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311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本系统包括由多节蓄电池串联的蓄电池组、光伏组件、稳压模块、整体电压检测模块、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和整体涓流充电模块,光伏组件输出端连接稳压模块和整体充电控制模块输入端,稳压模块输出端连接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和整体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充电输出端和整体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组,整体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端连接整体充电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整体充电控制模块涓流输出端连接整体涓流充电模块输入端,整体涓流充电模块输出端连接蓄电池组。本系统行车或驻车均可充电,辅助蓄电池组提供电能,提高续驶里程,根据单节蓄电池性能检测充电,避免单节蓄电池性能变劣,提高蓄电池组寿命。
【专利说明】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电动车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对节省自然能源,实现能源多样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常电动车辆由蓄电池组提供能源,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由于蓄电池的特性,一般电动车辆需驻车后通过市电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以保证电动车辆的行驶;同时由于受蓄电池组电能容量的限制,在电动车辆行程中往往因蓄电池电能耗尽而影响续驶里程。另一方面,电动车辆蓄电池组通常由串联的多节蓄电池组成,在使用初始,蓄电池组满足额定的电能容量,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额定电能容量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电动车辆的正常行驶里程。究其原因,由于蓄电池制造工艺的分散性,在多节蓄电池中往往有某节或多节蓄电池首先产生电压过低、电能容量衰减的现象,充电时其它蓄电池充满电,该节低电压蓄电池却充不满,放电时其它蓄电池还有可继续工作的电能,该节低电压蓄电池电能已放完,电动车辆继续工作,将造成低电压蓄电池过放电,如果不及时处理,过放电现象会不断加重,容量衰减,能量输出不足,严重时会造成该节低电压蓄电池提前永久性损坏,导致整个蓄电池组使用寿命降低,从而影响整个蓄电池组的性能,单节低电压蓄电池在蓄电池组中相当于电阻,影响蓄电池组的正常放电,大大减少了电动车辆的续驶里程;当蓄电池组中出现电能衰减的单节蓄电池时,其不但无法正常放电提供电能,反而会吸收其他正常单节蓄电池电能,拖累整个蓄电池组的正常放电,期间用户往往难以发现并及时检修,电动车辆中也没有对单节蓄电池进行检测和修复的系统,待整个蓄电池组电能容量严重衰减时,蓄电池组中的多节蓄电池已或多或少存在故障,甚至已永久性损坏,严重影响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目前常用的市电充电器仅对整个蓄电池组实施充电,并不能区别对待蓄电池组中各节蓄电池的性能差异进行充电,造成性能好的蓄电池过充电,性能差的蓄电池充电不足,并恶性循环,导致性能差的蓄电池越来越坏,性能好的蓄电池逐渐致坏,最终致使整个蓄电池组报废。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利用本系统电动车辆在行车或驻车均可充电,辅助蓄电池组为电动车辆提供电能,提高了电动车辆的续驶里程,并可根据单节蓄电池性能实施检测充电,避免单节蓄电池性能变劣,提高整个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包括由多节蓄电池串联的蓄电池组,还包括光伏组件、稳压模块、整体电压检测模块、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和整体涓流充电模块,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模块和整体充电控制模块输入端,所述稳压模块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和整体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充电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涓流输出端连接所述整体涓流充电模块输入端,所述整体涓流充电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
[0005]进一步,本系统还包括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和单节电压检测模块,所述光伏组件输出端连接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输入端,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充电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各单节蓄电池,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各单节蓄电池,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
[0006]进一步,上述光伏组件包括整体充电电池组和单节充电电池组,所述整体充电电池组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模块和整体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单节充电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0007]进一步,上述稳压模块包括三极管Tl、电阻R4、电阻R5和稳压二极管D9,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包括比较器IC2、电阻R7、电阻R8、电阻Rf和稳压二极管D5,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光耦开关IC1、三极管T2、带常闭触点JOl的继电器J0、电位器W0、电阻R3、电阻R6、电阻R9、电阻R10、二极管D2、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8和发光二极管D7,所述整体涓流充电模块包括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6,所述继电器JO线圈、发光二极管D7、电阻R6依次串接并继电器JO线圈端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电阻R6端连接所述三极管T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负端、基极串接所述电阻R9后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7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输出端和三极管Tl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f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输出端和正输入端,所述三极管Tl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5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所述电阻R4与稳压二极管D9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负端并稳压二极管D9的阳极连接光伏组件的负端、阴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l的基极,所述电阻R8与稳压二极管D5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负端和三极管Tl的发射极并稳压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光伏组件的负端、阴极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负输入端,所述电阻R3、光耦开关ICl的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D8依次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负端并稳压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光伏组件的负端,所述常闭触点J01、二极管D2、光耦开关ICl的光敏三极管、稳压二极管D4、电位器W、电阻RlO依次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负端并稳压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电位器WO的动触点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正输入端,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端,所述电阻R2与发光二极管D6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和蓄电池组的正端,所述光伏组件的负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负端。
