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修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1384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瓶修复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的充放电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集电瓶充电和放电功能于一体的电瓶修复仪。
背景技术
蓄电池如电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对其充电以便继续使用;另外,蓄电池使用一段时间或发生故障时要对其检修,检修前还需要先对其进行放电处理。上述充电和放点过程需要专门的充、放电仪器,现有技术的相关仪器往往只具有充电功能或只具有放电功能,且充、放电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工作及生活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充电又可放电且充放电效率高、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电瓶修复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瓶修复仪,包括仪表壳体及其内部的工作电路,工作电路至少包括与高压交流电源相连的脉冲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中的其中之一,工作电路的控制面板设置在仪表壳体上并与工作电路相连;其中a、脉冲充电电路是由12V/24V电压转换旋钮、36V/48V电压转换旋钮、接线端子、整流器及变压器构成,两组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分别与高压交流电源相接,两组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分别与整流器相接,其中一组整流器的电压输出端通过接线端子与12V/24V电压转换旋钮相接,另一组整流器的电压输出端通过接线端子与36V/48V电压转换旋钮相接,12V/24V电压转换旋钮串接整流稳压器后接12V/24V脉冲电流输出接线柱,36V/48V电压转换旋钮串接整流稳压器后接36V/48V脉冲电流输出接线柱。
b、放电电路是由放电电阻丝排和放电报警集成电路构成,放电电阻丝排通过导线分别与12V放电接线柱、24V放电接线柱、36V放电接线柱和48V放电接线柱,放电报警集成电路C接在放电电阻丝排上。
上述电瓶修复仪,其工作电路的脉冲充电电路还至少包括12V/24V电压微调旋钮、36V/48V电压微调旋钮、12V/24V脉冲电压指示屏、12V/24V脉冲电流指示屏、36V/48V脉冲电压指示屏、36V/48V脉冲电流指示屏、12V/24V脉冲指示开关、12V/24V脉冲指示灯、36V/48V脉冲指示开关、36V/48V脉冲指示灯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上述电瓶修复仪,其工作电路的放电电路还至少包括放电12V指示屏、放电24V指示屏、放电36V指示屏、放电48V指示屏,12V、24V、36V、48V各自的放电仪表开关,12V、24V、36V、48V各自的放电指示灯,12V、24V、36V、48V各自的放电开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上述电瓶修复仪,其放电电阻丝排由阻值不完全相同的四根或四根以上的电阻丝构成,12V放电接线柱、24V放电接线柱、36V放电接线柱和48V放电接线柱依次接入阻值较高的电阻丝。
上述电瓶修复仪,其放电报警集成电路C包括集成电路、三极管和蜂鸣器,电流或电压信号经三极管信号放大和集成电路后由蜂鸣器输出声音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电瓶修复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设计合理、结构相对简单、造价低;2)功能齐全,能充能放,且电瓶的适用范围广,可对6-48V间的蓄电池放电。
3)自动化程度高、充放电效率高。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控制面板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充电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电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图3中放电电阻丝排的原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图3中放大报警集成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瓶修复仪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瓶修复仪,其结构是由仪表壳体1其内部的工作电路构成,工作电路包括与高压交流电源AC相连的脉冲充电电路A和放电电路B,脉冲充电电路A和放电电路B的工作过程完全独立。因此,根据需要,可以在仪表壳体1上只设置脉冲充电电路A或放电电路B。工作电路的控制面板设置在仪表壳体1上并与工作电路相连。
