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转换器及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86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DC-DC转换器,包括电荷泵芯片以及至少两个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转换器还包括微控制单元,所述电荷泵芯片连接至一负载、所述微控制单元以及每一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荷泵芯片,或者在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串联至相邻的电荷泵电路,每一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将输出的电压反馈至所述电荷泵芯片;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至所述负载,所述微控制单元获取所述负载需求的电压,并根据所述负载需求的电压控制对应数量的电荷泵电路相串联后连接至所述电荷泵芯片,以及控制所述电荷泵芯片将串联后的电荷泵电路中最后一级的电荷泵电路反馈的电压输出至所述负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芯片包括输入引脚、若干个电压反馈引脚以及连接至所述负载的电压输出引脚,所述输入引脚为所述电荷泵芯片的输入端,所述输入引脚连接至相串联后的第一级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每一电压反馈引脚分别连接至一个对应的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用以将所述电荷泵电路输出的电压反馈至所述电荷泵芯片,所述电荷泵芯片在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串联后最后一级的电荷泵电路反馈的电压通过所述电压输出引脚输出至所述负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以及电容(C1)、电容(C2),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为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至一高低电平信号,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1)与所述二极管(D2)之间,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位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容(C2)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转换器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至少一个开关组件,每一所述开关组件设置于相邻的两级电荷泵电路之间并在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导通或截止,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控制该开关组件的导通状态来控制相邻两电荷泵电路的串联,从而控制串联至所述电荷泵芯片的输入端的电荷泵电路的数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Q1)及开关(Q2),所述开关(Q1)连接至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荷泵电路之间,并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并在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导通或截止而控制相邻的两个电荷泵电路之间串联;所述开关(Q2)连接至所述开关(Q1)与所述微控制单元,并在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配合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Q1)的截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上设置若干控制引脚,所述开关(Q1)为PMOS管,所述开关(Q2)为NMOS管,所述开关(Q1)的漏极(D1)连接至前一相邻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开关(Q1)的栅极(G1)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一控制引脚,所述开关(Q1)的源极(S1)连接至所述开关(Q2)的漏极(D2)以及后一级相邻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开关(Q2)的栅极(G2)连接至所述所述微控制单元的一控制引脚,所述开关(Q2)的源极(S2)接地。

7.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DC-DC转换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