[0008]进一步,上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Ι、继电器Jn、继电器Jn+Ι、继电器Jn+2、比较器IC61、光控开关IC62、三极管T6、电阻R021、电阻R61、电阻R62、电阻R63、电阻R64、电阻R65、电阻Rf6、电位器W6、二极管DOl、稳压二极管D61、二极管D62、稳压二极管D63、稳压二极管D64、电解电容CO、电解电容Cl、电解电容C2 ;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包括η个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ICnl、光控开关ICn2、光控开关ICn3、三极管Τη、电阻Rnl、电阻Rn2、电阻Rn3、电阻Rn4、电阻Rn5、电阻Rnf、电位器Wn、稳压二极管Dnl、稳压二极管Dn2、发光二极管Dn3、二极管Dn4、二极管Dn5,其中η为所述蓄电池组的蓄电池节数;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和继电器Jn分别带有单头双掷触点J11、单头双掷触点J21、单头双掷触点Jn-11、单头双掷触点Jnl和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所述继电器Jn+Ι和继电器Jn+2分别带有单头双掷触点Jn+11、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1 ;所述电阻R61与电位器W6串联并电位器W6的动触点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正输入端,所述电阻R62与稳压二极管D64串联并稳压二极管D64的阴极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负输入端,所述电阻Rf6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正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电阻R63与电阻R64串联并中点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61的阴极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电源负端、阳极连接三极管T6的反射极、稳压二极管D64的阳极、电位器W6端、光控开关IC62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电解电容C2的负端,所述三极管T6的基极连接电阻R64端,所述继电器Jn+2的线圈连接三极管T6的集电极和电解电容C2的正端,所述二极管D62并联于继电器Jn+2的线圈并阳极连接三极管T6的集电极,所述电解电容C2的正端经电阻R65后连接比较器IC61的电源正端、电阻R63端、电阻R62端、电阻R61端以及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头一端、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掷一端,所述光控开关IC62的光敏三极管反射极与发光二极管阴极连接并连接至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头另一端、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掷一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掷端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各节蓄电池正负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头端分别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负端和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掷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端;所述检测电路中电阻Rnl与电位器Wn串联并电位器Wn动触点连接比较器ICnl的负输入端,所述电阻Rn2与稳压二极管Dnl串联并稳压二极管Dnl的阴极连接比较器ICnl的正输入端,所述电阻Rnf连接比较器ICnl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电阻Rn3与电阻Rn5串联并中点连接比较器ICnl的输出端、电阻Rn5端连接所述三极管Tn的基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n2的阴极连接比较器ICnl的电源负端,所述三极管Tn的反射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n2的阳极、稳压二极管Dnl的阳极、电位器Wn端和光控开关ICn2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n4、发光二极管Dn3、光控开关ICn3的发光二极管依次串联并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Tn的集电极和电阻Rn3端、比较器ICnl的电源正端、电阻Rn2端、电阻Rnl端,所述光控开关ICn3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n4和二极管Dn5的阳极,各检测电路二极管Dn4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Jl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ll的双掷一端、继电器J2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21的双掷一端、继电器Jn-1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n-1l的双掷一端、继电器Jn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nl的双掷一端,各检测电路二极管Dn5的阴极分别连接继电器Jn+Ι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n+ΙΙ的双掷一端,所述电解电容CO与电解电容Cl串联并电解电容Cl的负端接地,各检测电路光控开关ICn3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l的正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21的双头端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端、双掷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Jl线圈另一端、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继电器Jn-1线圈另一端、继电器Jn线圈另一端和继电器Jn+Ι线圈另一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21的双掷另一端依次串接单头双掷触点Jll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单头双掷触点J21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单头双掷触点Jn-1l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单头双掷触点Jnl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单头双掷触点Jn+ΙΙ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所述电解电容CO的正端连接双头双掷触点Jn+21的双掷另一端,所述电阻R021、二极管D01、各检测电路光控开关ICn2的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D63依次串接并稳压二极管D63的阳极连接光控开关IC62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阻R021端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
[0009]进一步,上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l和二极管D02,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2,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2和二极管DN,所述二极管D02的阳极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所述电压表V并联于所述二极管D02的阴极和光伏组件的负端,所述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l的双头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02的阴极和光伏组件的负端、双掷端切换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端和所述蓄电池组中某一蓄电池的正负端,所述电压表V2并联于所述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2的双头端,所述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2的双头端串接所述二极管DN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中某一电池的正负端、双掷端分别切换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中的某一蓄电池正负端,所述二极管DN的阳极连接所述光伏组件中某一电池的正端。
