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端通信基站的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469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远端通信基站的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型远端通信基站的后备供电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无线市话基站、移动边际网的微蜂窝基站、CDMA的微基站、直放站等设备已经大规模使用。这些基站设备一般设置在日晒雨淋的户外,安装于楼顶或电线杆上或山头上等供电质量特别差地方。基站的供电方式一般分两种:一种是48VDC直流远程馈电,适合耗电量小的小基站;另一种是对于耗电量大的基站则采用220VAC市电交流就地供电。而对于交流输入的基站设备,里面的开关电源有两种,一种无APFC(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有源功率校正),该方式可靠性高且成本低,但是电路中产生大量的谐波,稳压精度稍差,对电网有一定的污染;一种是有APFC,有APFC电路的开关电源有更好的电网低压适用能力,甚至可以达到以美国为主的IlOV电网和以欧洲、中国为主的220V电网兼容,但是对方波输入电压不合适,难以进行功率校正。在广大农村以及偏远地区,基站设备之间的设置距离相对较大,如果采用48VDC单独供电,目前大基站的消耗功率是100W左右,折算为电流是100W/48V = 2A,线的电阻情况是:若采用2.5mm2的双绞线,则电阻是8 Q/km,如果最远处lkm,则压降16X2A=36V,到基站只有12VDC,况且2km长2.5mm2导线的成本和布线工程等费用用户也将难以承受,所以现在绝大多数基站都采用220VAC市电交流就地供电。在实际应用中,基站设备故障大部分是基站内电源问题,目前,用户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高质量的供电是网络通信设备可靠工作的关键。所以保证基站设备不因市电停电而间断、不因电源故障而影响正常运营成为运营商和设备商必须考虑的问题。现有专利文献CN101068387A提供了一种农村中小型通信发射基站供电装置及其方法,供电装置是由市电、 双制闸刀、变压器、稳压电源、UPS蓄电系统、自动转换继电开关、发射设备和备用发电机组组成,该发明是市电采用三相连接双制闸刀,并通过双制闸刀分为两路,一路两相进入变压器;另一路相线与中线进入UPS蓄电系统,变压器输出的电压通过稳压器电源进入自动转换继电开关,并直接为发射设备提供电源,UPS蓄电池同样进入自动转换开关,并通过自动转换继电开关为发射设备提供后备电源,双制闸刀连接有备用发电机。上述专利采用传统的电子元件,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而当今的电网即使偶尔出现异常很快也能恢复,只需要在短暂的恢复期间内供电,一般蓄电池即可满足这种要求;而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方案,不再需要将蓄电池和独立的发电机作为独立的后备电源,导致其电路复杂,成本高,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复杂,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简约、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远端通信基站的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市电接入模块、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变压整流模块、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和蓄电装置充放电转换开关,其中,市电接入模块,包括一个用于对外输出交流电的输出端;蓄电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对所述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输入端和一个用于所述蓄电装置对外输出直流电的输出端;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包括用于输入市电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蓄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的第二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基站终端设备的电源接入端连接;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用于控制市电与所述蓄电装置的供电转换,当所述市电向所述基站终端设备供电时,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不向所述基站终端设备供电,当所述市电不对所述基站终端设备供电时,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向所述基站终端设备供电; 变压整流模块,包括一个接收交流电的输入端和一个用于输出直流电的输出端,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电进行变压并对变压后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后输出;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包括一个用于接收的直流电的输入端和一个输出与所述蓄电装置电压相匹配的直流电的输出端,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蓄电装置充放电转换开关与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对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进行检测,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小于预设上限电压下阈值时,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输出与所述蓄电装置电压相匹配的直流电;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预设上限电压上阈 值时,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停止对外输出与所述蓄电装置电压相匹配的直流电;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包括一个输入端,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当所述蓄电装置需要对外提供直流电时,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对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进行检测,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端不对外输出直流电;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大于所述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端对外输出直流电。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包括DC/DC变压单元、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和欠压保护单元。所述DC/DC变压单元,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C/DC变压单元用于将所述蓄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与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所需电压等级匹配的电压。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向所述欠压保护单元输出动作信号,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大于所述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向所述欠压保护单元输出不动作信号。所述欠压保护单元,包括一个输入端,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信号;当所述欠压保护单元接收到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输出的动作信号时,所述欠压保护单元动作从而控制所述蓄电装置停止对外提供直流电,当所述欠压保护单元接收到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输出的不动作信号时,所述欠压保护单元不动作,所述蓄电装置继续对外提供直流电。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包括直流稳压单元和电压检测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直流稳压单元,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用于保持所述变压整流模块输出的所述直流电的电压恒定,并 向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提供直流电;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变压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稳压单元输出的直流电的第二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变压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稳压单元输出的所述直流电作为工作电源,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蓄电装置;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用于检测蓄电装置的电压,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小于所述预设上限电压上阈值时,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发出充电信号,将所述变压整流模块输出的所述直流电变压后向所述蓄电装置充电,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上限电压下阈值时,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发出停充信号,控制所述变压整流模块停止向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所述市电接入模块包括开关SI,保险组件F1,共模电感L1、L2,电容CS、C9 ;所述开关SI的一端接所述市电接线端的正极,另一端与所述保险组件Fl的一端连接,所述保险组件Fl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S的一端、所述电感LI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I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火线,所述市电接线端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S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负极。所述蓄电装置包括蓄电电源,开关S4,熔断器F2,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I ;所述蓄电电源的正极接所述开关S4的一端,所述开关S4的另一端接所述熔断器F2的一端,所述熔断器F2的另一端接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I的公共触点,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同时作为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正极,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作为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蓄电电池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负极连接。所述变压整流模块包括变压器Tl,二极管D6、D7、D8、D9,极性电容C20 ;所述二极管D6、D7、D8、D9构成整流桥DXl,所述整流桥DXl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6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桥DXl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9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桥DXl的第二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8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桥DXl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9正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桥DXl的负极输出端;所述变压器Tl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正极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火线连接,所述变压器Tl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负极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零线连接,所述变压器Tl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DXl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l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DXl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DXl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20的正极连接后同时作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整流桥DXl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20的负极连接后同时作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入端负极连接。