中仍经常保持高电量状态,确保使用者在长时间内随时取用该电子用品时不会发生供电匮乏。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别适合提供手机进行移动充电,利用匣体内设的备用一次电池或备用二次电池,当手机放入匣体时即可开始进行充电,因此使手机的内置电池能经常保持为高电量状态,故随时取用手机,均不会有供电不足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备用电池,至少是使用一个为高容量的备用电池较佳,以提供更充足的备用电力。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非常适合提供如手机、数字相机、掌上型计算机(PDA)或游戏机等小型便携式电子用品进行移动充电,故匣体的容置室可依不同的电子用品而具有相互匹配的容纳形态,并可依需要而实施为硬质或软质的收纳匣体,且该匣体除可实施为一独立携带的匣体、袋体或盒体等收纳物件以外,其也可复合设于如皮箱、手提袋、公文包、行李袋等其它各种个人随身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所述备用电池的充电导接端与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充电连接,或备用电池的充电导接端与外接市电之间的充电连接,均可依需要而采用插接、触接或近接感应等各种匹配对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所述电路板与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充电连接形态,也可实施为各种匹配对应的充电组合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并可于匣体或电路板设置可供显示充电中或充电完毕或弱电状态的LED指示灯(或液晶显示板),以方便使用者可随时检视其充电状态或备用二次电池的弱电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如备用电池是采用二次电池时,则该电路板包括(1)、匣体内备用二次电池与便携式电子用品内置电池之间的充电电路,以及(2)、匣体内备用二次电池与外接市电之间的充电电路;所述匣体内备用二次电池与外接市电之间的充电电路配合一可充电连接的充电座,使匣体可方便置入充电座,以针对备用二次电池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匣体内的备用二次电池与外接市电之间的充电电路也可独立另设于一电路板,并使该独立另设的电路板设于一可与备用二次电池呈充电连接的充电座,故匣体置入充电座时即可针对备用二次电池进行充电。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将电路板内建结合于匣体的实施例。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一变压器连接线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合手机使用的连接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合手机使用的连接后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电路板充电导接端与便携式电子用品的相对充电导接端采用匹配插接形态的实施例。
图7为本实用新型于电路板充电导接端与便携式电子用品的相对充电导接端采用匹配触接形态的另一实施例。
图8为本实用新型于电路板充电通接端增设一连接线以连接至便携式电子用品相对充电导接端的又一实施例。
图9为图8于收纳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增设一活动插拔式连接线的实施例。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改变连接线转接头型式的实施例。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于电路板充电导接端与便携式电子用品相对充电导接端采用近接感应形态的另一实施例上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使电路板充电导接端与便携式电子用品相对充电导接端分别呈凹凸触接导通的实施例。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使电路板充电导接端与便携式电子用品相对充电导接端分别呈插孔、插头形态的实施例。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将备用二次电池设于匣体容置室底部的实施例。
图16为图15的侧面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将两个备用二次电池分别设于匣体容置室两侧的实施例上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将四个备用二次电池分设于匣体容置室两侧的实施例上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将两个备用二次电池搭配一个高容量的备用二次电池分设匣体容置室的实施例上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可将备用二次电池取出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数字相机的组合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游戏机的组合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对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内置电池开始进行充电的状态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对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内置电池已充电完毕的状态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一接触式充电座的使用实施例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配合另一种充电座的实施例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一近接感应式充电座的使用实施例。
