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城市电力配网高低杆式架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568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0kV城市电力配网高低杆式架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配电设施,具体涉及IOkV城市电力配网架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IOkV城市电力配网架空设备及其布局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很多问题城市 供配电设施陈旧,架空设备老化严重;运行中的配电变压器多是以两根架空线杆共同支 撑,采用柱上安装方式,架杆工作难度大、引线复杂、占用空间大,且其高低压侧进出 线密密麻麻如同蜘蛛网,这严重影响了一个城市的整体美观;同时配电变压器高压侧避 雷器和柱上开关分开安装,导致安装很不方便而且造成节点过多,易发生过热,增加了 设备绝缘破坏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配网的供电可靠性。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IOkV城市电力配网架空设备设施陈旧、老化严重、布局不合 理、影响美观及供电可靠性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IOkV城市电力配网单杆柱上 式架空设备。具体的技术改进方案如下IOkV城市电力配网高低杆式架空设备,包括IO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低压配 电箱、一根高支撑杆和一根低支撑杆,高支撑杆下部和低支撑杆顶部之间固定连接着两 根水平支撑槽钢,所述变压器设于两根水平支撑槽钢上,IO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低压 套管通过电缆连接着低压配电箱;所述IO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低压套管位于侧面,所述低压配电箱位于两根水平支撑槽钢底部或位于地面。本实用新型主要在IO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低压套管侧面出线式结构的基础上, 对IOkV城市电力配网架空设备的接线、安装布局进行优化和安全性设计,共设计出二 套高低杆式架空设备方案;其有益技术效果是,不仅提高了配网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而且还使得安装人员易于安装设备及布线,减少安装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美化了城市 环境,节约杆架投资,减小配网设备占地面积,节约了城市的土地资源,并具有可扩展 性,保留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图1为IO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低压套管侧面出线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低压配电箱位于变压器下方正中间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低压配电箱落地布置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IOkV城市电力配网高低杆式架空设备包括IOkV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1、低压配电箱8、一根高支撑杆9和一根低支撑杆12;高压进线4采 取钢芯铝导线,高压进线4连接着配电变压器1顶部的高压套管2;在高压进线4与配电 变压器1之间的高支撑杆9上安装有三根横档5,用于固定高压进线4,并可用于安装避 雷器6及跌落保险7,跌落保险7安装离地约5 6m,以方便地面人员操作。高支撑杆9下部和低支撑杆12顶部之间固定连接着两根水平支撑槽钢10,配电 变压器1架装于两根水平支撑槽钢10上,IO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1的低压套管3通过电 缆线11连接着低压配电箱8,配电变压器1的低压套管3位于侧面;低压配电箱8悬挂于 配电变压器1下方的水平支撑槽钢10上,并位于高支撑杆(电线杆)9和低支撑杆12的正 中间位置。配电变压器1的低压套管3采取侧面出线,与低压配电箱8之间采用电缆11 连接,电缆11从低压配电箱8上方接入,从低压配电箱8下方引出并穿入电缆管13后引 下入地。配电变压器1底部离地面2.5m。低压配电箱8内部布置内装一台或两台空 气断路器,一组或两组闸刀,一路或两路电缆出线,低压保护及TTU(远程抄表终端)。实施例2:参见图5和图6,低压配电箱8位于高支撑杆9右侧的地面。配电变压器1的低 压套管3采取侧面出线,与低压配电箱8之间采用电缆11连接,电缆11沿高支撑杆9的 杆壁至低压配电箱8上方接入,从低压配电箱8下方引出后入地。配电变压器1底部离 地面2.5m。其它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IOkV城市电力配网高低杆式架空设备,包括IO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 箱、一根高支撑杆和一根低支撑杆,高支撑杆下部和低支撑杆顶部之间固定连接着两根 水平支撑槽钢,所述变压器设于两根水平支撑槽钢上,IO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低压套 管通过电缆连接着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IO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低压套管位于侧面, 所述低压配电箱位于两根水平支撑槽钢底部或位于地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10kV城市电力配网高低杆式架空设备。其包括10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箱、一根高支撑杆和一根低支撑杆,高支撑杆下部和低支撑杆顶部之间固定连接着两根水平支撑槽钢,所述配电变压器设于两根水平支撑槽钢上,10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低压套管通过电缆线连接着低压配电箱,改进在于该变压器的低压套管位于侧面,所述低压配电箱位于两根水平支撑槽钢底部或位于地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提高了配网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而且还使得安装人员易于安装设备及布线,减少安装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环境,节约杆架投资,减小配网设备占地面积,节约了城市的土地资源,并具有可扩展性,保留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文档编号H02B1/04GK201797251SQ20102011660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1日
发明者叶剑涛, 朱胜龙, 李伟, 王庆军, 田宇 申请人: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