所述DC/DC变压单元包括二极管D15,电容Cll、C12、C14,极性电容C13和TD05-48S12芯片;所述欠压保护单元包括磁保持继电器J2,继电器Jl转换触点1、2,继电器J3转换触点1、2 ;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包括电阻R18、R19、R20、R21,电容C16、C17、极性电容C18,二极管D16、D17、D18,三极管Ql、继电器Jl,可控硅DRl ;所述二极管D15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Jl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连接后作为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15的正极作为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15的负极、所述电容C11、C12的一端与所述TD05-48S12芯片的引脚I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14的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13的正极、所述TD05-48S12芯片的引脚4连接后共同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电源端;所述电容C11、C12、C14的另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13的负极端和所述TD05-48S12芯片的引脚2、3连接后共同接地;所述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电容C16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6的正极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欠压检测控制的输入端与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6的负极、所述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电容C17的一 端共同与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后共同接地;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20 —端、所述电阻R21的一端和所述极性电容C18的正极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8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可控硅DRl的控制极作为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可控硅DRl的负极接地;所述电阻R20另一端、所述继电器Jl线圈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8的负极共同与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继电器Jl线圈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7的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18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7的负极与所述可控硅DRl的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Jl转换触点I的公共触点与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接地,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I的公共触点接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的线圈一端,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的线圈另一端接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2公共触点,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2的常闭触点接所述继电器Jl转换触点2的公共触点,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2的常开触点接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正极,所述继电器Jl转换触点2的常开触点接地。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调试通过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电流大小的调试单元;所述调试单元包括电阻R16、R17、电容C15,所述电阻R16的一端作为所述调试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容C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5的另一接地;所述电阻R17另一端作为所述调试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直流稳压单元包括稳压芯片7809,极性电容Cl、C2,电容C3、C4 ;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包括NE556芯片,变压器T2,场效应管VD,电阻R1、R2、R3、R4、R5、R6、R8、R9,电容C5、C6、C7,二极管D5 ;所述稳压芯片7809的Vin引脚、所述极性电容Cl的正极和所述电容C4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同时作为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l的负极、所述稳压芯片7809的GND引脚、所述极性电容C2的负极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2的正极与所述稳压芯片7809的Vout引脚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稳压芯片7809的Vout引脚作为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NE556芯片的13引脚经电阻Rl与NE556芯片的14引脚、4引脚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NE556芯片的12引脚经所述电阻R2与所述NE556芯片的13引脚连接,所述NE556芯片的11引脚经所述电容C7接地,所述NE556芯片的10引脚与5引脚连接,所述NE556芯片的8引脚与所述NE556芯片的12引脚连接后共同经过所述电容C5后接地,所述NE556芯片的3引脚经所述电容C6接地,所述NE556芯片的9引脚经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后共同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器 T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变压器T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8另一端与所述NE556芯片的6引脚共同接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9另一端与所述NE556芯片的2引脚共同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NE556芯片的7引脚、变压器T2的第二输出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入端负极连接。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包括所述市电供电与后备电源供电转换模块包括继电器J3、J4,继电器J4转换触点1、2 ;继电器J3、J4线圈一端共同接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零线,所述继电器J3、J4线圈的另一端接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火线;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接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的正极,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接所述远端通信基站设备的电源输入端正极,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I的公共触点接所述继电器J2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2的常闭触点接所述远端通信基站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负极,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2的公共触点接地。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远端监控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远端监控模块,所述远端监控模块为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 ;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远端监控模块发送市电和蓄电装置工作状态信号的第一信号发送单元,所述第一信号发送单元为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4,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远端监控模块发送蓄电装置是否欠压工作的第二信号发送单元,所述第二信号发送单元为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 ;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I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2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的公共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7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4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3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4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4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4的公共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9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6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8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的公共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5引脚连接。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蓄电装置是否处于欠压状态的欠压指示单元,所述欠压指示单元包括电阻R13和发光二极管D12,所述电阻R13—端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的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所述发光二级管D12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2的负极接地。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蓄电装置充放电状态的充放电指示单元,所述充放电指示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D13、D14、电阻R14、R15,继电器J3点的转换触点3 ;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3的公共触点作为所述充放电指示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D15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J3点的转换触点3常开触点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级管D13的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3的常闭触点接、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后作为所述充放电指示单元的输出端同时接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欠压检测控制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发光二级管D14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级管D13、D14的负极共同接地。