图2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随身携带的使用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复合于手提袋的使用示意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次电池作为备用电池的实施例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次电池与二次电池而并联作为备用电池的另一图32为本实用新型利用一较长连接线与手机呈充电连接的通话状态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9所示,主要是以二次电池作为本实用新型备用电池的较佳实施例,故本实用新型的备用电池可区分为备用二次电池2或是备用一次电池2a,以作适当区别,因此,本实用新型于实施时,备用电池可任意采用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并无限制必要,即如图30所示,即是揭示采用备用一次电池2a作为本实用新型备用电池的实施例,而图31所示,则揭露以备用二次电池2与备用一次电池2a呈并存设计的另一种不同实施例,合先指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为“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设计,其组成是包括一匣体1、一个(或一个以上)备用二次电池2及一个具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3,其中匣体1,其选材不限,可实施为硬质或软质的收纳匣体(或也可实施为一袋体或一盒体等物件),并依各种不同的便携式电子用品的种类形态而具有一个可相互匹配的容置室11,以供匹配对应的便携式电子用品容纳,且容置室11并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备用二次电池2及一个具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3,又匣体1于任一选定侧也可设有一可扣合的掀盖12,且匣体1也可视需要而增设一呈固定式或活动式的夹扣13;一个(或一个以上)备用二次电池2,其是以采用高容量的二次电池为较佳(或至少选用一个高容量的备用二次电池),该备用二次电池2是固定或活动附设结合在匣体1容置室11的任一选定位置,且备用二次电池2的充电接点端固定或活动结合于电路板3的充电电路;电路板3,其是附设在匣体1容置室11的任一选定位置,或与匣体1呈内建或外接配置组合,该电路板3具有充电电路,并设有一可连接至变压器连接线4(如图3)的电源输入端31以及一可连接至便携式电子用品(如手机5)的充电导接端32,而充电导接端32可固定或活动结合于电路板3(如图示实施例即是将电路板3的充电导接端32依附于一枢接座321并活动结合在电路板3上,故手机5插入结合后可翻转而承入匣体1内);依上述构件组成的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非常适合提供如手机5、数字相机、掌上型计算机(PDA)或游戏机等各种小型便携式电子用品进行移动充电,该备用二次电池2是预先蓄满饱和电力,而便携式电子用品平时是置入匣体1,并与备用二次电池2的充电导接端连接而随时对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内置电池51进行充电(如图6),使备用二次电池2的饱和电力自动充入已逐渐消耗电力的内置电池51而获得电力补充,故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内置电池51于随身移动中仍可经常保持高电量状态,确保使用者在长时间内随时取用该电子用品时均不会发生供电不足的情形。
上述电路板3所设可连接至便携式电子用品(如手机5)的充电导接端32,其与便携式电子用品5的相对充电导接端可呈插接、触接或近接感应等匹配组成形态,如图1至图6实施例所示,即揭示一种呈匹配插接的充电导接端32,故充电导接端32实施为一匹配的插接头形态;或如图7实施例所示,揭示一种呈匹配触接的充电导接端32,故充电导接端32可实施为一组匹配的触接导片形态;或如图8及图9实施例所示,该充电导接端32也可专为各种便携式电子用品充电导接端的不同规格而另外再适配连接一连接线33,使连接线33可分别连接至电路板3的充电导接端32及便携式电子用品5的相对充电导接端,且所述连接线33可固定或活动连接于电路板3,如图8及图9所示,揭示连接线33为固定连接于电路板3的实施例,图10所示则揭示连接线33为活动插拔式连接于电路板3的实施例,又连接线33一端的转接头331也可依各种便携式电子用品充电导接端的规格而呈各种适配型式(如图11)。或同理,上述电路板3所设可连接至便携式电子用品(如手机5)的充电导接端32,其与便携式电子用品5的相对充电导接端也可实施呈近接感应的匹配组成形态,即如图12,在电路板3的充电导接端32与便携式电子用品5的相对充电导接端52分别结合一近接感应式的充电装置,由此达到近接感应充电的目的。
如上所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设计精神,可知本案中电路板3的充电导接端32与便携式电子用品5的相对充电导接端52,凡是可呈匹配对应的各种组合设计,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例如图13实施例所示,是将电路板3的充电导接端32设于匣体1底侧,且充电导接端32呈凸部接点设计,而便携式电子用品5的相对充电导接端52呈凹部接点设计,其特别是令电路板3的充电导接端32与便携式电子用品5的相对充电导接端52形成相对凹凸接点的触接导通形态(或呈插接或近接感应等形态亦可),使两个充电导接端32与52可轻易对准位置而匹配导通,以便进行充电,或如图14实施例所示,其也一可使电路板3的充电导接端32形成一插孔形态,而便携式电子用品5的相对充电导接端52则是设为一伸缩插头形态,该伸缩插头形态的相对充电导接端52可利用一推钮53的推持以控制其自由伸缩,使两个充电导接端32与52可达到容易校正对位且匹配导通的目的。