上述脉冲充电电路A的控制面板包括12V/24V电压转换旋钮XN1、36V/48V电压转换旋钮XN2、12V/24V电压微调旋钮XN3、36V/48V电压微调旋钮XN4、12V/24V脉冲电压指示屏PV1、12V/24V脉冲电流指示屏PA1、36V/48V脉冲电压指示屏PV2、36V/48V脉冲电流指示屏PA2、12V/24V脉冲指示开关K1、12V/24V脉冲指示灯A1、36V/48V脉冲指示开关K2、36V/48V脉冲指示灯A2及12V/24V脉冲电流输出接线柱CJXZ1、36V/48V脉冲电流输出接线柱CJXZ2。12V/24V电压转换旋钮XN1、36V/48V电压转换旋钮XN2、12V/24V电压微调旋钮XN3、36V/48V电压微调旋钮XN4、12V/24V脉冲电压指示屏PV1、12V/24V脉冲电流指示屏PA1、36V/48V脉冲电压指示屏PV2、36V/48V脉冲电流指示屏PA2、12V/24V脉冲指示开关K1、12V/24V脉冲指示灯A1、36V/48V脉冲指示开关K2、36V/48V脉冲指示灯A2整齐排列在仪表壳体的前端面左上端部,12V/24V脉冲电流输出接线柱CJXZ1、36V/48V脉冲电流输出接线柱CJXZ2整齐排列在仪表壳体的前端面左下端部。
上述放电电路B的控制面板包括放电12V指示屏PV3、放电24V指示屏PV4、放电36V指示屏PV5、放电48V指示屏PV6,12V、24V、36V、48V各自的放电仪表开关K3、K4、K5、K6,12V、24V、36V、48V各自的放电指示灯A3、A4、A5、A6,12V、24V、36V、48V各自的放电开关K7、K8、K9、K10及12V放电接线柱FJXZ1、24V放电接线柱FJXZ2、36V放电接线柱FJXZ3和48V放电接线柱FJXZ4。放电12V指示屏PV3、放电24V指示屏PV4、放电36V指示屏PV5、放电48V指示屏PV6及12V、24V、36V、48V各自的放电仪表开关K3、K4、K5、K6及12V、24V、36V、48V各自的放电指示灯A3、A4、A5、A6及12V、24V、36V、48V各自的放电开关K7、K8、K9、K10整齐排列在仪表壳体的前端面右上端部;12V放电接线柱FJXZ1、24V放电接线柱FJXZ2、36V放电接线柱FJXZ3和48V放电接线柱FJXZ4整齐排列在仪表壳体的前端面右下端部。
如附图2所示,脉冲充电电路A包括12V/24V电压转换旋钮XN1、36V/48V电压转换旋钮XN2、接线端子JX、整流器ZL1、ZL2、ZL3、ZL4及变压器BY1、BY2、BY3、BY4,整流器ZL1、ZL2、ZL3、ZL4的型号均为KBPC2510,变压器BY1、BY2、BY3、BY4的初级线圈分别与串联断路保护器BX的高压交流电源AC220相接,变压器BY1、BY2、BY3、BY4的次级线圈分别与整流器ZL1、ZL2、ZL3、ZL4相接,由于变压器BY1、BY2、BY3、BY4的变压比不同,所以根据需要能调节输出需要的12V、24V、36V和48V电压值。整流器ZL1、ZL2的电压输出端通过接线端子JX与12V/24V电压转换旋钮XN1相接,整流器ZL3、ZL4的电压输出端通过接线端子JX与36V/48V电压转换旋钮XN2相接。根据电瓶的工作电压,调节12V/24V电压转换旋钮XN1或36V/48V电压转换旋钮XN2,并利用12V/24V电压微调旋钮XN3和36V/48V电压微调旋钮XN4,输出尽可能接近12V、24V、36V和48V的电压值。由于整流器BY1、BY2、BY3、BY4的整流不彻底,可能在整流后的直流电源中存在交流信号,影响12V/24V脉冲电压指示屏PV1、12V/24V脉冲电流指示屏PA1、36V/48V脉冲电压指示屏PV2、36V/48V脉冲电流指示屏PA2的指示稳定,所以在12V/24V电压转换旋钮XN1后再串接整流稳压器,此后再接12V/24V脉冲电流输出接线柱CJXZ1;同样地,36V/48V电压转换旋钮XN2也在串接整流稳压器后再接36V/48V脉冲电流输出接线柱CJXZ2。
如附图3所示,放电电路B是由放电电阻丝排R和放电报警集成电路C构成,放电电阻丝排R通过导线分别与12V放电接线柱FJXZ1、24V放电接线柱FJXZ2、36V放电接线柱FJXZ3和48V放电接线柱FJXZ4相接,放电报警集成电路C接在放电电阻丝排R上。工作电压不同的电瓶接在相应的放电接线柱上,利用正负极短接的方式放电,当电瓶电压放到一定值即下限值时放电报警集成电路C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停止电瓶放电。
如附图4所示,放电电阻丝排R由阻值不完全相同的七根电阻丝R9、R10、R11、R12、R13、R14、R15构成,12V放电接线柱FJXZ1、24V放电接线柱FJXZ2、36V放电接线柱FJXZ3和48V放电接线柱FJXZ4依次接入阻值较高的电阻丝,目的在于使放电电流保持在一定值范围内,放电电流过大容易损害电瓶,放电电流过小,会使得放大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当接入阻止较高的一根电阻丝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以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电阻丝串联起来联合使用。
