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过电压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282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过电压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电压保护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过电压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因各种高压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开关、电机等的绝缘强度都有着一定的限度,为避免各种过电压对这些设备的危害,人们大都在其旁并联连接过电压保护器,如目前正在使用的三相过电压保护器。该三相过电压保护器主要采用间隙和阀片相串接的结构,其中的阀片多为氧化锌阀片或碳化硅阀片。其具体的构造为环氧树脂筒中套装有间隙和氧化锌阀片,其中的间隙放置在氧化锌阀片的上端并用弹簧压紧,然后再用硅橡胶外套套装,并用硅橡胶密封后形成一个单相过电压保护器,由三个单相过电压保护器按星形电连接成一个三相过电压保护器。使用时,三相过电压保护器主要安装在真空断路器的下端,其对外是通过高压电缆来进行电连接的。高压电缆通过弹簧与间隙电连接,再与阀片电连接,成为一个单相,再与另一单相电连接,形成回路。这种三相过电压保护器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氧化 锌阀片虽套装于环氧树脂筒中,并于环氧树脂筒外再套装有硅橡胶外套,且还用硅橡胶密封,但氧化锌阀片周围有空气存在,当发生过电压时,阀片吸收能量,本身发热,并使周围空气也受热膨胀,气体膨胀后压力变大,对密封结构有损害,长期多次作用导致密封失效,膨胀气体从腔体密封失效处排出,当过电压消失,阀片不再吸收能量,温度逐渐下降,气体温度也随之下降,此时简体内部压力变小,外部潮湿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进入阀片周围,在阀片和间隙上形成凝露,当再次发生过电压时,凝露导致内部短路,从而引发保护器的爆炸事故,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稳定、及时导出热量的新型过电压保护器。为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底座、阀片组、绝缘外壳,阀片组固定在绝缘外壳内,绝缘外壳横向安装在底座上,绝缘外壳上端设有一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穿过绝缘外壳与阀片组连接,绝缘外壳的下端设置一电极,与阀片组连接,绝缘外壳与阀片组之间设有石英砂层,绝缘外壳上还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吸热管;所述阀片组是由氧化锌阀片组成;所述绝缘外壳为硅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吸热管是铁、铝、铜、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铁复合管、铝复合管以上材料之一制成。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绝缘外壳被固定于底座之中,其抗振动的性能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密封的效果也更好;采用氧化锌阀片,既降低了阀片于同样能量下的温升,又减小了阀片的膨胀率,还增大了保护器吸收能量的能力,不仅为实现阀片的整体模压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也使保护器可用在过电压能量较大的地方;设置石英砂层使阀片组周围没有空气的存在,杜绝了空气受热膨胀的可能和切断了保护器阀片受潮的通道,从而使过电压保护器的事故率大大降低;绝缘外壳设有散热孔,有利于及时导热。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底座2、阀片组6、绝缘外壳4,阀片组6固定在绝缘外壳4内,绝缘外壳4横向安装在底座2上,绝缘外壳4上端设有一接线端子1,接线端子I穿过绝缘外壳4与阀片组6连接,绝缘外壳4的下端设置一电极3,与阀片组6连接,绝缘外壳4与阀片组6之间设有石英砂层5,绝缘外壳4上还设置有通孔7,在通孔7·内设置有吸热管;所述阀片组6是由氧化锌阀片组成;所述绝缘外壳4为硅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吸热管是铁、铝、铜、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铁复合管、铝复合管以上材料之一制成。在使用时,只需将绝缘外壳4上端的接线端子I按使用要求接于电路中即可。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过电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阀片组、绝缘外壳,阀片组固定在绝缘外壳内,绝缘外壳横向安装在底座上,绝缘外壳上端设有一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穿过绝缘外壳与阀片组连接,绝缘外壳的下端设置一电极,与阀片组连接,绝缘外壳与阀片组之间设有石英砂层,绝缘外壳上还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吸热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过电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阀片组、绝缘外壳,阀片组固定在绝缘外壳内,绝缘外壳横向安装在底座上,绝缘外壳上端设有一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穿过绝缘外壳与阀片组连接,绝缘外壳的下端设置一电极,与阀片组连接,绝缘外壳与阀片组之间设有石英砂层,绝缘外壳上还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吸热管,杜绝了空气受热膨胀的可能和切断了保护器阀片受潮的通道,降低过电压保护器的事故率,结构合理,工作稳定,及时导出热量。
文档编号H02H9/04GK202535057SQ20122006167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4日
发明者朱春耕, 陈喜 申请人:浙江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