所述市电接入模块还包括市电指示子模块,所述市电指示子模块包括电阻R10、发光二极管D10,所述发光二极管DlO的负极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零线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lO的正极与所述电阻 RlO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lO另一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火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节能驱动模块,所述节能驱动模块包括极性电容ClO和电阻R12,所述极性电容ClO和电阻R12并联,所述极性电容ClO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后共同接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2的常开触点,所述极性电容ClO的正极和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后同时接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正极、所述继电器J4的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变压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二次整流,并判断直流电的正负极的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Dl、D2、D3、D4,所述二极管Dl、D2、D3、D4构成全桥整流电路,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接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4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正极,所述二极管Dl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3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的正极输出端接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4正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对冷却系统供电的冷却系统供电模块;所述冷却系统供电模块包括二极管D20、D21、D22、D23、极性电容C19 ;所述二极管D20、D21、D22、D23构成全桥整流电路,所述全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22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0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23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1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22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23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20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1正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的负极输出端;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火线连接,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19的正极连接后共同接所述冷却系统设备的正极接线端子,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的负极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的负极连接,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19的负极连接后共同接所述冷却系统设备的负极接线端子。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市电接入模块、蓄电装置、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变压整流单元、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和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当市电对基站设备提供直流电源时,所述后备电源充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处于充电状态,当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对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进行检测,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小于预设上限电压下阈值时,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输出与所述蓄电装置电压相匹配的直流电;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预设上限电压上阈值时,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停止对外输出与所述蓄电装置电压相匹配的直流电;当市电异常时,所述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向基站设备供电,使用户终端设备维持正常工作。本发明采用蓄电装置直接供电、具有欠压保护和蓄电装置保护,利用现代电力电子器件,开发了一种稳定性和可靠性相对较高的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上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后备电源充放电控 制电路复杂,结构不合理,导致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远端监控模块,通过远端监控模块在控制中心可以监控通信基站的供电状态,通过检测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4,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的开关量,将检测到的开关信息量通过远程端接口 FK传输给控制中心,可以实现远程端对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工作状态的监控。(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所述市电接入模块中的共模电感LI,L2和Cll,C12构成复式滤波电路,防止电路本身产生的干扰信号对电网的干扰,绿色环保,对电网无污染。(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兀的核心部分为556定时电路,所述556定时电路包括两个555定时器,第一个555定时器与外围电子元件构成一个比较器,电阻R8、R9分别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所述比较器来判断是否停充电,同时输出电压和充电启动电压通过更换电阻R8、R9调节其电压大小;第二个555定时器与外围电子元件构成的一个振荡器来控制变压器T2的工作从而控制是否给蓄电装置充电。相对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使用较少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设计,电路简单,在相同尺寸的电路板中电子元器件的分布空间相对较大,相互之间的干扰较少,从而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控制电路电路复杂,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所述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模块还包括节能驱动模块,所述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模块还包括一个驱动端,所述节能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欠压保护单元,利用极性电容放电时的反向电动势来增强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流,加快转换触点的动作速度,在动作之后利用电阻降低流经继电器的电流,达到降低继电器功耗,起到节能的作用,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当所述蓄电装置对外提供直流电源时,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对外提供直流电的同时对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进行检测,如果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下限电压,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不对外输出直流电源,保护蓄电装置不致过度放电而能影响蓄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通过更换调试单元单元的电阻R16来限制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电流,设置所述蓄电装置的预设下限电压,本技术方案简单易行,灵活方便。(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冷却系统供电模块,用于对冷却系统供电,冷却系统能够及时降低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中各元器件工作时的自身温度,在延长电路中元器件寿命的同时也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是实施例1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3是实施例1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变压整流模块电路图;图4是实施例1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充电控制子模块电路图;图5是实施例2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6是实施例3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远端监控模块电路图;图7是实施例4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冷却系统供电模块电路图;图8是实施例5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9是实施例6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10是实施例7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11是实施例8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冷却系统供电模块电路图。附图标记:1-市电接入模块,2-蓄电装置,3-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4-变压整流模块,5-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6-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7-远端监控模块,8-调试单元,9-欠压指示单元,101-直流稳压单元,102-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3-整流单元,11-充放电指示单元,12-市电指示子模块,13-节能驱动模块,14-冷却系统供电模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市电接入模块1、蓄电装置2、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变压整流模块4、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5和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用于市电接入,包括一个用于对外输出交流电的输出端。如图2所示,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包括开关SI,保险组件Fl,共模电感L1、L2,电容C8、C9 ;所述开关SI的一端接所述市电接线端的正极,另一端与所述保险组件Fl的一端连接,所述保险组件Fl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S的一端、所述电感LI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I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的输出端火线,所述市电接线端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S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的输出端负极。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中的共模电感LI,L2和Cll,C12构成复式滤波电路,防止电路本身产生的干扰信号对电网的干扰,绿色环保,对电网无污染。所述蓄电装置2,当所述市电异常时,所述蓄电装置2立即对通信基站设备供电,所述蓄电装置2包括一个用于对所述蓄电装置2进行充电的输入端和一个用于所述蓄电装置2对外输出直流电的输出端。如图2所示,所述蓄电装置2包括蓄电电源,开关S4,熔断器F2,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I ;所述蓄电电源的正极接所述开关S4的一端,所述开关S4的另一端接所述熔断器F2的一端,所述熔断器F2的另一端接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I的公共触点,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同时作为所述蓄电装置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正极,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作为所述蓄电装置2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的第二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蓄电电池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的第二输入端负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蓄电装置2中的蓄电电源还可以扩展外接电池组,在所述蓄电电源的电量不足以维持基站设备正常工作时,由外接电池组供电。