如附图5所示,放电报警集成电路C是由集成电路U1、U2、三极管T1、T2、电阻R1、R2、R3、R4、R5、R6、R7、R8、电容C1、C2、二极管D1、D2、D3、D4、滑动变阻器R7和蜂鸣器FM构成,集成电路U1、U2为比较器,其型号均为LM358,电流或电压信号经三极管T1、T2信号放大和集成电路U1、U2对信号做比较判断后由蜂鸣器FM输出声音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电瓶修复仪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电瓶修复仪,包括仪表壳体及其内部的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工作电路至少包括与高压交流电源(AC)相连的脉冲充电电路(A)和放电电路(B)中的其中之一,工作电路的控制面板设置在仪表壳体上并与工作电路相连;其中a、脉冲充电电路(A)是由12V/24V电压转换旋钮(XN1)、36V/48V电压转换旋钮(XN2)、接线端子(JX)、整流器(ZL1)、(ZL2)、(ZL3)、(ZL4)及变压器(BY1)、(BY2)、(BY3)、(BY4),变压器(BY1)、(BY2)、(BY3)、(BY4)的初级线圈分别与高压交流电源(AC)相接,变压器(BY1)、(BY2)、(BY3)、(BY4)的次级线圈分别与整流器(ZL1)、(ZL2)、(ZL3)、(ZL4)相接,整流器(ZL1)、(ZL2)的电流输出端通过接线端子(JX)与12V/24V电压转换旋钮(XN1)相接,整流器(ZL3)、(ZL4)的电流输出端通过接线端子(JX)与36V/48V电压转换旋钮(XN2)相接,12V/24V电压转换旋钮(XN1)串接整流稳压器后接12V/24V脉冲电流输出接线柱(CJXZ1),36V/48V电压转换旋钮(XN2)串接整流稳压器后接36V/48V脉冲电流输出接线柱(CJXZ2)。b、放电电路(B)是由放电电阻丝排(R)和放电报警集成电路(C)构成,放电电阻丝排(R)通过导线分别与12V放电接线柱(FJXZ1)、24V放电接线柱(FJXZ2)、36V放电接线柱(FJXZ3)和48V放电接线柱(FJXZ4),放电报警集成电路C接在放电电阻丝排(R)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瓶修复仪,其特征在于,工作电路还至少包括12V/24V电压转换微调旋钮(XN3)、36V/48V电压转换旋钮(XN4)、12V/24V脉冲电压指示屏(PV1)、12V/24V脉冲电流指示屏(PA1)、36V/48V脉冲电压指示屏(PV2)、36V/48V脉冲电流指示屏(PA2)、12V/24V脉冲指示开关(K1)、12V/24V脉冲指示灯(A1)、36V/48V脉冲指示开关(K2)、36V/48V脉冲指示灯(A2)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瓶修复仪,其特征在于,工作电路还至少包括放电12V指示屏(PV3)、放电24V指示屏(PV4)、放电36V指示屏(PV5)、放电48V指示屏(PV6)、12V、24V、36V、48V各自的放电仪表开关(K3)、(K4)、(K5)、(K6)、12V、24V、36V、48V各自的放电指示灯(A3)、(A4)、(A5)、(A6)、12V、24V、36V、48V各自的放电开关(K7)、(K8)、(K9)、(K1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瓶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放电电阻丝排(R)由阻值不完全相同的四根或四根以上的电阻丝构成,12V放电接线柱(FJXZ1)、24V放电接线柱(FJXZ2)、36V放电接线柱(FJXZ3)和48V放电接线柱(FJXZ4)依次接入阻值较高的电阻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瓶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放电报警集成电路(C)包括集成电路(U1)、(U2)、三极管(T1)、(T2)和蜂鸣器(FM),电流或电压信号经三极管(T1)、(T2)信号放大和集成电路(U1)、(U2)后由蜂鸣器(FM)输出声音信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瓶修复仪,属于蓄电池的充放电技术领域,其结构是由仪表壳体及其内部的工作电路构成,工作电路包括与高压交流电源相连的脉冲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脉冲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在工作时完全独立。工作电路的控制面板设置在仪表壳体上并与工作电路相连;控制面板控制脉冲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的工作并可对12V、24V、36V和48V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处理。本实用新型的电瓶修复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既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修复,又可对蓄电池进行放电修复,且充、放电效率高,对蓄电池的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H02J7/00GK2899133SQ200620085188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8日
发明者张文华 申请人:李国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