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万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266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万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的万能充电器。



背景技术:

充电器是人们生活经常使用的电器,例如给手机或手机电池充电。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万能充电器都是直接使用外接电源来充电,因此,当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例如在外出旅行时,需要充电时,往往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不便。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120028036.2)披露了一种万能充电器,包括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待充电的电器电连接,所述万能充电器还包括能单独向所述电器充电的交流充电装置和蓄电池,所述交流充电装置、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万能充电器由于具有蓄电池,因此可以在不使用外接直流或交流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待充电的电池的充电。以上万能充电器虽然能够在不使用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对待充电的电池进行充电,但现今有些电池是内置在手机内的,无法取出,在外出时便需要携带其他充电装置比如移动电源,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万能充电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万能充电器在外出时无法对手机直接充电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万能充电器,其包括一充电单元以及一夹持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一外壳、一充电孔、复数个USB接口、一蓄电池、一浅槽、一滑动槽以及一固定块,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一蓄电池,所述外壳的一侧向内凹陷设有一浅槽,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向内凹陷设有一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位于浅槽下方,滑动槽供一固定块嵌入,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一夹固片、一螺杆以及两个导电脚,所述夹固片枢纽连接在外壳上,两个螺杆采用螺旋锁固两个导电脚,导电脚位于夹固片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有复数个信号灯,所述复数个信号灯与蓄电池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蓄电池为一锂离子充电池,分别与充电孔以及复数个USB接口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向上延伸有一抵靠板,所述抵靠板与外壳同高。

优选地,所述滑动槽与固定块相对应的一面分别设有一滑动槽齿排以及一固定块齿排,所述滑动槽齿排与所述固定块齿排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夹固片通过一轴接杆枢纽连接在外壳上,所述轴接杆上套设一弹性组件,弹性组件抵靠在夹固片与外壳之间,使夹固片具有弹性夹力。

优选地,所述导电脚与蓄电池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为一扭矩弹簧。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设置一带蓄电池的的充电单元,可当成移动电源使用,通过USB接口直接对手机进行充电,还设有一带导电脚的夹持单元,可在外出时对电池进行充电,有效提升充电的效益,解决常见移动电源或充电器只能可对单一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缺陷,减轻使用者外出需携带多个充电设备的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改进的万能充电器,其结构包括:一充电单元2以及一夹持单元3。

所述充电单元2包括一外壳21、一充电孔22、复数个USB接口23、一蓄电池24、一浅槽25、一滑动槽26以及一固定块27。所述外壳21上设有一充电孔22、复数个信号灯211以及复数个USB接口23,所述外壳21内部设有一蓄电池24,所述蓄电池24分别与充电孔22、复数个信号灯211以及复数个USB接口23电连接,所述蓄电池24为一锂离子充电池,所述外壳21的一侧向内凹陷设有一浅槽25供容置电池,所述外壳21的另一侧又向内凹陷设有一滑动槽26,所述滑动槽26位于浅槽25下方,滑动槽26可供一固定块27嵌入,固定块27向上延伸有一抵靠板271,所述抵靠板271与外壳21同高,所述滑动槽26与固定块27相对应的一面分别设有一滑动槽齿排261以及一固定块齿排272,所述滑动槽齿排261与所述固定块齿排272相啮合,所述外壳21上还枢纽连接一夹持单元3的夹固片31。

所述夹持单元3包括一夹固片31、一螺杆32以及两个导电脚33,所述夹固片31通过一轴接杆311枢纽连接在外壳21上,所述轴接杆311上套设一弹性组件312,弹性组件312抵靠在夹固片31与外壳21之间,使夹固片31具有弹性夹力,所述夹固片31上还设有两个螺杆32,两个螺杆32采用螺旋锁固两个导电脚33,导电脚33位于夹固片31的下方,所述导电脚33与蓄电池24电连接。所述弹性组件312为一扭矩弹簧。

参照图1、图2和图3。当作为移动电源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充电孔22直接对外壳21内的蓄电池24进行充电,设在外壳21外部的信号灯211可显示蓄电池24的储电量,当使用者需要对手机进行充电时,可在USB接口23上插接一数据线4,并在数据线4的另一端接上手机,当蓄电池24启动时,则可经USB接口23、数据线4直接对手机进行充电,当使用者需要对电池5进行充电时,可将电池5放入浅槽25中,并按压夹固片31的末端,使夹固片31以轴接杆311为轴心朝一侧张开,接着放开夹固片31,弹性组件312因变形而储存的弹性力回复原状,进而让夹固片31闭合,夹抵在电池5上方,达到固定电池5的效果,而夹固片31下方的导电脚33可通过螺杆32来调整角度与位置,使导电脚33对应在电池5的导电片上,让蓄电池24直接对电池5进行充电,并且固定块27可自由地在滑动槽26中推移,使抵靠板271与电池5相抵接,防止电池5脱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一带蓄电池的的充电单元,可当成移动电源使用,通过USB接口直接对手机进行充电,还设有一带导电脚的夹持单元,可在外出时对电池进行充电,有效提升充电的效益,解决常见移动电源或充电器只能可对单一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缺陷,减轻使用者外出需携带多个充电设备的负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的万能充电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使用者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