本实施例中,所述蓄电电源为锂电池。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所述蓄电电源可以为镍镉电池、钠硫电池、铅酸电池、镍锌电池等。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包括用于输入市电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蓄电装置2输出的直流电的第二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蓄电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的输出端与基站终端设备的电源接入端连接;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用于控制市电与所述蓄电装置2的供电转换,当所述市电向所述基站终端设备供电时,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控制所述蓄电装置2不向所述基站终端设备供电,当所述市电不对所述基站终端设备供电时,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控制所述蓄电装置2向所述基站终端设备供电。如图2所示,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包括所述市电供电与后备电源供电转换模块包括继电器J3、J4,继电器J4转换触点1、2 ;继电器J3、J4线圈一端共同接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的输出端零线,所述继电器J3、J4线圈的另一端接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的输出端火线;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接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输出端的正极,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接所述远端通信基站设备的电源输入端正极,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I的公共触点接所述继电器J2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2的常闭触点接所述远端通信基站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负极,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2的公共触点接地。所不变压整流模块4,包括一个接收交流电的输入端和一个用于输出直流电的输出端,所述变压整流模块4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整流模块4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电进行变压并对变压后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后输出。如图3所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4包括变压器!1,二极管06、07、08、09,极性电容C20 ;所述二极管D6、D7、D8、D9构成整流桥DXl,所述整流桥DXl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6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桥DXl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9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桥DXl的第二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8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桥DXl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9正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桥DXl的负极输出端;所述变压器Tl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4的输入端正极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的输出端火线连接,所述变压器Tl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4的输入端负极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的`输出端零线连接,所述变压器Tl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DXl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l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DXl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DXl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20的正极连接后同时作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4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01的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整流桥DXl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20的负极连接后同时作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4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01的输入端负极连接。所不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5,包括一个用于接收的直流电的输入端和一个输出与所述蓄电装置2电压相匹配的直流电的输出端,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5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蓄电装置充放电转换开关与所述蓄电装置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5对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进行检测,当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小于预设上限电压下阈值时,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输出与所述蓄电装置2电压相匹配的直流电;当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预设上限电压上阈值时,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停止对外输出与所述蓄电装置2电压相匹配的直流电。本实施例中,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5包括直流稳压单元101和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
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01,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01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01用于保持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的所述直流电的电压恒定,并向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提供直流电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01包括稳压芯片7809,极性电容Cl、C2,电容C3、C4 ;所述稳压芯片7809的Vin引脚、所述极性电容Cl的正极和所述电容C4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01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模块I的输出端和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l的负极、所述稳压芯片7809的GND引脚、所述极性电容C2的负极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2的正极与所述稳压芯片7809的Vout引脚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稳压芯片7809的Vout引脚为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01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7809输出9V的直流电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3的NE556芯片供电,电容Cl、C2、C3、C4形成滤波电路,屏蔽外界信号的干扰。如图3所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源模块I输出的直流电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稳压单兀101输出的直流电的第二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01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01输出的直流电作为工作电源,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输出端接所述蓄电装置2 ;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用于检测蓄电装置2的电压并控制所述蓄电装置2的充电,当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低于预设上限电压的上阈值时,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发出充电信号,将所述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变压后向所述蓄电装置2充电,当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高于或者等于预设上限电压的下 阈值时,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发出停充信号,控制所述直流电源模块I停止向所述蓄电装置2充电。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包括NE556芯片,变压器T2,场效应管 VD, %ffiRl、 R2、R3、R4、R5、R6、R8、R9,电容 C5、C6、C7,二极管 D5 ;所述 NE556 芯片的13引脚经电阻Rl与NE556芯片的14引脚、4引脚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NE556芯片的12引脚经所述电阻R2与所述NE556芯片的13引脚连接,所述NE556芯片的11引脚经所述电容C7接地,所述NE556芯片的10引脚与5引脚连接,所述NE556芯片的8引脚与所述NE556芯片的12引脚连接后共同经过所述电容C5后接地,所述NE556芯片的3引脚经所述电容C6接地,所述NE556芯片的9引脚经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后共同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G,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D与所述变压器T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变压器T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蓄电装置2的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8另一端与所述NE556芯片的6引脚共同接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9另一端与所述NE556芯片的2引脚共同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S、所述NE556芯片的7引脚、变压器T2的第二输出端共同连接在一起,共同作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蓄电装置2的输入端负极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核心部分由556定时电路组成,所述556定时电路包括两个555定时器,第一个555定时器引脚包括所述NE556芯片的I到6号引脚,所述第一个555定时器与所述分压电阻R8、R9,所述电阻R4、R5构成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监测电路,第二个555定时器引脚包括所述NE556芯片的8到13号引脚,所述第二个555定时器与所述电容C5,所述电阻Rl、R2构成一个振荡器来控制所述场效应管VD的导通截止状态,将所述直流电源模块I输出的直流电变成方波,再经过所述变压器T2提高方波幅值,通过二极管D5整流成直流电给蓄电电源充电。所述比较器工作原理:当所述电阻R9检测到所述锂电池电压低于预设上限电压时,所述第一个555定时器输出端5引脚为高电平,置所述第二个555定时器复位端10引脚为高电平,所述第二个555定时器正常工作,控制所述变压器T2工作,将所述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化成与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等级相匹配的电压,锂电池正常充电;当所述电阻R8检测到锂电池电压升高到电压上限时,所述第一个555定时器输出为低电平,置所述第二个555定时器复位端10引脚为低电平,所述振荡器停止工作,所述场效应管VD处于截止状态,控制所述变压器T2停止工作,所述锂电池停止充电。所述振荡器工作原理:当所述第二个555定时器复位端10引脚为高电平时,所述振荡器正常工作电路接通,所述电容C5充电,当所述电容C5电压Vc达到2/3Vcc时,Vcc为所述556芯片工作电压,所述第二个555定时器输出端5引脚为低电平,所述场效应管栅源极电压Vgs为0,其漏极电流Id很小,漏源极截止,同时所述第二个555定时器内部三极管T导通,所述电容C5通过所述 电阻R2和所述三极管T放电,Vc下降,当Vc下降到l/3Vcc时,所述第二个555定时器输出端5引脚翻转为高电平,放电结束,T2截止,所述场效应管Vgs增大,Id电流增大,漏源极导通,通过调整所述电容C5和所述电阻R1、R2的值便可以形成固定频率的振荡器,频率计算如下公式:
, M3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核心部分包括556定时电路,所述556定时电路包括两个555定时器,所述第一个555定时器与外围电子兀件构成一个比较器,所述电阻R8、R9分别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所述比较器,所述比较器通过比较来判断是否停充电,同时通过更换所述电阻R8、R9阻值分别调节预设上限电压上阈值和预设上限电压下阈值;所述第二个555定时器与外围电子元件构成的一个振荡器通过控制变压器是否工作从而控制是否给蓄电装置2充电。相对对于现有技术方案而言,使用较少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设计,电路简单,在相同尺寸的电路板中电子元器件的分布空间相对较大,相互之间的干扰较少,从而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控制电路电路复杂,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5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直流电源模块I输出的直流电进行二次整流并判断该直流电的正负极的整流单元103。如图3所示,所述整流单元103包括二极管D1、D2、D3、D4,所述二极管D1、D2、D3、D4构成全桥整流电路,所述整流单元103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103的第一输入端接所述直流电源模块I的输出端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4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103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直流电源模块I的输出端正极,所述二极管Dl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3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103的正极输出端接所述直流稳压单元101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4正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103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包括一个输入端,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蓄电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当所述蓄电装置2需要对外提供直流电时,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对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进行检测,当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控制所述蓄电装置2的输出端不对外输出直流电;当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大于所述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控制所述蓄电装置2的输出端对外输出直流电。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包括DC/DC变压单元、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和欠压保护单元。所述DC/DC变压单元,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C/DC变压单元用于将所述蓄电装置2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与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所需电压等级匹配的电压。如图2所示,所述0(:/1)(:变压单元包括二极管015,电容(:11、C12、C14,极性电容C13和TD05-48S12芯片;所述二极管D15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Jl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连接后作为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15的正极作为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15的负极、所述电容Cll、C12的一端与所述TD05-48S12芯片的引脚I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14的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13的正极、所述TD05-48S12芯片的引脚4连接后共同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电源端;所述电容Cll、C12、C14的另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13的负极端和所述TD05-48S12芯片的引脚2、3连接后共同接地。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当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向所述欠压保护单元输出动作信号,当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大于所述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向所述欠压保护单元输出不动作信号。如图2所示,所述欠压保护单元包括磁保持继电器J2,继电器Jl转换触点1、2,继电器J3转换触点1、2 ;所述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电容C16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6的正极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欠压检测控制的输入端与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6的负极、所述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电容C17的一端共同与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后共同接地;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20 —端、所述电阻R21的一端和所述极性电容C18的正极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 端与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8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可控硅DRl的控制极作为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可控硅DRl的负极接地;所述电阻R20另一端、所述继电器Jl线圈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8的负极共同与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继电器Jl线圈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7的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18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7的负极与所述可控硅DRl的正极连接。所述欠压保护单元,包括一个输入端,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信号;当所述欠压保护单元接收到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输出的动作信号时,所述欠压保护单元动作从而控制所述蓄电装置2停止对外提供直流电,当所述欠压保护单元接收到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输出的不动作信号时,所述欠压保护单元不动作,所述蓄电装置2继续对外提供直流电。如图2所示,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包括电阻R18、R19、R20、R21,电容C16、C17、极性电容C18,二极管D16、D17、D18,三极管Q1、继电器J1,可控硅DRl ;所述继电器Jl转换触点I的公共触点与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接地,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I的公共触点接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的线圈一端,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的线圈另一端接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2公共触点,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2的常闭触点接所述继电器Jl转换触点2的公共触点,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2的常开触点接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正极,所述继电器Jl转换触点2的常开触点接地。本实施例所述提供的一种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当所述市电接入模块11有市电输入时,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的继电器J3、J4的线圈带电,所述继电器J3、J4的常开触点闭合,由所述市电向用户终端设备供电,同时所述变压整流模块4将所述市电变压整流成与用户终端设备电压相匹配的直流电,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5的电压检测单元所述检测蓄电装置2的电压,若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预设上限电压上阈值,所述 蓄电装置2充电控制模块控制蓄电装置2停止充电,若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小于预设上限电压下阈值,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5向所述蓄电装置2输出直流电,使所述蓄电装置2处于充电状态;当所述市电接入模块11不对外提供直流电时,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的继电器J3、J4的线圈失电,所述继电器J3、J4的常闭触点闭合,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控制所述蓄电装置2向用户终端设备供电,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检测蓄电装置2的电压,若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大于所述预设下限电压,同时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控制所述蓄电装置2的输出端对外输出直流电,若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下限电压,所述三极管Ql截止,所述可控硅DRl的控制极有电流通过,所述可控硅DRl导通,所述继电器Jl瞬间带电,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在所述继电器Jl的作用下有反向电流流过,所述继电器J2的转换触点I翻转,由常闭触点切换至常开触点,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控制所述蓄电装置2停止向用户终端设备供电;当所述直流电源模块I输出直流电时,所述供电转换模块3控制所述直流电源模块I向用户终端设备供电。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还包括用于调试通过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电流大小的调试单元8。如图5所示,所述调试单元8包括电阻R16、R17、电容C15,所述电阻R16的一端作为所述调试单元8的输入端与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容C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5的另一接地;所述电阻R17另一端作为所述调试单元8的输出端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更换电阻R16来限定通过三极管Q2基极电流的大小,来设置所述蓄电装置2的预设下限电压,该方法简单灵活,构思巧妙,可通过更换所述电阻R16可根据不同的蓄电装置设置不同的预设下限电压。