[0010]进一步,上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Jn+Ι和二极管D02,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包括并联于所述蓄电池组各蓄电池正负端的电压表Vn,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开关K、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Ι、继电器Jn、按钮ANl、按钮AN2、按钮ANn-1、按钮ANn、电解电容CO、电解电容Cl、二极管Dl1、二极管D12、二极管D21、二极管D22、二极管Dn-11、二极管Dn-12、二极管Dnl、二极管Dn2,其中η为蓄电池组的蓄电池节数,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和继电器Jn分别带有单头双掷触点J11、单头双掷触点J21、单头双掷触点Jn-11、单头双掷触点Jnl和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所述继电器Jn+Ι带有单头双掷触点Jn+ΙΙ和双头双掷触点Jn+12,所述电压表V并联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负端,所述二极管D02阳极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头端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负端和二极管D02阴极、双掷两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端、双掷另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头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掷端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各蓄电池正负端,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U继电器Jn和继电器Jn+Ι的线圈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和继电器Jn的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11、二极管D21、二极管Dn-11、二极管Dnl的阴极,所述继电器Jn+Ι的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2、二极管D22、二极管Dn_12、二极管Dn2的阴极,所述按钮ANl、按钮AN2、按钮ANn-1、按钮ANn —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ll和二极管D12的阳极、二极管D21和二极管D22的阳极、二极管Dn-1l和二极管Dn_12的阳极、二极管Dnl和二极管Dn2的阳极,所述按钮AN1、按钮AN2、按钮ΑΝη-l、按钮ANn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O负极,所述电解电容CO与电解电容Cl串联后电解电容CO正极经所述开关K连接所述蓄电池组正端、电解电容Cl负极连接所述蓄电池组负端,所述单头双掷触点Jn+ΙΙ的单头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O正端、双掷端分别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O负端和继电器Jn+Ι的线圈另一端,所述单头双掷触点J11、单头双掷触点J21、单头双掷触点Jn-11、单头双掷触点Jnl的单头端与双掷一端依次串接、双掷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和继电器Jn的线圈另一端,所述单头双掷触点Jll的单头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O正极。
[0011]进一步,上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l和二极管D02,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3和二极管D03,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l,所述二极管D02的阳极连接所述整体充电电池组的正端,所述电压表V并联于所述二极管D02的阴极与整体充电电池组的负端,所述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l的双头端连接所述电压表V两端、双掷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端,所述二极管D03的阳极连接所述单节充电电池组的正端,所述电压表Vl并联于所述二极管D03的阴极和单节充电电池组的负端,所述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3的双头端连接所述电压表Vl两端、双掷端分别切换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中各蓄电池的正负端。
[0012]进一步,本系统还包括若干保护二极管D0,所述若干保护二极管DO分别并联于所述整体充电电池组和单节充电电池组中各电池的正负端并阳极连接电池的负端。
[0013]进一步,上述光伏组件是矩形板或弧形板并且设于电动车辆的上方、两侧和/或后侧。
[0014]由于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系统包括由多节蓄电池串联的蓄电池组、光伏组件、稳压模块、整体电压检测模块、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和整体涓流充电模块,光伏组件的输出端连接稳压模块和整体充电控制模块输入端,稳压模块输出端连接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和整体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充电输出端连接蓄电池组,整体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组,整体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端连接整体充电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整体充电控制模块涓流输出端连接整体涓流充电模块输入端,整体涓流充电模块输出端连接蓄电池组。本系统行车或驻车均可充电,辅助蓄电池组为电动车辆提供电能,提高了电动车辆的续驶里程,并可根据单节蓄电池性能实施检测充电,避免单节蓄电池性能变劣,提高整个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的原理框图;
[0017]图2为本光伏系统对车辆蓄电池组充电的电气原理图;
[0018]图3为本光伏系统对车辆蓄电池组和单节蓄电池充电的电气原理图之一;
[0019]图4为本光伏系统对车辆蓄电池组和单节蓄电池充电的电气原理图之二 ;
[0020]图5为本光伏系统对车辆蓄电池组和单节蓄电池充电的电气原理图之三;
[0021]图6为本光伏系统对车辆蓄电池组和单节蓄电池充电的电气原理图之四;
[0022]图7为本光伏系统中光伏组件设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包括由多节蓄电池61串联的蓄电池组6,还包括光伏组件1、稳压模块2、整体电压检测模块5、整体充电控制模块3和整体涓流充电模块4,所述光伏组件I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模块2和整体充电控制模块3输入端,所述稳压模块2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3和整体电压检测模块5输入端,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3充电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5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5输出端连接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3信号输入端,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3涓流输出端连接所述整体涓流充电模块4输入端,所述整体涓流充电模块4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本系统中光伏组件I的电压经稳压模块2作稳压处理后作为整体充电控制模块3和整体电压检测模块5的工作电源,整体电压检测模块5检测蓄电池组6的状态,整体充电控制模块3根据整体电压检测模块5检测的蓄电池组6状态,由光伏组件I作为充电电源对蓄电池组6实施充电并且在蓄电池组6充满电后由整体涓流充电模块4对蓄电池组6实施涓流充电,以满足蓄电池组6性能的需要;通过设置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组件I可在电动车辆运行过程中对蓄电池组6实施充电,起到了增强和辅助蓄电池组6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电动车辆的续驶里程。