如实施例图显示,本实用新型并在电路板3(或匣体1)上植设可显示充电中或已充电完毕状态的LED指示灯34,使便携式电子用品5放入匣体1后即亮灯表示充电中或已充电完毕。又于该电路板3(或匣体1)的任一显著位置也可装设一显示弱电状态的LED指示灯35,亮灯时即表示备用二次电池2必须再次接受充电。
依本实用新型设计,备用二次电池2可结合在匣体1容置室11的任一选定位置,如图15及图16所示,即是将备用二次电池2设于匣体1容置室11的底部位置;同理,本实用新型也可将多个备用二次电池2选配结合在匣体1容置室11的任一选定位置,且其中至少可选用一个为高容量的备用二次电池2,如图17所示,即是将两个备用二次电池2分别设于匣体1容置室11的两侧,而图18所示,则是将四个备用二次电池2分设于匣体1容置室11的两侧,或图19所示,也可将两个备用二次电池2搭配一个高容量的备用二次电池2而分设于匣体1容置室11的两侧所组成。
另外,如图20所示,若备用二次电池2活动结合于电路板3的充电电路,则也可取出更换,或随时取出而取代替换便携式电子用品5的内置电池51(若此,则备用二次电池2须与内置电池51为相同型式的二次电池)。
本实用新型于应用时,除适合提供手机5方便进行移动充电,当然也非常适合使用于数字相机6(如图21)、掌上型计算机(PDA)或游戏机7(如图22)等各种小型便携式电子用品以供随时进行移动充电,因此。匣体1自可依不同的电子用品而具有相互匹配容纳形态,且匣体1除可实施为一独立的匣体(或袋体或盒体等)物件以外,也可复合设于如皮箱、手提袋、公文包、行李袋等各种个人随身的物品,因其属于相关技术的运用,故不另赘。
另外,依本案设计原理,其主要是利用附设于匣体1内且以事先充饱电力的备用二次电池2与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内置电池51呈匹配连接,故便携式电子用品5一经置入匣体1后,若遇内置电池51的电力已有耗损(如图23)则可立即对该内置电池51进行充电(如图24),令内置电池51又回复呈电力充饱状态,故便携式电子用品5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随时取用,均无虞供电不足。
上述电路板3的充电电路包括(1)、匣体1内备用二次电池2与便携式电子用品5内置电池51之间的充电电路,以及(2)、匣体1内备用二次电池2与外接市电(即AC电源)之间的充电电路;前者是利用已充电饱和的备用二次电池2放电,并经由一稳压保护回路而提供内置电池51进行充电,于内置电池51充电饱和时,也可由一信息指示回路使LED指示灯34亮灯而显示已充电完毕,上述充电电路,其实施时也可增设一ON/OFF开关10(如图23至图27),当便携式电子用品5的内置电池51已呈饱和状态时,即可利用该开关10暂时关闭此项充电电路,该开关10的线路是配置于前述充电电路中,并可装设于匣体1的任意选定位置;至于后者所指与外接市电相接的充电电路,则使匣体1内的备用二次电池2通过一稳压保护回路及一变压器而连接至市电(即AC电源),以对备用二次电池2进行充电,且同理也可由信息指示回路用以显示其充电状态。
上述电路板3的(1)、(2)充电电路,可共构设于电路板3,而匣体1内备用二次电池2与外接市电之间的充电电路也可配合一外接的充电座8形成充电连接,使匣体1可方便置入充电座8(如图25),以针对备用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前述充电座8于实施时。或也可独立另设于一电路板3a,使该独立的电路板3a依附设于一充电座8(如图26),当匣体1置入充电座8,即可由充电连接线以针对备用二次电池进行充电。
上述充电座8,其座体对应位置也设有如插接、触接(如图25及图26所示充电连接接点81,即一种接触导通形态)或近接感应(如图27所示近接感应式充电连接装置81,即一种近接感应式的充电组合形态)等各种匹配对应的充电连接。又,充电座8并可于选定处设有一可供显示充电状态的液晶显示板83。
图2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随身携带使用的一示意图,是将匣体1实施为一可随身配带的收纳匣体,以供如手机等便携式电子用品置入匣体1,使便于随身移动而经常保持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内置电池呈高电量状态。图29所示,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匣体1复合实施于一手提袋9,使便于配合个人随身物品而依附结合,以提供各种小型便携式电子用品进行移动充电。
依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其于实施时,所述备用二次电池2也可由备用一次电池2a加以取代,如图30所示,其是将习用3号或4号或其他种规格的一次电池(干电池),以相同的方式连接设于一具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3,故电路板3只需具有一个充电电路(备用一次电池2a并不需与外接市电连接),可令备用一次电池2a针对便携式电子用品5的内置电池51进行充电;同理可知,上述备用二次电池2与备用一次电池2a,也可同时并存而并联设于匣体1内(如图31所示),当备用二次电池2未再补充电力时,使用者即可采使用备用一次电池2a,故同样能使便携式电子用品5的内置电池51获得充电效果,使用上更具灵活性。
再者,如图8至图11的实施例所示,所述连接线33的长度也可加以延长,因此,手机5与连接线33即使在充电连接中,其也可自由取出而供通话使用(如图32所示),顺此指明。
