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110~220kV输电线路多回路的作业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059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110~220kV输电线路多回路的作业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特别涉及ー种用于110 220kV输电线路多回路的作业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电カ线路走廊通道日趋紧张,目前ll(T220kV输电线路多为双回路及多回路,由于此类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窗ロ过于狭小,安全距离不满足带电作业要求,导致作业内容受到限制甚至带电作业无法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在不改变设备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增大上下层作业空间的用于Iio 220kV输电线路多回路的作业工具。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扒杆、主吊杆、上支撑杆、手摇绞磨及绝缘吊绳;主扒杆、主吊杆、上支撑杆三者的前端铰接在一起,且三者为空间三维坐标位置;绝缘绳的一端绕在手摇绞磨上,另一端绕过上支撑杆末端固定在主吊杆的末端;手摇绞磨安装在主扒杆末端处的鉄塔横担上。所述主扒杆和主吊杆长度均为两段套接,主扒杆的后段设置支撑座,后段末端设置端头支座;主吊杆上设置中支撑杆、末端分别设置固定环和跳线吊钩。所述上支撑杆、中支撑杆的末端设置导绳轮。本实用新型的主吊杆末端设置吊钩及绞磨绝缘吊绳固定环,吊钩勾住跳线,利用手摇绞磨牵引绝缘吊绳,绝缘吊绳牵引主吊杆往外外、往上移动,在不改变设备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把作业点上层跳线支成水平,扩大作业点与上层带电体的距离,最大可为上下层横担的间距,从而为进ー步开展其他带电作业项目创造空间条件。此类项目的研究,打破原进入等电位作业不动线路设备的传统惯例,开阔了带电作业方法的思路,变被动作业为主动创造条件,为将来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ー种研究方向。本项目应用后,解决了 110 220kV多回路耐张杆塔不能开展带电作业的问题,相比停电作业能够多供电量,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连续性,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提高供电可靠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铰接座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鉄塔上,包括主扒杆I、主吊杆2、上支撑杆3、手摇绞磨11及绝缘吊绳12 ;主扒杆I、主吊杆2、上支撑杆3三者的前端通过铰接座4铰接在一起,铰接座4与上支撑杆3的铰接位置设定三个档位,主扒杆I和主吊杆2长度均为两段套接,总长度可以微调,主扒杆I的后段设置支撑座5、后段末端设置端头支座6 ;上支撑杆的末端设置导绳轮8 ;主吊杆2上设置中支撑杆7,中支撑杆7的末端设置导绳轮8,主吊杆2的末端分别设置固定环9和跳线吊钩10。使用时,塔上工作人员携带绕有绝缘吊绳12的手摇绞磨11登塔,并在铁塔上横担的适当位置将手摇绞磨11固定好,地面工作人员将本实用新型的各零部件组装好,保证主扒杆I、主吊杆2、上支撑杆3三者的位置为空间三维坐标位置,然后通过绝缘吊绳12将组装件吊上塔,将绝缘吊绳12绕过上支撑杆末端的导绳轮8,在绕过主吊杆2上中支撑杆7末端的导绳轮8,然后系在主吊杆2末端的固定环9上,再将组装件放下,使主吊杆2在竖向位置,然后在横担上合适位置固定主扒杆2后段末端的端头支座6,再固定主扒杆2后段的支撑座5。安装好后,工作人员用绝缘操作杆勾住主吊杆2的下段,使其末端的跳线吊钩10卡住跳线,随后摇动手摇绞磨11,收紧绝缘吊绳12,使主吊杆2向导线外侧转动直到跳线与下相撗担距离满足《安規》中带电体与接地体组合间隙,最后开始其他作业。 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用于110 220kV输电线路多回路的铁杆上,操作步骤同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110 220kV输电线路多回路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扒杆、主吊杆、上支撑杆、手摇绞磨及绝缘吊绳;主扒杆、主吊杆、上支撑杆三者的前端铰接在一起,且三者为空间三维坐标位置;绝缘吊绳的一端绕在手摇绞磨上,另一端绕过上支撑杆末端固定在主吊杆的末端;手摇绞磨安装在主扒杆末端处的铁塔横担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110 220kV输电线路多回路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扒杆和主吊杆长度均为两段套接,主扒杆的后段设置支撑座,后段末端设置端头支座;主吊杆上设置中支撑杆、末端分别设置固定环和跳线吊钩。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110 220kV输电线路多回路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杆、中支撑杆的末端设置导绳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110~220kV输电线路多回路铁塔的作业工具,包括主扒杆、主吊杆、上支撑杆、手摇绞磨及绝缘吊绳;主扒杆、主吊杆、上支撑杆三者的前端铰接在一起,且三者为空间三维坐标位置;绝缘绳的一端绕在手摇绞磨上,另一端绕过上支撑杆末端固定在主吊杆的末端;手摇绞磨安装在主扒杆末端处的铁塔横担上。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设备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把作业点上层跳线支成水平,扩大作业点与上层带电体的距离,从而为进一步开展其他带电作业项目创造空间条件,打破原进入等电位作业不动线路设备的传统惯例,开阔了带电作业方法的思路,变被动作业为主动创造条件,为将来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一种研究方向。
文档编号H02G1/02GK202395384SQ20122000083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4日
发明者汪志刚 申请人:湖南省电力公司长沙电业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