[0024]进一步,本系统还包括单节充电控制模块8和单节电压检测模块7,所述光伏组件I输出端连接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8输入端,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8充电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的各单节蓄电池61,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7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的各单节蓄电池61,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7输出端连接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8信号输入端。本系统中通过单节充电控制模块8和单节电压检测模块7可对蓄电池组6中的各单节蓄电池61实施检测和修复充电,避免单节蓄电池61性能变劣,提高整个蓄电池组6的使用寿命。
[0025]进一步,上述光伏组件I包括整体充电电池组11和单节充电电池组12,所述整体充电电池组1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模块2和整体充电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所述单节充电电池组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8的输入端。光伏组件I可拆分为对蓄电池组6和单节蓄电池61实施充电的整体充电电池组11和单节充电电池组12,以提高光伏组件I的效率,并保证蓄电池组6和单节蓄电池61的可靠充电且互不干涉。
[0026]如图2所示,进一步,上述稳压模块包括三极管Tl、电阻R4、电阻R5和稳压二极管D9,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包括比较器IC2、电阻R7、电阻R8、电阻Rf和稳压二极管D5,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光耦开关IC1、三极管T2、带常闭触点JOl的继电器J0、电位器WO、电阻R3、电阻R6、电阻R9、电阻RlO、二极管D2、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8和发光二极管D7,所述整体涓流充电模块包括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6,所述继电器JO线圈、发光二极管D7、电阻R6依次串接并继电器JO线圈端连接所述光伏组件I的正端、电阻R6端连接所述三极管T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光伏组件I的负端、基极串接所述电阻R9后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7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输出端和三极管Tl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f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输出端和正输入端,所述三极管Tl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5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I的正端,所述电阻R4与稳压二极管D9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I的正负端并稳压二极管D9的阳极连接光伏组件I的负端、阴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l的基极,所述电阻R8与稳压二极管D5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I的负端和三极管Tl的发射极并稳压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光伏组件I的负端、阴极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负输入端,所述电阻R3、光耦开关ICl的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D8依次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I的正负端并稳压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光伏组件的负端,所述常闭触点J01、二极管D2、光耦开关ICl的光敏三极管、稳压二极管D4、电位器W0、电阻RlO依次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I的正负端并稳压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电位器WO的动触点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正输入端,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的正端,所述电阻R2与发光二极管D6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I的正端和蓄电池组6的正端,所述光伏组件I的负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的负端。[0027]该系统中光伏组件为蓄电池组提供充电电力,当太阳能光较弱时,光伏组件产生的电压低,稳压二极管D8不导通,光耦开关ICl内发光二极管中无电流通过,光敏三极管截止,稳压二极管D4不通,电位器WO的动触点端低电位,系统不在蓄电池组中取电,同样晚上无太阳光,系统关闭不耗电;随着太阳光的增强,稳压二极管D8导通,光耦开关ICl中发光二极管中有电流流过,开始导通,发光二极管发光量增加,当达到一定量时,稳压二极管D4导通,系统进入对蓄电池组电压采样比较阶段,自动开始工作。为保证系统稳定的工作,通过稳压二极管D9对比较器IC2设置稳压电源,对光伏组件产生的电压进行稳压,该稳压值为稳压二极管D9两端电压减去三极管Tl基极与发射极的压降,然后对比较器IC2供电并提供基准电压。在光耦开关IC1、稳压二极管D4、电位器《O、电阻RlO支路上施加的是蓄电池组端电压,电位器WO的动触点端电压与蓄电池组端电压成正比,蓄电池组未充满电时,设置电位器WO的动触点端电压低于稳压二极管D5的电压,比较器IC2输出低电平,三极管T2截止不工作,此时系统对蓄电池组实施充电,发光二极管D7无电流通过不亮,表示蓄电池组在充电状态,而发光二极管D7点亮表示蓄电池组充满电;当蓄电池组充满电时,电位器WO的动触点端电压高于稳压二极管D5的电压,比较器IC2输出高电平,三极管T2导通,继电器JO线圈得电,常闭触点JOl断开,系统停止充电。此时光伏组件通过电阻R2、发光二极管D6对蓄电池组进行涓流充电,以补充蓄电池组自放电消耗的能量,发光二极管D6兼做涓流充电的状态指示。
[0028]如图3所示(图中a_a端相连、b_b端相连、c_c端相连、d-d端相连、e_e端相连、f-f端相连、g-g端相连、h-h端相连),进一步,上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继电器Jn、继电器Jn+Ι、继电器Jn+2、比较器IC61、光控开关IC62、三极管T6、电阻R021、电阻R61、电阻R62、电阻R63、电阻R64、电阻R65、电阻Rf6、电位器W6、二极管DO1、稳压二极管D61、二极管D62、稳压二极管D63、稳压二极管D64、电解电容CO、电解电容Cl、电解电容C2 ;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包括η个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ICnl、光控开关ICn2、光控开关ICn3、三极管Τη、电阻Rnl、电阻Rn2、电阻Rn3、电阻Rn4、电阻Rn5、电阻Rnf、电位器Wn、稳压二极管Dnl、稳压二极管Dn2、发光二极管Dn3、二极管Dn4、二极管Dn5,其中η为所述蓄电池组的蓄电池节数;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和继电器Jn分别带有单头双掷触点J11、单头双掷触点J21、单头双掷触点Jn-11、单头双掷触点Jnl和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所述继电器Jn+Ι和继电器Jn+2分别带有单头双掷触点Jn+11、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1 ;所述电阻R61与电位器W6串联并电位器W6的动触点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正输入端,所述电阻R62与稳压二极管D64串联并稳压二极管D64的阴极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负输入端,所述电阻Rf6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正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电阻R63与电阻R64串联并中点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61的阴极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电源负端、阳极连接三极管T6的反射极、稳压二极管D64的阳极、电位器W6端、光控开关IC62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电解电容C2的负端,所述三极管T6的基极连接电阻R64端,所述继电器Jn+2的线圈连接三极管T6的集电极和电解电容C2的正端,所述二极管D62并联于继电器Jn+2的线圈并阳极连接三极管T6的集电极,所述电解电容C2的正端经电阻R65后连接比较器IC61的电源正端、电阻R63端、电阻R62端、电阻R61端以及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头一端、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