本发明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当所述蓄电装置2对外提供直流电源时,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检测蓄电装置2的电压并控制蓄电装置2是否处于放电状态,如果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下限电压,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控制所述蓄电装置2不对外输出直流电源,保护蓄电装置2不致过度放电从而影响蓄电装置2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通过更换调试单元8的电阻R16来限制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电流,设置所述蓄电装置2的预设下限电压,本技术方案简单易行,灵活方便。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远端监控远其工作状态的远端监控模块7,所述远端监控模块7为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 ;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远端监控模块7发送市电和蓄电装置2工作状态信号的第一信号发送单元,所述第一信号发送单元为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4,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6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远端监控模块7发送蓄电装置2是否欠压工作的第二信号发送单元,所述第二信号发送单元为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如图6所示,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FK的I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2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的公共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7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4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3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4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4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4的公共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9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6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8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的公共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5引脚连接。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蓄电装置2是否处于欠压状态的欠压指示单元9,如图7所示,所述欠压指示单元9包括电阻R13和发光二极管D12,所述电阻R13 —端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的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所述发光二级管D12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2的负极接地。当所述蓄电装置2的电压低于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的常开触点闭合,所述发光二极管D12亮,表示所述蓄电装置2处于欠压状态。实施例5: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蓄电装置充放电状态的充放电指示单元U。如图8所示,所述充放电指示单元11包括发光二极管D13、D14、电阻R14、R15,继电器J3点的转换触点3 ;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3的公共触点作为所述充放电指示单元11的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D15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J3点的转换触点3常开触点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级管D13的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3的常闭触点接、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后作为所述充放电指示单元11的输出端同时接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欠压检测控制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发光二级管D14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级管D13、D14的负极共同接地。当市电供电时,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2处于充电状态,所述发光二极管D13亮,表示所述蓄电装置2处于充电状态,当蓄电装置2的电压已达到预设电压上限上阈值,所述发光二极管D13熄灭,表示蓄电装置2的电量已充满;当市电异常时,所述继电器J3的线圈失电,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3由常开触点切换到常闭触点,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3控制所述蓄电装置2向基站终端设备供电,所述发光二极管D14亮,表示所述蓄电装置2处于放电状态。实施例6: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还包括市电指示子模块12,如图9所示,所述市电指示子模块12包括电阻R10、发光二极管D10,所述发光二极管DlO的负极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的输出端零线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lO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lO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阻RlO另一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的输出端火线连接。当市电正常时,所述发光二极管DlO亮,表示市电正常。实施例7: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节能驱动模块13。如图10所示,所述节能驱动模块13包括极性电容ClO和电阻R12,所述极性电容ClO和电阻R12并联,所述极性电容ClO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后共同接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2的常开触点,所述极性电容ClO的正极和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后同时接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102的输出端正极、所述继电器J4的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所述节能驱动模块13利用极性电容ClO放电时的反向电动势来增强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流,加快转换触点的动作速度,在动作之后利用电阻R12降低流经继电器的电流,达到降低继电器功耗,起到节能的作用,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实施例8: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对冷却系统供电的冷却系统供电模块14。如图11所示,所述冷却系统供电模块14包括二极管D20、D21、D22、D23、极性电容C19 ;所述二极管D20、D21、D22、D23构成全桥整流电路,所述全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22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0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23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1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22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23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20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1正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103的负极输出端;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的输出端火线连接,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19的正极连接后共同接所述冷却系统设备的正极接线端子,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的负极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I的输出端的负极连接,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19的负极连接后共同接所述冷却系统设备的负极接线端子。所述冷却系统能够及时降低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中各元器件工作时的自身温度,在延长电路中元器件寿命的同时也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图2-1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市电接入模块1、变压整流模块4、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5、冷却系统供电模块14、蓄电装置2的供电状态模块以及和其它模块的连接方式采用插座式连接,方便电路的组装,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便于元器件的维修更换。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 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远端通信基站的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市电接入模块、蓄电装置、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变压整流模块、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和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其中, 市电接入模块,包括一个用于对外输出交流电的输出端; 蓄电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对所述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输入端和一个用于所述蓄电装置对外输出直流电的输出端; 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包括用于输入市电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蓄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的第二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基站终端设备的电源接入端连接;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用于控制市电与所述蓄电装置的供电转换,当所述市电向所述基站终端设备供电时,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不向所述基站终端设备供电,当所述市电不对所述基站终端设备供电时,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向所述基站终端设备供电; 变压整流模块,包括一个接收交流电的输入端和一个用于输出直流电的输出端,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电进行变压并对变压后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后输出; 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包括 一个用于接收的直流电的输入端和一个输出与所述蓄电装置电压相匹配的直流电的输出端,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蓄电装置充放电转换开关与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对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进行检测,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小于预设上限电压下阈值时,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输出与所述蓄电装置电压相匹配的直流电;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预设上限电压上阈值时,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停止对外输出与所述蓄电装置电压相匹配的直流电; 