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电动机的星三角启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3608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相电动机的星三角启动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电动机的星三角启动电路,可有效防止星三角变换过程中出现瞬间短路现象,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星三角启动是指在电机启动初期采用星型接线方式,待电机启动成功后再通过双投开关将电机迅速切换成三角型接线方式。星三角启动属降压启动,可有效降低启动电流和启动功率。对于启动时负载轻、运行时负载重的电机,一般可采用星三角启动方式;鼠笼型电机的启动电流是运行电流的5-7倍,为了防止电机启动电流对电网形成过大的冲击,通常也可以采用星三角启动方式。

许多设备的电机都是由PLC和接触器进行控制的,图1和图2分别是常用星三角启动电路的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电原理图,需要启动电机M时,PLC首先控制主接触器J0和星型接触器J2吸合,使电机在星型接线方式下运转,电机达到一定的转速后,PLC在使星型接触器J2断电的同时,使三角接触器J1得电,将电机切换成三角型接线方式。由于接触器的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并不相同,转换过程中星型接触器J2和三角接触器J1有可能出现同时吸合的现象(同时吸合时间约10ms),造成空气开关F1短路,进而导致电机M启动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相电动机的星三角启动电路,以防止电机启动过程中出现短路现象,保证电机正常启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相电动机的星三角启动电路,构成中包括PLC、主接触器、三角接触器、星型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被控电机三相定子绕组的首端通过主接触器 的常开触点接电源,尾端通过星型接触器的常开触点短接并通过三角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更换相序后与电源连接,所述主接触器的控制线圈接PLC的输出端口,所述星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通过三角接触器的常闭触点接PLC的输出端口,所述三角接触器的控制线圈依次经时间继电器的通电延时常开触点和星型接触器的常闭触点接PLC的输出端口,时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接于星型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与时间继电器的通电延时常开触点之间。

上述三相电动机的星三角启动电路,所述主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和三角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与电源之间设有空气开关。

上述三相电动机的星三角启动电路,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设定为0.3s。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电动机星三角启动电路中增设了时间继电器,使三角接触器延时吸合,从而有效防止了星三角转换过程中短路故障的发生,保证了电机的正常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星三角启动电路的主回路电原理图;

图2是传统星三角启动电路的控制回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回路电原理图。

图中各标号为:M、电机,F1、空气开关,PLC、可编程序控制器,J0、主接触器,J0-1、主接触器的常开触点,J1、三角接触器,J1-1、三角接触器的常开触点,J1-2、三角接触器的常闭触点,J2、星型接触器,J2-1、星型接触器的常开触点,J2-2、星型接触器的常闭触点,KT、时间继电器,KT-1、时间继电器的通电延时常开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看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空气开关F1、PLC、主接触器J0、三角接触器J1、星型接触器J2和时间继电器KT。主接触器J0、三角接触器J1和星型接触 器J2的控制线圈分别由PLC的Q0.0、Q0.1和Q0.2输出端口控制。时间继电器KT接在三角接触器J1的控制回路中。

原有三角接触器J1和星型接触器J2的吸合和释放都是直接采用PLC进行控制,且二者只是接触器互锁,在星三角变换时三角接触器J1和星型接触器J2的常开触点(主触点)约有10ms的时间同时接通,造成空气开关F1短路。现将时间继电器KT的控制线圈并联在三角接触器J1的控制线圈上,时间继电器的通电延时常开触点KT-1串联在三角接触器J1的控制回路中。当电机M由星型接法向三角型接法转换时,PLC的Q0.1端口发出控制信号,时间继电器KT的控制线圈得电,但时间继电器的通电延时常开触点KT-1并不会立即闭合,三角接触器J1的控制线圈也不会立即得电,只有当延时结束后,时间继电器的通电延时常开触点KT-1闭合,三角接触器J1的控制线圈才会得电,于是电机M转换成三角型接法并正常运转。时间继电器KT设定的延时时间为0.3s,避免了星三角变换时三角接触器J1和星型接触器J2的同时接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