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度相角差配电线路不停电转供断路器组顺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86989阅读:1443来源:国知局
30度相角差配电线路不停电转供断路器组顺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30度相角差配电线路不停电转供断路器组顺控方法,属于电网领域。



背景技术:

110kV及以下配电网主要通过合环方式来实现不停电转供,即当配电网进行负荷转移、设备检修、网络重构时,通过合环操作对负荷进行“热倒”,以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有些地区电网的合解环操作十分频繁,占了调度日常操作项目的48.1%。在合环操作过程中,由合环点两侧电压幅值、相角、阻抗以及负荷差异等产生的合环电流,不仅对环路的电气主设备带来一定的冲击电流,也可能引起相应的继电保护动作,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合解环还需要考虑操作过电压对环流沿路接入用电设备的电压冲击及电能质量波动。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地区35kV及以上变电站存在着接线不同的主变;按当时的电网规划与设计,此类主变中压35kV或低压10kV出线不会向同一供区供电。随着负荷增长和线路延伸,此类出线在地理上不断接近,存在着相互转供的需求。但是,此类线路的合环点两侧存在着固定30°相角差;按目前调度规程,此类线路严禁带电合环,必须采用“先断后合”停电方式实现转供,因而将造成重要用户停电。而对接线不同的主变进行全面改造,一则需要大量投资,二者由于土地紧张难以采用新建站址,而旧站改造更会产生长时间的停电。

图1为目前典型的配电网局部网络,图中变电站A存在2组合解环组(第一合解环组和第二合解环组)。在运行中,需要将目前由JA3536进线的负荷转由其他线路供电,至少有2种转供路径:

(1)由同一变电站A的另一条进线即FL3637进线供电,不停电转供的操作为:

1)先合上断路器K2,此时形成500kV母线-主变T1-主变T3-主变T6-FL3637进线- A站35kV母线I-母联断路器- A站35kV母线II- JA3536进线-主变T4-主变T2-500kV母线的环流;

2)解开断路器K1。

通过断路器K2合环、断路器K1解环,实现该站负荷由JA3536进线改为FL3677进线供电,但断路器K2合环时存在30°电压相角差;原因是操作的2条35kV进线分别来自不同220kV变电站主变的中压(110kV)和低压(35kV)侧,而两主变的中压、低压侧绕组方式不同。

(2)由变电站A和变电站B之间的联络线AB3556供电,其本质是由B变电站的进线MB3556供电。不停电转供的操作为:

1)先合上断路器K3,此时形成220kV母线-主变T5- MB3556进线- B站35kV母线- AB3556联络线-联络线断路器K3- A站35kV母线II- JA3536进线-主变T4-220kV母线的环流;

2)解开断路器K1。

通过断路器K3合环、断路器K1解环,实现该站负荷由JA3536进线改为AB3556进线供电,但断路器K3合环时,存在30°相角差;原因是操作的2条35kV进线,虽然均来自于不同220kV变电站主变低压侧(35kV),但两主变的低压侧绕组方式不同。

以上的操作顺序,未考虑到合、解环操作时,断路器出现拒动的场合,而一旦出现拒动现象,尤其是出现解环失败,则已存在的环流将开始对环路中电气主设备产生较为严重的热效应;不及时解环,则持续的热效应将影响甚至破坏电气主设备的绝缘特性,轻者将降低电气主设备的寿命,若严重超出主设备热效应,则将引起电气主设备的烧毁,引起大规模的停电。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30度相角差配电线路不停电转供断路器组顺控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0度相角差配电线路不停电转供断路器组顺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30度相角差配电线路不停电转供断路器组顺控方法:

步骤1:断路器选择:选择转供进线断路器为解环断路器K1,选择第一待转供进线断路器为第一合环断路器K2,选择联络线断路器为第二合环断路器K3,选择解环断路器K1所在线路对侧的线路断路器为第一后备解环断路器K0,选择解环断路器K1所在母线的母联断路器为第二后备解环断路器K4,或者,选择第二合环断路器K3所在线路的对侧线路断路器为第二后备解环断路器K4';

步骤2:根据转供路径,选择第一合环断路器K2或者第二合环断路器K3合环;若合环不成功,则本次操作结束,没有任何后果,需要检查合环断路器;

步骤3:若合环成功,则解环断路器解环K1,若解环成功,则本次操作结束,系统经历最短时间的环流;