掷一端,所述光控开关IC62的光敏三极管反射极与发光二极管阴极连接并连接至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头另一端、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掷一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掷端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各节蓄电池正负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头端分别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负端和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掷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端;所述检测电路中电阻Rnl与电位器fc串联并电位器fc动触点连接比较器ICnl的负输入端,所述电阻Rn2与稳压二极管Dnl串联并稳压二极管Dnl的阴极连接比较器ICnl的正输入端,所述电阻Rnf连接比较器ICnl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电阻Rn3与电阻Rn5串联并中点连接比较器ICnl的输出端、电阻Rn5端连接所述三极管Tn的基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n2的阴极连接比较器ICnl的电源负端,所述三极管Tn的反射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n2的阳极、稳压二极管Dnl的阳极、电位器Wn端和光控开关ICn2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n4、发光二极管Dn3、光控开关ICn3的发光二极管依次串联并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Tn的集电极和电阻Rn3端、比较器ICnl的电源正端、电阻Rn2端、电阻Rnl端,所述光控开关ICn3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n4和二极管Dn5的阳极,各检测电路二极管Dn4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Jl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ll的双掷一端、继电器J2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21的双掷一端、继电器Jn-1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n-1l的双掷一端、继电器Jn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nl的双掷一端,各检测电路二极管Dn5的阴极分别连接继电器Jn+Ι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n+ΙΙ的双掷一端,所述电解电容CO与电解电容Cl串联并电解电容Cl的负端接地,各检测电路光控开关ICn3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l的正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21的双头端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的正负端、双掷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Jl线圈另一端、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继电器Jn-1线圈另一端、继电器Jn线圈另一端和继电器Jn+1线圈另一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21的双掷另一端依次串接单头双掷触点Jll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单头双掷触点J21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单头双掷触点Jn-1l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单头双掷触点Jnl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单头双掷触点Jn+ΙΙ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所述电解电容CO的正端连接双头双掷触点Jn+21的双掷另一端,所述电阻R021、二极管D01、各检测电路光控开关ICn2的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D63依次串接并稳压二极管D63的阳极连接光控开关IC62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阻R021端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
[0029]该系统通过设置继电器Jl、继电器J2、继电器Jn-1、继电器Jn、继电器Jn+Ι、继电器Jn+2以及相应的检测电路可对蓄电池组中各单节蓄电池分别实施修复充电,各检测电路中串接的光控开关ICn2发光二极管用于检测太阳能光亮,并由稳压二极管D63设定一个基准电压,以控制光控开关ICn2光敏三极管的导通与否,从而决定各检测电路是否工作,只有当光亮照度达到一定量后才允许各检测电路投入工作,另一个作用是避免各检测电路在光照不足或夜间无光时消耗蓄电池组的电能。在检测电路中,单节蓄电池正常情况下,比较器ICnl输出低电位,三极管Tn和光控开关ICn3截止,继电器Jl线圈失电,系统不对单节蓄电池充电;当单节蓄电池电压低于设定限值时,比较器ICnl输出高电位,三极管Tn和光控开关ICn3导通,继电器Jl线圈得电后其触点吸合,此时其单头双掷触点Jll用于继电器Jl的自保并断开其他继电器可能的吸合,即在同一时间内只允许对某一单节蓄电池实施修复充电,其双头双掷触点J12接通对单节蓄电池的充电回路。继电器Jn+Ι用于蓄电池组与单节蓄电池充电的切换,且单节蓄电池优先充电,正常情况下,继电器Jn+Ι的双头双掷触点Jn+12位于蓄电池组的充电位置,在继电器Jl吸合同时继电器Jn+Ι也吸合,双头双掷触点Jn+12切换至单节蓄电池充电位置,单头双掷触点Jn+ΙΙ切换至继电器Jn+Ι自保位置,电解电容Cl存储的电能用于保证继电器Jl和继电器Jn+Ι的可靠转换。继电器Jn+2用于单节蓄电池充满电后的自动停止,正常情况下,即蓄电池组中没有低电压单节蓄电池时,t匕较器IC61输出端低电位,各检测电路通过继电器Jn+2的双头双掷触点Jn+21得到工作电源,各检测电路分别对蓄电池组的各单节蓄电池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低电压的单节蓄电池后,通过对应的继电器以及继电器Jn+Ι对该低电压的单节蓄电池进行充电,同时光伏组件通过电阻R65对电解电容C2进行充电,随着充电时间延长,低电压单节蓄电池电压升高,当单节蓄电池充满电后,比较器IC61输出高电位,三极管T6导通,继电器Jn+2线圈得电吸合,其双头双掷触点Jn+21断开,停止对各单节蓄电池充电;当电解电容C2端电压降低至一定值时,其不足以维持继电器Jn+2动作,继电器Jn+2线圈失电,各检测电路重新得到工作电源,整个系统可重新投入对各单节蓄电池的检测和充电工作,等待新的低电压单节蓄电池的出现。在该系统中用于对单节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光伏组件可采用其中的单节充电电池组12、用于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的光伏组件可采用其中的整体充电电池组11。
[0030]如图4所示,进一步,上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l和二极管D02,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2,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2和二极管DN,所述二极管D02的阳极连接所述光伏组件I的正端,所述电压表V并联于所述二极管D02的阴极和光伏组件I的负端,所述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l的双头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02的阴极和光伏组件I的负端、双掷端切换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的正负端和所述蓄电池组6中某一蓄电池的正负端,所述电压表V2并联于所述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2的双头端,所述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2的双头端串接所述二极管DN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I中某一电池的正负端、双掷端分别切换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中的某一蓄电池正负端,所述二极管DN的阳极连接所述光伏组件I中某一电池的正端。
[0031]该系统中采用两个转换开关分别实施蓄电池组和各单节蓄电池的充电,由电压表V检测光伏组件的电压,满足充电要求时通过切换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l至蓄电池组两端即可实施整体充电,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2的上桩头连接光伏组件的某一电池两端、而下桩头可切换至各单节蓄电池两端,从而实现对单节蓄电池的修复充电。当电压表V检测光伏组件的电压不能满足蓄电池组的充电要求时,可切换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l的双掷端至蓄电池组中低电压的某一蓄电池实施充电,从而将光伏组件的全部能量对部分蓄电池进行修复充电,实现弱光能充电,弥补蓄电池组内低电压蓄电池与其他正常蓄电池的放电差距。
