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0998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且散热性能优良的光伏组件接线盒。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可再生能源产业最近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光生伏特效应进行发电的太阳电池技术备受世人关注。太阳能电池是由可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如硅、砷化镓、铟硒铜等材料制成,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目前,由多片太阳电池组合而成的光伏组件被大量使用用于建设各种光伏发电系统,或用于作为建筑物幕墙来建成节能环保型建筑。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使用光伏组件接线盒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引出与外部的负载连接。因此,光伏组件接线盒是光伏组件构建各种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件。在接线盒中一般要使用二极管,第一可以起到旁路作用,保护太阳能组件正常发电,不会因为某一块电池板损坏而影响整个发电系统;第二可以起到使电流顺流的作用,不会因为蓄电池的逆流而击穿电池板,但是二极管是个发热器件,为了保证接线盒的使用寿命,必须解决好接线盒内部的散热问题;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产品不光要注重接线盒自身的质量和成本问题,还需要考虑其使用时的成本问题,即要使组件厂在安装接线盒时更为便利,节省工艺操作的时间,如此来提高组件厂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何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且散热性能优良的光伏组件接线盒。

为达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该接线盒包括一体成型的框体、一体成型的底板、接线片、旁路二极管以及电缆连接器。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框体,所述底板和所述框体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接线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接线片包括面积皆不相等的多个接线部,每个接线部上分别具有太阳能电池汇流条连接区和旁路二极管连接区,所述多个接线部中的两个接线部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缆连接部和第二电缆连接部。所述旁路二极管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并跨接于所述多个接线部之间,所述旁路二极管的正负极接脚对应设置于相邻的旁路二极管连接区。所述电缆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缆连接部,第一连接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输出接头,第二连接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缆连接部,第二连接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输出接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朝向所述框体内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电气隔离柱,所述接线片上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汇流条连接区之间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电气隔离柱的隔离开槽,所述底板的第一侧端具有对应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汇流条连接区的多组汇流条穿过部,所述多个电气隔离柱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汇流条穿过部之间。

进一步地,每组汇流条穿过部包含两个通孔,所述太阳能电池汇流条连接区的内侧设有供太阳能电池汇流条定位的开口,所述两个通孔中的一个对应重叠于所述开口,所述两个通孔中的另一个对应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汇流条连接区的外侧。

或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第二侧端具有两个用以容置电缆连接器端部的开槽,所述第一侧端相对于所述第二侧端,所述框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开槽的位置设置有用以使所述电缆连接器穿过的穿孔。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接线部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汇流条连接区及旁路二极管连接区不重叠;所述底板朝向所述框体内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多个定位柱包括对应于所述定位孔的第一定位柱和对应于多个接线部之间缝隙的第二定位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外侧周缘具有至少一个卡合部,所述框体的内侧周缘具有对应于所述卡合部的结合部,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框体的第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接线盒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容置空间的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框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相对于所述第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缆连接器的一端通过锁扣件辅助固定于所述底板及框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接线部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且彼此之间保持缝隙,所述多个接线部的形状皆不相同,所述多个接线部沿第二方向的长度皆相等,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和所述底板由不同的耐高温材料制成,且所述底板的耐热等级高于所述框体。

本发明通过对底板及其上的接线片进行特殊设计,使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散热快且散热均匀,且可使接线盒与组件的安装更为便捷,从而提高整个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接线盒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接线盒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光伏组件接线盒1包括一体成型的框体10、一体成型的底板20、接线片30、旁路二极管40以及电缆连接器50。底板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框体10,所述底板20和所述框体10形成容置空间100。接线片30设置于所述底板20上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00内,所述接线片30包括面积皆不相等的多个接线部301、302、303、304,每个接线部上分别具有太阳能电池汇流条连接区310和旁路二极管连接区320(参图2),所述多个接线部中的两个接线部301、304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缆连接部331和第二电缆连接部332。旁路二极管40设置于容置空间100内并跨接于所述多个接线部301、302、303、304之间,所述旁路二极管40的正负极接脚对应设置于相邻的旁路二极管连接区(如图2中的旁路二极管连接区321、322)。电缆连接器50包括第一连接器510和第二连接器520,该第一连接器510的一端511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缆连接部331,该第一连接器5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输出接头51,该第二连接器520的一端521连接于所述第二电缆连接部332,该第二连接器52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输出接头52。

优选地,第一连接器510的一端511与第一电缆连接部331采用先铆接再焊接的连接方式,第二连接器520的一端521与第二电缆连接部332也采用先铆接再焊接的连接方式,以增强两者的固定强度,防止因拉拽造成断路。

请结合参见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0朝向所述框体10内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电气隔离柱210,接线片30上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汇流条连接区311、312之间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电气隔离柱210的隔离开槽330,所述底板20的第一侧端201具有对应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汇流条连接区310的多组汇流条穿过部220,所述多个电气隔离柱210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汇流条穿过部之间。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气隔离柱210有三个,汇流条穿过部220有四组,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优选地,所述多个接线部301、302、303、304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且彼此之间保持缝隙,所述多个接线部301、302、303、304的形状皆不相同,所述多个接线部301、302、303、304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皆相等,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为更好的散热,位于中间的接线部303的面积大于其余的连接部。

结合参见图2和图3,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接线盒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每组汇流条穿过部220包含两个通孔223、224,所述太阳能电池汇流条连接区310的内侧设有供太阳能电池汇流条定位的开口313,所述两个通孔中的一个(如图3中的通孔224)对应重叠于所述开口313,所述两个通孔中的另一个(如图3中的通孔223)对应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汇流条连接区310的外侧。汇流条穿过部采用双通孔设计,可使汇流条先从底板20的一个通孔224中穿进,经过接线片30的汇流条连接区内侧的开口313后,覆盖过汇流条连接区至外侧,再从底板的另一个通孔223中穿出,其中汇流条在上述连接区与接线片焊接;即同时配合机械固定和焊接两种方式来固定太阳能电池汇流条,大大增强了汇流条与接线片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0的第二侧端202具有两个用以容置电缆连接器50端部的开槽230,所述第一侧端201相对于所述第二侧端202,所述框体10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开槽230的位置设置有用以使所述电缆连接器50穿过的穿孔110。优选地,所述电缆连接器50的一端通过锁扣件60辅助固定于所述框体10及底板20。

请继续结合参见图1和图2,每个接线部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孔350,且所述定位孔350的位置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汇流条连接区310及旁路二极管连接区320不重叠;所述底板20朝向所述框体10内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柱250,所述多个定位柱250包括对应于所述定位孔350的第一定位柱251和对应于多个接线部之间缝隙351的第二定位柱25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0的外侧周缘具有至少一个卡合部260,所述框体10的内侧周缘具有对应于所述卡合部260的结合部160,所述底板20设置于所述框体10的第一侧101。

所述光伏组件接线盒1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容置空间100的盖体70,所述盖体7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框体10的第二侧102,所述第二侧102相对于所述第一侧101。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框体10和所述底板20可由不同的耐高温材料制成,且所述底板20的耐热等级高于所述框体10。优选地,底板20的材料可为耐高温尼龙和陶瓷。

本发明通过对底板及其上的接线片进行整体设计,使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散热快且散热均匀,且可使接线盒与组件的安装更为便捷,从而提高整个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及生产效率。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