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包括一个输入端,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当所述蓄电装置需要对外提供直流电时,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对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进行检测,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端不对外输出直流电;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大于所述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端对外输出直流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包括DC/DC变压单元、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和欠压保护单元,其中, 所述DC/DC变压单元,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C/DC变压单元用于将所述蓄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与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所需电压等级匹配的电压; 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向所述欠压保护单元输出动作信号,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大于所述预设下限电压时,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向所述欠压保护单元输出不动作信号; 所述欠压保护单元,包括一个输入端,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信号;当所述欠压保护单元接收到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输出的动作信号时,所述欠压保护单元动作从而控制所述蓄电装置停止对外提供直流电,当所述欠压保护单元接收到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输出的不动作信号时,所述欠压保护单元不动作,所 述蓄电装置继续对外提供直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包括直流稳压单元和电压检测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直流稳压单元,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用于保持所述变压整流模块输出的所述直流电的电压恒定,并向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提供直流电; 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变压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稳压单元输出的直流电的第二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变压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稳压单元输出的所述直流电作为工作电源,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蓄电装置;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用于检测蓄电装置的电压,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小于所述预设上限电压上阈值时,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发出充电信号,将所述变压整流模块输出的所述直流电变压后向所述蓄电装置充电,当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上限电压下阈值时,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发出停充信号,控制所述变压整流模块停止向所述蓄电装置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包括开关SI,保险组件F1,共模电感L1、L2,电容C8、C9 ; 所述开关SI的一端接所述市电接线端的正极,另一端与所述保险组件Fl的一端连接,所述保险组件Fl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S的一端、所述电感LI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I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火线,所述市电接线端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S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包括蓄电电源,开关S4,熔断器F2,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I ; 所述蓄电电源的正极接所述开关S4的一端,所述开关S4的另一端接所述熔断器F2的一端,所述熔断器F2的另一端接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I的公共触点,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同时作为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正极,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作为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蓄电电池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负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包括变压器Tl,二极管D6、D7、D8、D9,极性电容C20 ; 所述二极管D6、D7、D8、D9构成整流桥DXl,所述整流桥DXl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6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桥DXl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9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桥DXl的第二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8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桥DXl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9正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桥DXl的负极输出端; 所述变压器Tl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正极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火线连接,所述变压器Tl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负极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零线连接,所述变压器Tl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DXl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l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DXl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DXl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20的正极连接后同时作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整流桥DXl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20的负极连接后同时作为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入端负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压单元包括二极管D15,电容C11、C12、C14,极性电容C13和TD05-48S12芯片;所述欠压保护单元包括磁保持继电器J2,继电器Jl转换触点1、2,继电器J3转换触点1、2 ;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包括电阻R18、R19、R20、R21,电容C16、C17、极性电容C18,二极管D16、D17、D18,三极管Q1、继电器J1,可控硅DRl ; 所述二极管D15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Jl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连接后作为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二极管D15的正极作为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15的负极、所述电容C11、C12的一端与所述TD05-48S12芯片的引脚I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14的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13的正极、所述TD05-48S12芯片的引脚4连接后共同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电源端;所述电容CU、C12、C14的另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13的负极端和所述TD05-48S12芯片的引脚2、3连接后共同接地;所述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电容C16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6的正极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欠压检测控制的输入端与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6的负极、所述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电容C17的一端共同与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后共同接地;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20 —端、所述电阻R21的一端和所述极性电容C18的正极连接后共同作为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8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可控硅DRl的控制极作为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入端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可控硅DRl的负极接地;所述电阻R20另一端、所述继电器Jl线圈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8的负极共同与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继电器Jl线圈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7的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18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7的负极与所述可控硅DRl的正极连接; 所述继电器Jl转换触点I的公共触点与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接地,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I的公共触点接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的线圈一端,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的线圈另一端接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2公共触点,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2的常闭触点接所述继电器Jl转换触点2的公共触点,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2的常开触点接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正极,所述继电器Jl转换触点2的常开触点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调试通过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电流大小的调试单元;所述调试单元包括电阻R16、R17、电容C15,所述电阻R16的一端作为所述调试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容C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5的另一接地;所述电阻R17另一端作为所述调试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欠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包括稳压芯片7809,极性电容C1、C2,电容C3、C4 ;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包括NE556芯片,变压器T2,场效应管VD,电阻Rl、R2、R3、R4、R5、R6、R8、R9,电容C5、C6、C7,二极管 D5 ; 所述稳压芯片7809的Vin引脚、所述极性电容Cl的正极和所述电容C4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同时作为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 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l的负极、所述稳压芯片7809的GND引脚、所述极性电容C2的负极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2的正极与所述稳压芯片7809的Vout引脚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稳压芯片7809的Vout引脚作为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NE556芯片的13引脚经电阻Rl与NE556芯片的14引脚、4引脚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NE556芯片的12引脚经所述电阻R2与所述NE556芯片的13引脚连接,所述NE556芯片的11引脚经所述电容C7接地,所述NE556芯片的10引脚与5引脚连接,所述NE556芯片的8引脚与所述NE556芯片的12引脚连接后共同经过所述电容C5后接地,所述NE556芯片的3引脚经所述电容C6接地,所述NE556芯片的9引脚经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后共同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器T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变压器T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入端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8另一端与所述NE556芯片的6引脚共同接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9另一端与所述NE556芯片的2引脚共同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NE556芯片的7引脚、变压器T2的第二输出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入端负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包括所述市电供电与后备电源供电转换模块包括继电器J3、J4,继电器J4转换触点1、2 ; 继电器J3、J4线圈一端共同接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零线,所述继电器J3、J4线圈的另一端接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火线;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接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的正极,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接所述远端通信基站设备的电源输入端正极,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I的公共触点接所述继电器J2转换触点I的常闭触点,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2的常闭触点接所述远端通信基站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负极,所述继电器J4转换触点2的公共触点接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远端监控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远端监控模块,所述远端监控模块为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 ;所述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远端监控模块发送市电和蓄电装置工作状态信号的第一信号发送单元,所述第一信号发送单元为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4,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远端监控模块发送蓄电装置是否欠压工作的第二信号发送单元,所述第二信号发送单元为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 ; 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I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2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3的公共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7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4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3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4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4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l的转换触点4的公共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9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6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8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4的公共触点与所述动环监控系统接口 FK的5引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指示 所述蓄电装置是否处于欠压状态的欠压指示单元,所述欠压指示单元包括电阻R13和发光二极管D12,所述电阻R13—端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J2的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所述发光二级管D12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2的负极接地。
13.根据权利要求7-12任一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蓄电装置充放电状态的充放电指示单元,所述充放电指示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D13、D14、电阻R14、R15,继电器J3点的转换触点3 ;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3的公共触点作为所述充放电指示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D15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J3点的转换触点3常开触点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级管D13的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J3的转换触点3的常闭触点接、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后作为所述充放电指示单元的输出端同时接所述DC/DC变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欠压检测控制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发光二级管D14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级管D13、D14的负极共同接地。
14.根据权利要求2-12任一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还包括市电指示子模块,所述市电指示子模块包括电阻R10、发光二极管D10,所述发光二极管DlO的负极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零线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lO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lO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lO另一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火线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7-14任一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节能驱动模块,所述节能驱动模块包括极性电容ClO和电阻R12,所述极性电容ClO和电阻R12并联,所述极性电容ClO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后共同接所述继电器J3转换触点2的常开触点,所述极性电容ClO的正极和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后同时接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正极、所述继电器J4的转换触点I的常开触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变压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二次整流,并判断直流电的正负极的整流单元; 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D1、D2、D3、D4,所述二极管D1、D2、D3、D4构成全桥整流电路,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接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4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正极,所述二极管Dl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3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的正极输出端接所述直流稳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检测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4正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的负极输出端接地。
17.根据权利要求2-16任一所述的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对冷却系统供电的冷却系统供电模块;所述冷却系统供电模块包括二`极管D20、D21、D22、D23、极性电容C19 ;所述二极管D20、D21、D22、D23构成全桥整流电路,所述全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22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0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23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1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22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23负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20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1正极的连接端作为所述整流单元的负极输出端;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火线连接,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19的正极连接后共同接所述冷却系统设备的正极接线端子,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的负极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的负极连接,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极性电容C19的负极连接后共同接所述冷却系统设备的负极接线端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市电接入模块、蓄电装置、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蓄电装置充电控制模块、蓄电装置放电控制模块、远端监控模块,当市电向基站设备供电时,后备电源充电控制模块控制蓄电装置处于充电状态;当市电故障时,市电供电与蓄电装置供电转换模块控制蓄电装置向基站设备供电,使基站设备正常工作并使其软硬件不受损坏,同时通过远端监控模块在控制中心可以监控远端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运行状态。本发明采用蓄电装置直接供电、具有欠压保护和蓄电装置保护,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利用现代电力电子器件开发的一种稳定性和可靠性相对较高的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
文档编号H02H7/18GK103248114SQ20131020140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7日
发明者周庆南 申请人:浙江南峰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