[0032]如图5所示,进一步,上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Jn+Ι和二极管D02,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包括并联于所述蓄电池组6各蓄电池正负端的电压表Vn,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开关K、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继电器Jn、按钮ANl、按钮AN2、按钮ANn-1、按钮ANn、电解电容CO、电解电容Cl、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21、二极管D22、二极管Dn_ll、二极管Dn_12、二极管Dnl、二极管Dn2,其中η为蓄电池组6的蓄电池节数,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和继电器Jn分别带有单头双掷触点Jl1、单头双掷触点J21、单头双掷触点Jn-11、单头双掷触点Jnl和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所述继电器Jn+Ι带有单头双掷触点Jn+ΙΙ和双头双掷触点Jn+12,所述电压表V并联于所述光伏组件I的正负端,所述二极管D02阳极连接所述光伏组件I的正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头端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负端和二极管D02阴极、双掷两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的正负端、双掷另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头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掷端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的各蓄电池正负端,所述继电器Jl、继电器J2、继电器Jn-1、继电器Jn和继电器Jn+Ι的线圈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和继电器Jn的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11、二极管D21、二极管Dn-11、二极管Dnl的阴极,所述继电器Jn+Ι的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2、二极管D22、二极管Dn-12、二极管Dn2的阴极,所述按钮ANl、按钮AN2、按钮ANn-1、按钮ANn —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ll和二极管D12的阳极、二极管D21和二极管D22的阳极、二极管Dn-1l和二极管Dn-12的阳极、二极管Dnl和二极管Dn2的阳极,所述按钮ANl、按钮AN2、按钮ANn-1、按钮ANn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O负极,所述电解电容CO与电解电容Cl串联后电解电容CO正极经所述开关K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正端、电解电容Cl负极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负端,所述单头双掷触点Jn+ΙΙ的单头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O正端、双掷端分别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O负端和继电器Jn+Ι的线圈另一端,所述单头双掷触点Jl1、单头双掷触点J21、单头双掷触点Jn-11、单头双掷触点Jnl的单头端与双掷一端依次串接、双掷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和继电器Jn的线圈另一端,所述单头双掷触点Jll的单头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O正极。
[0033]该系统中由双头双掷触点Jn+12作蓄电池组与单节蓄电池充电的切换,通过开关K、各按钮和继电器实现对单节蓄电池的修复充电,正常情况双头双掷触点Jn+12位于蓄电池组充电位置,经并联于单节蓄电池的电压表Vn检测,发现某单节蓄电池低电压时,合上开关K,然后按下对应按钮,对应该按钮的继电器和继电器Jn+Ι吸合,系统切换至单节蓄电池充电状态,对应继电器的双头双掷触点动作至充电位置、单头双掷触点动作用于自保,并联于各单节蓄电池的电压表用于电压指示,同时该系统中在同一时间段只能对某一单节蓄电池实施充电,经电压表Vn检测,该单节蓄电池充满电后,断开开关K,单节蓄电池修复充电完成。
[0034]如图6所示,进一步,上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l和二极管D02,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3和二极管D03,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l,所述二极管D02的阳极连接所述整体充电电池组11的正端,所述电压表V并联于所述二极管D02的阴极与整体充电电池组11的负端,所述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l的双头端连接所述电压表V两端、双掷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的正负端,所述二极管D03的阳极连接所述单节充电电池组12的正端,所述电压表Vl并联于所述二极管D03的阴极和单节充电电池组12的负端,所述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3的双头端连接所述电压表Vl两端、双掷端分别切换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中各蓄电池的正负端。
[0035]该系统中,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l用于蓄电池组的充电切换,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3用于各单节蓄电池充电的切换,电压表V和电压表Vl分别检测整体充电电池组和单节充电电池组的电压,在满足充电条件下通过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l和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3的切换,即可实施蓄电池组和单节蓄电池的充电。
[0036]如图2至图6所示,进一步,本系统还包括若干保护二极管D0,所述若干保护二极管DO分别并联于所述整体充电电池组和单节充电电池组中各电池的正负端并阳极连接电池的负端。该保护二极管DO用于提供光伏组件中各电池被施加反向电压时的电流通路,避免光伏组件的损坏。
[0037]如图7所示,进一步,上述光伏组件I是矩形板或弧形板并且设于电动车辆9的上方、两侧和/或后侧。本系统中光伏组件的形状可按需要灵活设置,如圆形板、椭圆形板、两端为圆弧形板或一端为圆弧形板等,其面积、功率根据电动车辆的安装空间及驱动功率而定。
[0038]本系统可以给电动车辆整体蓄电池组充电,也可以同时给蓄电池组中任意单节蓄电池实施独立充电,各部分互不影响,且不需要DC-DC或逆变装置。光伏组件各引出线按照排列组合方法,可组成多级不同的电压,便于与蓄电池组的电压匹配;在对整体蓄电池组充电同时,对低电压的单节蓄电池充电实现充满自动停止,再次需要补充电能时又可自动启动。
[0039]本系统使得电动车辆可边行驶边充电,还可以解决蓄电池组内低电压单节蓄电池的充电需要,稳定行程中整体蓄电池组的工作电压,保护蓄电池组,延长蓄电池组使用寿命,增加续行里程。自动识别低电压单节蓄电池并及时充电,配合给电池补液等方法可以对低电压单节蓄电池进行修复,起到增加续行里程和保护电瓶的作用,节约用户维修更换电池的投资。本系统在给整体蓄电池组和单节蓄电池同步充电的同时,还可以从光伏组件引出线缆直接给车载电扇、电灯等用电设备提供电力,方便用户使用且不消耗电动车辆蓄电池组电能,提高了本系统的应用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包括由多节蓄电池串联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伏组件、稳压模块、整体电压检测模块、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和整体涓流充电模块,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模块和整体充电控制模块输入端,所述稳压模块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和整体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充电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涓流输出端连接所述整体涓流充电模块输入端,所述整体涓流充电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包括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和单节电压检测模块,所述光伏组件输出端连接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输入端,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