步骤4:若上一步解环不成功,则对应的第一合环断路器K2或者第二合环断路器K3进行解环,若合环断路器解环成功,则本次操作结束;操作失败,但自恢复成功;此时,系统将经历一定时间的环流;操作结束后,需要检查解环断路器;

步骤5:若第一合环断路器K2或者第二合环断路器K3解环不成功,则进行第一后备解环断路器K0解环;若第一后备解环断路器K0解环成功,且负荷转供成功;配电网系统将经历较长时间的环流;操作结束后,需要检查合环、解环断路器拒动的原因;

步骤7:若第一后备解环断路器K0解环不成功,则进行第二后备解环断路器K4或K4'解环;若第二后备解环断路器K4或K4'解环成功,则第一待转供进线实现部分负荷转供成功,而第二待转供进线,则无负荷实现了转供;此时,配电网系统将经历较长时间的环流;操作结束后,需要检查合环、解环断路器、后备1解环断路器拒动的原因;

步骤8:若第二后备解环断路器K4或K4'也解环不成功,则本发明所述的转供方法结束,需要采用形成的环路更上级的断路器动作,以实现解环。

本发明所述的30度相角差配电线路不停电转供断路器组顺控方法,通过 “后备断路器”的选择,实现合、解环断路器出现拒动场合下的补救措施;通过各个断路器顺序控制方法,具有确定性强,适用于具备高速通信的场景下的30度相角差配电线路合解环场合。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配电网局部网络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配电网局部网络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断路器组顺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配电网局部网络,包括转供进线JA3536、第一待转供进线FL3637和第二待转供进线MB3556,其中,所述转供进线JA3536、第一待转供进线FL3637均与第一变电站A相连,第二待转供进线MB3556连接第二变压站B;在第一变电站A内,A站35kV母线M14通过母联断路器与A站35kV母线M15相连,A站35kV母线M15同时通过联络线断路器、联络线AB3556与 B站35kV母线M16相连。

如图3所示,30度相角差配电线路不停电转供断路器组顺控方法:

步骤1:断路器选择:选择转供进线JA3536上的断路器为解环断路器K1,选择第一待转供进线FL3637上的断路器为第一合环断路器K2,选择联络线AB3556上的断路器为第二合环断路器K3,选择解环断路器K1所在线路对侧的线路断路器为第一后备解环断路器K0,选择解环断路器K1所在母线的母联断路器为第二后备解环断路器K4,或者,选择第二合环断路器K3所在线路的对侧线路断路器为第二后备解环断路器K4';

步骤2:根据转供路径,选择第一合环断路器K2或者第二合环断路器K3合环,若合环不成功,则本次操作结束,没有任何后果,需要检查合环断路器;

步骤3:若合环成功,则解环断路器K1解环,若解环成功,则本次操作结束,系统经历最短时间的环流;

步骤4:若上一步解环不成功,则对应的第一合环断路器K2或者第二合环断路器K3进行解环,若合环断路器解环成功,则本次操作结束;操作失败,但自恢复成功;此时,系统将经历一定时间的环流;操作结束后,需要检查解环断路器;

步骤5:若第一合环断路器K2或者第二合环断路器K3解环不成功,则进行第一后备解环断路器K0解环;若第一后备解环断路器K0解环成功,且负荷转供成功;配电网系统将经历较长时间的环流;操作结束后,需要检查合环、解环断路器拒动的原因;

步骤7:若第一后备解环断路器K0解环不成功,则进行第二后备解环断路器K4或K4'解环;若第二后备解环断路器K4或K4'解环成功,则第一待转供进线实现部分负荷转供成功,而第二待转供进线,则无负荷实现了转供;此时,配电网系统将经历较长时间的环流;操作结束后,需要检查合环、解环断路器、后备1解环断路器拒动的原因;

步骤8:若第二后备解环断路器K4或K4'也解环不成功,则本发明所述的转供方法结束,需要采用形成的环路更上级的断路器动作,以实现解环。

本实施例所述的30度相角差配电线路不停电转供断路器组顺控方法,通过 “后备断路器”的选择,实现合、解环断路器出现拒动场合下的补救措施;通过各个断路器顺序控制方法,具有确定性强,适用于具备高速通信的场景下的30度相角差配电线路合解环场合。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