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摩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1690阅读:1218来源:国知局
电摩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摩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新时代的代步工具,其廉价、便捷、环保、易操作等特点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电动车的核心部件是驱动系统中的电摩电机(也叫轮毂电机)。如公告号为CN2022609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主要包括电机轴和定子,定子外套设转子外壳,其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转子端盖和轴承可旋转固定在电机轴上,转子端盖的外侧与鼓刹组件相连,转子外壳与轮毂相连,轮毂电机的对应位置设有位置检测装置。

传统上的电摩电机尺寸有8寸、10寸、12寸、14寸等,轮毂电机的尺寸越大其动力越高,同等尺寸的轮毂电机,决定其动力大小因素主要为轮毂电机的力臂大小。针对电摩电机尺寸为12寸的电动车,传统上其定子外径为253mm,轮毂直径为304mm。此规格的电动车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其功率还能满足要求,但是,当在乡村推广此电动车时,由于乡村坡陡、路况差,或者遇到坡度大的上坡时,电动车会出现动力不足、爬坡无力、烧线圈、结构失效等现象。如果为了增大功率而改变轮毂的尺寸,会导致成本上升和车型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摩电机,其在不需要改变轮毂尺寸的情况下,能提高电摩电机的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摩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连接轴,定子周向定位于连接轴,转子套设在定子外侧,电摩电机为12寸电机,转子内径为265mm~269mm,定子外径为258mm~262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针对12寸的电摩电机,通过增大转子内径以此来增大定子的安装空间,同时增大定子外径,相比于传统的12寸电摩电机中定子外径253mm增大了7mm左右,在保证不改变轮毂尺寸、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大大增大了电摩电机的力臂,从而提高了电摩电机的功率;电摩电机的功率提高,当其面对坡度起伏、路况差的路面时也不易出现动力不足、爬坡无力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转子内径为267mm,定子外径为260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按照转子内径267mm,定子外径260mm的规格生产的电机性能最好,其强度和功率均达到最佳状态。

优选的,定子包括铁芯和支撑盘,铁芯套设于支撑盘的外圆周上,铁芯上绕有线圈,支撑盘中心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穿设有轴套,连接轴穿设于轴套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铁芯固定在支撑盘圆周上,支撑盘保证了铁芯的结构强度,当铁芯转动时,支撑盘和轴套的结构设置使其结构紧密,铁芯转动时更加平稳。

优选的,支撑盘表面向外凸出有加强筋,加强筋沿支撑盘周向从轴套处向支撑盘外缘呈辐射状设置,支撑盘表面周向还均匀分布有减重孔,减重孔位于相邻两加强筋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辐射状加强筋的设置大大增加了支撑盘径向的抗形变能力,使铁芯转动更加平稳;减重孔在不影响支撑盘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轻支撑盘的重量,从而降低定子的重量,提升电摩电机的功率,同时,减少成本。

优选的,铁芯的齿宽为5.5mm~6.5mm,铁芯的轭部厚度为9mm~11mm,铁芯的内径为213mm~217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铁芯的齿宽选为6mm,铁芯的轭部厚度选为10mm,铁芯的内径选为215mm。

优选的,铁芯为48槽、51槽或54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铁芯的槽数选为54槽,此处,54槽的铁芯能保证铁芯的槽面积,降低铜耗,减少发热。

优选的,所述铁芯由若干个冲片堆叠而成,冲片表面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扣点,所述扣点由从冲片一侧面向另一侧面挤压凸出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扣点的设置,使冲片堆叠时定位更准,保证两冲片紧密的扣合,不易发生相对转动,避免造成位置偏差,从而形成的铁芯结构更加紧密。

优选的,所述铁芯的内缘均匀分布有定位孔,定位孔呈一侧开口的半圆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铁芯固定在支撑盘的外圆周上,此处的定位孔方便铁芯在支撑盘上找准位置,与支撑盘的外圆周面进行定位固定;半开口的设置,方便定位孔与支撑盘外圆周面上的结构进行配合。

优选的,所述转子包括轮辋和导磁环,导磁环固定在轮辋的内环面,导磁环的内环面吸附有若干片永磁体,轮辋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左端盖,另一侧螺纹连接有右端盖,左端盖的外端面上设有鼓刹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磁环的内径即为转子内径,导磁环的厚度为8mm,永磁体的厚度为2mm~3mm,通过调整轮辋的高度,既满足了12寸轮胎的安装要求,又使转子内径能够设计的更大;永磁体的长度根据轮毂内径和永磁体的数量确定,永磁体的宽度可与铁芯轴向宽度一致,定子与永磁体不接触并保证存在一定的气隙;此处,左端盖和轮辋一体成型,且左端盖上设有鼓刹盘,一体成型的设置保证了轮辋结构的紧密性,增强具有鼓刹盘一侧的结构强度,右端盖则通过螺钉固定于导磁环的侧面。

优选的,左端盖和右端盖的外端面均设有加强凸筋,左端盖和右端盖的内端面上对应于加强凸筋处设有与加强凸筋轮廓重合的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凸筋的设置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端盖的强度;另一方面,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会集聚在轮毂外壳的内腔中,金属制的外壳虽然有很好的散热效果,但是不能满足需要,故在外端面上设置凸筋,凸筋能增加和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为了增加凸筋的作用,在内端面上设置了与凸筋轮廓重合的凹槽,凸筋和凹槽实际上是一体的,相当于用一个模子在内端面上向外压,并使内端面向外端面凸出而形成;这样,电摩电机内的热量可积聚于凹槽中,而凹槽的外侧面即凸筋的侧面和空气充分接触,将散热效果大大提高,能够有效快速的降低轮毂外壳内腔中的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电动车电摩电机针对12寸的规格,通过增大转子内径和定子外径,大大增大了电摩电机的力臂,从而提高了电摩电机的功率;在保证不改变轮毂尺寸、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电摩电机的功率提高,更为节能环保,当其面对坡度起伏、路况差的路面时也不易出现动力不足、爬坡无力的现象。