充电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各单节蓄电池,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各单节蓄电池,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整体充电电池组和单节充电电池组,所述整体充电电池组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单节充电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三极管Tl、电阻R4、电阻R5和稳压二极管D9,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包括比较器IC2、电阻R7、电阻R8、电阻Rf和稳压二极管D5,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光耦开关IC1、三极管T2、带常闭触点JOl的继电器J0、电位器W0、电阻R3、电阻R6、电阻R9、电阻R10、二极管D2、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8和发光二极管D7,所述整体涓流充电模块包括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6,所述继电器JO线圈、发光二极管D7、电阻R6依次串接并且继电器JO线圈端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电阻R6端连接所述三极管T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负端、基极串接所述电阻R9后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7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输出端和三极管Tl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f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输出端和正输入端,所述三极管Tl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5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所述电阻R4与稳压二极管D9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负端并稳压二极管D9的阳极连接光伏组件的负端、阴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l的基极,所述电阻R8与稳压二极管D5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负端和三极管Tl的发射极并稳压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光伏组件的负端、阴极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负输入端,所述电阻R3、光耦开关ICl的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D8依次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负端并稳压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光伏组件的负端,所述常闭触点J01、二极管D2、光耦开关ICl的光敏三极管、稳压二极管D4、电位器W0、电阻RlO依次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负端并稳压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电位器WO的动触点连接所述比较器IC2的正输入端,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端,所述电阻R2与发光二极管D6串接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和蓄电池组的正端,所述光伏组件的负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负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Jl、继电器J2、继电器Jn-1、继电器Jn、继电器Jn+Ι、继电器Jn+2、比较器IC61、光控开关IC62、三极管T6、电阻R021、电阻R61、电阻R62、电阻R63、电阻R64、电阻R65、电阻Rf6、电位器W6、二极管DOl、稳压二极管D61、二极管D62、稳压二极管D63、稳压二极管D64、电解电容CO、电解电容Cl、电解电容C2 ;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包括η个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ICnl、光控开关ICn2、光控开关ICn3、三极管Τη、电阻Rnl、电阻Rn2、电阻Rn3、电阻Rn4、电阻Rn5、电阻Rnf、电位器Wn、稳压二极管Dnl、稳压二极管Dn2、发光二极管Dn3、二极管Dn4、二极管Dn5,其中η为所述蓄电池组的蓄电池节数;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和继电器Jn分别带有单头双掷触点J11、单头双掷触点J21、单头双掷触点Jn-11、单头双掷触点Jnl和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所述继电器Jn+Ι和继电器Jn+2分别带有单头双掷触点Jn+ΙΙ、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1 ;所述电阻R61与电位器W6串联并电位器W6的动触点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正输入端,所述电阻R62与稳压二极管D64串联并稳压二极管D64的阴极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负输入端,所述电阻Rf6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正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电阻R63与电阻R64串联并中点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61的阴极连接所述比较器IC61的电源负端、阳极连接三极管T6的反射极、稳压二极管D64的阳极、电位器W6端、光控开关IC62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电解电容C2的负端,所述三极管T6的基极连接电阻R64端,所述继电器Jn+2的线圈连接三极管T6的集电极和电解电容C2的正端,所述二极管D62并联于继电器Jn+2的线圈并阳极连接三极管T6的集电极,所述电解电容C2的正端经电阻R65后连接比较器IC61的电源正端、电阻R63端、电阻R62端、电阻R61端以及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头一端、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掷一端,所述光控开关IC62的光敏三极管反射极与发光二极管阴极连接并连接至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头另一端、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掷一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掷端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各节蓄电池正负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头端分别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负端和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掷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端;所述检测电路中电阻Rnl与电位器fc串联并电位器fc动触点连接比较器ICnl的负输入端,所述电阻Rn2与稳压二极管Dnl串联并稳压二极管Dnl的阴极连接比较器ICnl的正输入端,所述电阻Rnf连接比较器ICnl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电阻Rn3与电阻Rn5串联并中点连接比较器ICnl的输出端、电阻Rn5端连接所述三极管Tn的基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n2的阴极连接比较器ICnl的电源负端,所述三极管Tn的反射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n2的阳极、稳压二极管Dnl的阳极、电位器Wn端和光控开关ICn2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n4、发光二极管Dn3、光控开关ICn3的发光二极管依次串联并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Tn的集电极和电阻Rn3端、比较器ICnl的电源正端、电阻Rn2端、电阻Rnl端,所述光控开关ICn3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n4和二极管Dn5的阳极,各检测电路二极管Dn4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Jl