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线安装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5210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线安装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线安装槽,用于建筑物墙面中电源之类的导线安装,属 建材类配件。
背景技术
在以多孔砖或其他块状材料砌筑墙体的墙面上进行电气工程布线时,如果不采用 明线安装,则需要先在墙身内埋设金属或塑料的电线管。电线管可在砌筑时埋设;或在墙体 砌好后的墙面上剔凿凹槽;或在砌筑墙体时预留凹槽,然后用水泥砂浆埋设固定电线管,管 子内预穿铅丝,最后在铅丝的牵引下完成电源布线。但在农村建造住宅的某些墙体中和一 些住宅的改造中,剔凿凹槽工作十分困难,工作量大,增加了施工成本,提高了造价。然而, 由于块状体本身规格上的误差和施工误差,一般不可能砌筑出十分平整的墙面,需要在墙 面上进行抹灰,特别是内墙面。抹灰层一般平均厚度为16mm,而截面积为4mm2的电源线,包 括外层绝缘层的外径不超过5. 5_,所以在抹灰层上实现电源布线是可行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抹灰层面上实现电源布线 的电源线安装槽。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安装槽,包括相互配装的断面为长方形的凹槽板和盖板,其中 在凹槽板内嵌入若干个卡具,卡具断面为两个开口凹槽串接为一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安装槽,其中在凹槽板和盖板中心分别相间地设有大孔和小 孔,且两者上面的孔距一致;凹槽板和盖板为金属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安装槽,其中卡具为绝缘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安装槽是将各种导线安放在凹槽中,并将其固定埋设在墙体的 抹灰层中,从而避免在墙体中开凿挖槽,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工期,减少建筑物的造价。因 为,对于用电负荷一般的家庭,不超过4mm2的铜导线加上绝缘外套,总的直径约5 6mm是 可行的,当然更细的电话之类的信号线是绝对好安放,而稍粗的有线电视信号线也还可以 安置。它特别适应广大农村建房的需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安装槽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安装槽安装状况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安装槽包括相互配装的断面为长方形的凹槽板1 和盖板2,其中在凹槽板1内嵌入若干个卡具3,卡具3断面为两个开口凹槽串接为一体的 结构;且卡具3为绝缘材料制成。在凹槽板1和盖板2中心分别相间地设有大孔5和小孔6,且两者上面的孔距保持一致,凹槽板1上的大孔5便于在墙上钻孔,盖板2上的小孔6用 于穿入钉子将其固定;凹槽板1和盖板2为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安装槽的使用状况参见图2。由于一般建筑物墙体7的墙面上 的抹灰层包括三层,即紧贴墙面的底灰层8、抹灰中层9和外露的饰面层10,而底灰层8的 厚度最大,占整个抹灰层的70 80 %,所以在抹好底灰层8后,设计好的电源布线可以进行 施工。这时,在底灰层8上刨出一个浅槽,并用不干胶将凹槽板1粘贴或卡入浅槽中,正对 凹槽板1上的大孔5在墙体7上钻孔并埋设木针11 (或胀栓),然后在凹槽板1中安放电源 线4,再将若干个卡具3相间地分别卡入凹槽板1中,此时,卡具3的两个凹槽口将电源线4 分隔开并压住,待电源线4安放就位后盖上盖板2,并用钉子12穿过小孔6和大孔5钉入木 针11中,将凹槽板1和盖板2以及内装的电源线等固定在墙体7上,再在沿盖板2的方向 上粘贴一条无纺布并补齐抹灰,完成抹灰中层9的施工,最后完成饰面层10抹灰施工。至 于电源线安装槽中的导线在两瑞进行连接,或安装开关板之类的接线盒等可突起固定在墙 面上或埋设在墙体中均可。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线安装槽,包括相互配装的断面为长方形的凹槽板(1)和盖板0),其特征 是在所述凹槽板(1)内嵌入若干个卡具(3),所述卡具C3)断面为两个开口凹槽串接为一体 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安装槽,其特征是在所述凹槽板(1)和盖板O)的中 心分别相间地设有大孔( 和小孔(6),且两者上面的孔距一致;所述凹槽板(1)和盖板 (2)为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线安装槽,其特征是所述卡具(3)为绝缘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线安装槽,包括相互配装的断面为长方形的凹槽板和盖板,其中在凹槽板内嵌入若干个卡具,卡具断面为两个开口凹槽串接为一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安装槽是将各种导线安放在凹槽中,并将其固定埋设在墙体的抹灰层中,从而避免在墙体中开凿挖槽,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工期,减少建筑物的造价。因为,对于用电负荷一般的家庭,常用4mm2的铜导线加上绝缘外套,总的直径约5~6mm是可行的,当然更细的电话之类的信号线是绝对好安放,而稍粗的有线电视信号线(直径7~8mm)也还可以安置。它特别适应广大农村建房的需求。
文档编号H02G3/04GK201918677SQ20102063772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
发明者刘建康 申请人:刘建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