2. 本电摩电机通过增大铁芯的槽面积,增大相线导体截面积,减少铜损,降低电机温升,同时提高电机的抗过载能力。

3.本电摩电机对定子和转子的结构进行了合理的优化,使电摩电机的机械强度明显提高,更易于安装、使用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左端盖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右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去掉右端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轴;2、定子;21、铁芯;22、支撑盘;3、转子;31、轮辋;32、导磁环;4、安装孔;5、轴套;6、加强筋;7、减重孔;8、冲片;9、扣点;10、定位孔;11、永磁体;12、左端盖;13、右端盖;14、鼓刹盘;15、加强凸筋;16、凹槽;17、缺口;18、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和4所示的电摩电机,本电动车电摩电机针对12寸电摩电机设计,主要包括定子2、转子3和连接轴1。

下面针对定子2进行详细说明:

见附图5,定子2包括铁芯21和支撑盘22,铁芯21由若干如附图6所示的冲片8堆叠而成,冲片8的齿部绕有线圈,铁芯21套设于支撑盘22的外圆周上,支撑盘22中心设有安装孔4,安装孔4上穿设有轴套5,连接轴1穿设于轴套5中。其中,支撑盘22表面向外凸出有加强筋6,加强筋6沿支撑盘22周向从轴套5处向支撑盘22外缘呈辐射状设置,相邻两加强筋6靠近安装孔4的一端相连,在支撑盘22表面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大大增加了支撑盘22整体的支撑强度和抗弯能力;支撑盘22表面周向还均匀分布有减重孔7,减重孔7为圆形孔,且减重孔7位于相邻两加强筋6之间;此处为了防止增加减重孔7而影响支撑盘22的强度,减震孔的圆周上采用翻边卷曲的设计,相当于增加了减震孔圆周一圈的强度,防止支撑盘22受力时减震孔产生形变。

结合附图5~7,本实施例中定子2外径为a为260mm,铁芯21的内径c为215mm,铁芯21的齿宽选d为6mm,铁芯21的轭部厚度e选为10mm,此处,铁芯21的齿槽数选用54槽。此外,冲片8的具体结构如下:冲片8表面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扣点9,所述扣点9由从冲片8一侧面向另一侧面挤压凸出而成,扣点9的设置,使冲片8堆叠时定位更准,保证两冲片8紧密的扣合,不易发生相对转动,避免造成位置偏差,从而形成的铁芯21结构更加紧密。冲片8的内缘均匀分布定位孔10,定位孔10呈一侧开口的半圆形,冲片8堆叠,冲片8上的定位孔10形成铁芯21的定位孔10,铁芯21固定在支撑盘22的外圆周上,此处的定位孔10方便铁芯21在支撑盘22上找准位置,与支撑盘22的外圆周面进行定位固定;半开口的设置,方便定位孔10与支撑盘22外圆周面上的结构进行配合。结合附图4和7,定子2的一侧靠近外缘的位置设有控制板18,用以控制启动电流;此处由于控制板18的设置导致定子2周向重量分布不均匀,其中一侧重量偏重,这里,为了使重量分布均匀,在定子2的外缘上开设了缺口17,缺口17的具体形状见附图7所示,相当于将定子2外缘切去一块,缺口17切下的深度依实际情况而定;这里,缺口17的设置同时使得定子2外缘形成非均匀气隙,给启动时提供一定的转矩,方便电机启动。

下面对转子3进行详细描述:

如附图4和8所示,转子3包括轮辋31和导磁环32,导磁环32固定在轮辋31的内环面,导磁环32的内环面吸附有若干片永磁体11;其中,导磁环32的内径即为转子3内径,导磁环32的厚度为8mm,永磁体11的厚度为2.5mm;见附图8所示的轮辋31,转子3内径b为267mm,这里,通过调整轮辋31的高度,既满足了12寸轮胎的安装要求,又使转子3内径能够设计的更大;永磁体11的长度根据轮毂内径和永磁体11的数量确定,永磁体11的宽度可与铁芯21轴向宽度一致,定子2与永磁体11不接触并保证存在一定的气隙。

结合附图1、2和3,轮辋3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左端盖12,另一侧螺纹连接有右端盖13,左端盖12的外端面上设有鼓刹盘14;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的外端面均设有加强凸筋15,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的内端面上对应于加强凸筋15处设有与加强凸筋15轮廓重合的凹槽16,加强凸筋15的设置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端盖的强度;另一方面,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会集聚在轮毂外壳的内腔中,金属制的外壳虽然有很好的散热效果,但是不能满足需要,故在外端面上设置凸筋,凸筋能增加和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为了增加凸筋的作用,在内端面上设置了与凸筋轮廓重合的凹槽16,凸筋和凹槽16实际上是一体的,相当于用一个模子在内端面上向外压,并使内端面向外端面凸出而形成;这样,电摩电机内的热量可积聚于凹槽16中,而凹槽16的外侧面即凸筋的侧面和空气充分接触,将散热效果大大提高,能够有效快速的降低轮毂外壳内腔中的温度。

在实际生产中,转子3的内径b可以为265mm~269mm,定子2外径a可以为258mm~262mm,铁芯21的齿宽d可以为5.5mm~6.5mm,铁芯21的轭部厚度e可以为9mm~11mm,铁芯21的内径c可以为213mm~217mm,铁芯21的齿槽数可以为48槽、51槽或54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