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ll的双掷一端、继电器J2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21的双掷一端、继电器Jn-1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n-1l的双掷一端、继电器Jn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nl的双掷一端,各检测电路二极管Dn5的阴极分别连接继电器Jn+Ι线圈一端和单头双掷触点Jn+11的双掷一端,所述电解电容CO与电解电容Cl串联并电解电容Cl的负端接地,各检测电路光控开关ICn3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l的正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21的双头端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端、双掷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Jl线圈另一端、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继电器Jn-1线圈另一端、继电器Jn线圈另一端和继电器Jn+1线圈另一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21的双掷另一端依次串接单头双掷触点Jll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单头双掷触点J21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单头双掷触点Jn-1l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单头双掷触点Jnl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单头双掷触点Jn+ΙΙ的单头端和双掷另一端,所述电解电容CO的正端连接双头双掷触点Jn+21的双掷另一端,所述电阻R021、二极管D01、各检测电路光控开关ICn2的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D63依次串接并稳压二极管D63的阳极连接光控开关IC62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阻R021端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l和二极管D02,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2,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2和二极管DN,所述二极管D02的阳极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所述电压表V并联于所述二极管D02的阴极和光伏组件的负端,所述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l的双头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02的阴极和光伏组件的负端、双掷端切换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端和所述蓄电池组中某一蓄电池的正负端,所述电压表V2并联于所述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2的双头端,所述双头双掷转换开关K2的双头端串接所述二极管DN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中某一电池的正负端、双掷端分别切换连接所述蓄电池 组中的某一蓄电池正负端,所述二极管DN的阳极连接所述光伏组件中某一电池的正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Jn+Ι和二极管D02,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包括并联于所述蓄电池组各蓄电池正负端的电压表Vn,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开关K、继电器Jl、继电器J2、继电器Jn-1、继电器Jn、按钮ANl、按钮AN2、按钮ANn-1、按钮ANn、电解电容CO、电解电容Cl、二极管Dl1、二极管D12、二极管D21、二极管D22、二极管Dn-11、二极管Dn-12、二极管Dnl、二极管Dn2,其中η为蓄电池组的蓄电池节数,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和继电器Jn分别带有单头双掷触点J11、单头双掷触点J21、单头双掷触点Jn-11、单头双掷触点Jnl和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所述继电器Jn+Ι带有单头双掷触点Jn+ΙΙ和双头双掷触点Jn+12,所述电压表V并联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负端,所述二极管D02阳极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正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n+12的双头端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负端和二极管D02阴极、双掷两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端、双掷另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头端,所述双头双掷触点J12、双头双掷触点J22、双头双掷触点Jn-12和双头双掷触点Jn2的双掷端分别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各蓄电池正负端,所述继电器Jl、继电器J2、继电器Jn-1、继电器Jn和继电器Jn+Ι的线圈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和继电器Jn的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11、二极管D21、二极管Dn-11、二极管Dnl的阴极,所述继电器Jn+Ι的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2、二极管D22、二极管Dn-12、二极管Dn2的阴极,所述按钮AN1、按钮AN2、按钮ΑΝη-l、按钮ANn —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ll和二极管D12的阳极、二极管D21和二极管D22的阳极、二极管Dn-1l和二极管Dn_12的阳极、二极管Dnl和二极管Dn2的阳极,所述按钮ANl、按钮AN2、按钮ANn-1、按钮ANn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O负极,所述电解电容CO与电解电容Cl串联后电解电容CO正极经所述开关K连接所述蓄电池组正端、电解电容Cl负极连接所述蓄电池组负端,所述单头双掷触点Jn+ΙΙ的单头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O正端、双掷端分别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O负端和继电器Jn+Ι的线圈另一端,所述单头双掷触点J11、单头双掷触点J21、单头双掷触点Jn-11、单头双掷触点Jnl的单头端与双掷一端依次串接、双掷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n-1和继电器Jn的线圈另一端,所述单头双掷触点Jll的单头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O正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所述整体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l和二极管D02,所述单节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3和二极管D03,所述单节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表Vl,所述二极管D02的阳极连接所述整体充电电池组的正端,所述电压表V并联于所述二极管D02的阴极与整体充电电池组的负端,所述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l的双头端连接所述电压表V两端、双掷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端,所述二极管D03的阳极连接所述单节充电电池组的正端,所述电压表Vl并联于所述二极管D03的阴极和单节充电电池组的负端,所述双头双掷切换开关K3的双头端连接所述电压表Vl两端、双掷端分别切换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中各蓄电池的正负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包括若干保护二极管D0,所述若干保护二极管DO分别并联于所述整体充电电池组和单节充电电池组中各电池的正负端并阳极连接电池的负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是矩形板或弧形板并且设于电动车辆的上方、两侧和/或后侧。
【文档编号】H02J7/00GK203398819SQ20132039133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日
【发明者】李耿信, 李帅龙, 李春信 申请人:李佳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