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纳式的家用光伏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5968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收纳式的家用光伏电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站,尤其涉及一种可收纳式的家用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和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建设于公用和民用建筑上的光伏电站愈来愈多,但是目前光伏电站建设主要集中于地面和屋顶,用于吸收太阳能的电池板每天都放在外面,当下雨时,都会被淋雨,时间久了,内部零件容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收纳式的家用光伏电站,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收纳式的家用光伏电站,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内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壳体内壁设有滑槽,第一框架侧边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第一框架能够沿滑槽滑动,壳体一侧设有供第一框架进出的开口,滑块一侧设有齿条,滑槽靠近开口的一端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第一框架的一端设置有轴套,第二框架设置有能伸入轴套内的转轴,轴套内设置有能驱动转轴旋转的第二电机;还包括雨水传感器和控制器,雨水传感器设置于壳体上侧面,控制器设置于壳体内,控制器电连接于雨水传感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块的一端设置有卡块,滑槽内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与卡块配合限制第一框架移动距离的限位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位于开口处设置有挡板,挡板铰接于开口上侧边。

本实用新型通过雨水传感器来检测是否下雨,如果检测到下雨,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二电机,将第二框架旋转折叠于第一框架上,再控制第一电机,将第一框架移动到壳体内,使太阳能电池板免受雨水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收纳式的家用光伏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收纳式的家用光伏电站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收纳式的家用光伏电站,包括壳体1,壳体1可以固定安装在房屋的屋顶,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内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4,其中,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内均固定安装有相互串联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4,太阳能电池板4可以通过导线连接逆变器。壳体1内壁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条形滑槽11,第一框架2侧边一体成型有与滑槽11配合的条形滑块21,第一框架2能够沿滑槽11滑动,壳体1一侧开设有供第一框架2进出的开口12,滑块21一侧一体成型设有齿条22,滑槽11靠近开口12的一端内的底侧面嵌设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输出端键连接有与齿条22啮合的齿轮51,由此第一电机5可以驱动第一框架2在滑槽11内移动。

第一框架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轴套23,轴套23可以是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第二框架3设置有能伸入轴套23内的转轴31,具体来说,第二框架3靠近第一框架2的端部一体成型有两个分别从轴套23两端伸入轴套23内部的转轴31,其中轴套23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能驱动转轴31旋转的第二电机6,也就是说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转轴31的端部,以通过驱动转轴31旋转来驱动第二框架3旋转。

此外,还包括雨水传感器7和控制器8,雨水传感器7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侧面,雨水传感器7可以用于监测是否下雨,控制器8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控制器8电连接于雨水传感器7、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当雨水传感器7监测到下雨时,雨水传感器7将下雨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8,控制器8可以控制第二电机6,将第二框架3旋转折叠于第一框架2上,再控制第一电机5,将第一框架2移动到壳体1内,使太阳能电池4板免受雨水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滑块21的一端还可以一体成型有卡块24,滑槽11内靠近开口12的一端可以一体成型有与卡块23配合限制第一框架2移动距离的限位块13。由此,可以防止第一框架2滑出壳体1.

此外,壳体1位于开口12处还可以设置有挡板14,挡板14一侧边铰接于开口12上侧边。由此,当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收纳于壳体1内时,挡板14可以封住开口12,防止雨水进入壳体1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雨水传感器来检测是否下雨,如果检测到下雨,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二电机,将第二框架旋转折叠于第一框架上,再控制第一电机,将第一框架移动到壳体内,使太阳能电池板免受雨水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