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该容置匣包括一匣体、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备用电池及一个具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其中匣体,具有一个与便携式电子用品呈相互匹配的容置室,容置室并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备用电池;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备用电池,其是固定或活动结合在匣体容置室的任一选定位置,且备用电池的充电接点端是固定或活动结合于电路板的充电电路;电路板,附设在匣体容置室的任一选定位置,或与匣体呈内建或外接配置组合,于电路板上并设有充电电路,令备用电池可对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内置电池进行充电;依上述组成的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适合手机、数字相机、掌上型计算机或游戏机等各种便携式电子用品置入,使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内置电池、备用电池与电路板形成充电连接,令便携式电子用品置入匣体即可利用备用电池的电力而进行移动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池是采用二次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池是采用一次电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池是以一次电池与二次电池而并联并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是实施为硬质或软质的收纳匣体或袋体或盒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依附设于匣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于任一选定侧设有一固定式或活动式的夹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至少选用一个高容量的备用电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有一可连接至变压器连接线的电源输入端以及一可连接至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充电导接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充电导接端与便携式电子用品的相对充电导接端是呈插接、触接或近接感应等匹配组成形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充电导接端适配连接一连接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与电路板呈活动插拔的连接。且连接线的一端具有一转接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充电导接端是呈凸部接点,而便携式电子用品的相对充电导接端是呈匹配的凹部接点。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充电导接端与便携式电子用品的相对充电导接端呈匹配的插接或近接感应。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充电导接端是形成一插孔形态,而便携式电子用品的相对充电导接端设为一相互匹配的伸缩插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池活动结合于电路板的充电电路。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依不同的电子用品而具有相互匹配容纳形态。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是实施为一独立的匣体或袋体或盒体。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是复合设于皮箱、手提袋、公事包、行李袋的个人随身的物品。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池是采用二次电池,且所述电路板的充电电路包括匣体内备用二次电池与便携式电子用品内置电池之间的充电电路,以及匣体内备用二次电池与外接市电之间的充电电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内备用二次电池与外接市电之间的充电电路是配合一外接的充电座形成充电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独立另设一电路板。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是具有呈插接、触接或近接感应的匹配对应的充电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可移动充电的容置匣,是指一种适合提供如手机、数字相机、掌上型电脑(PDA)或游戏机等各种小型便携式电子用品进行移动充电的容置匣设计,其组成包括一匣体、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备用电池及一具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该备用电池可为一次或二次电池,匣体依便携式电子用品的种类形态而设有一相互匹配的容置室,备用电池置入容置室,而电路板是呈内建或外接的配置组合,电路板的充电导接端与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充电导接端为匹配连接,使饱和状态的备用电池可随时对便携式电子用品进行充电,令便携式电子用品的内置电池在移动中仍经常保持高电量状态。
文档编号H02J7/00GK2814691SQ20062000375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1日
发明者游聪益 申请人:游聪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