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转速高功率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5279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转速高功率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转速高功率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英文:Electric 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要提高电机的转速和功率就需要加强电机的结构和转子电器性能的设计,现有的电机转子和结构较为单一,制约了电机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转速高功率直流电机。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转速高功率直流电机,包括机壳、输出端盖、后端盖和转子,所述机壳呈两端贯通的管状,所述输出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安装在所述机壳的两端,所述输出端盖、后端盖之间通过总装螺钉相连固定,所述转子置于所述机壳内并安装在所述输出端盖和后端盖上,所述输出端盖上设有沿径向排列的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转子包括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铜丝,所述铁芯上均匀设有12个绕线槽,所述铜丝绕一圈跨越6个绕线槽。

进一步,所述后端盖上设有碳刷和扭簧,所述转子上设有换向器,所述碳刷在扭簧的作用下与所述换向器相接。

进一步,所述转子与输出端盖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转子与后端盖之间设有轴承。

进一步,还包括磁钢,所述磁钢安装在所述机壳内。

进一步,还包括换向器,所述换向器上设有换向器钩,所述铜丝绕在所述绕线槽内并挂在所述换向器钩上,所述铜丝在同一绕线槽内绕三次之后进入下一个绕线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高转速高功率直流电机设计新颖,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工作时电机的转速高,功率大;负载额定功率在300~1300W;负载额定转速在10000~22000RPM/min;工作电压在100~240V之间,电机机壳的外径在58~88mm,铁芯的叠厚在30~45mm,外径在38~55.5mm之间,能广泛应用在电动工具、家用料理电器、家用粉碎机、小型的工业粉碎机、医疗器材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转速高功率直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转速高功率直流电机中转子的排线原理图。

其中,1为机壳,2为转子,3为输出端盖,4为后端盖,5为总装螺钉,6为换向器,7为扭簧,8为碳刷,9为轴承,10为磁钢,11为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转速高功率直流电机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壳1、输出端盖3、后端盖4和转子2,所述机壳1呈两端贯通的管状,所述输出端盖3和后端盖4分别安装在所述机壳1的两端,所述输出端盖3、后端盖4之间通过总装螺钉5相连固定,所述转子2置于所述机壳1内并安装在所述输出端盖3和后端盖4上,所述输出端盖3上设有沿径向排列的加强筋。

与传统的电机相比,本实用新型高转速高功率直流电机将转子2安装在输出端盖3和后端盖4上,装配、维修更加方便,转子2的稳定性更好。并通过加强后端盖4使整个电机结构更加牢固,从而能够实现高转速和高功率,并能保证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子2包括铁芯11、换向器6和缠绕在铁芯11上的铜丝,所述换向器6上设有换向器钩,所述铁芯11上均匀设有12个绕线槽,所述铜丝绕一圈跨越6个绕线槽,铜丝在每个绕线槽分别绕线3次并分别挂3次换向器钩,但起绕可以分别绕一次换槽或二次换槽或三次换槽;换槽指在铁芯槽1跨6绕完后转绕下一槽2跨7的工艺方法进行。采用全新的排线方式,电机的性能更好,转速更快,功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端盖4上设有碳刷8和扭簧7,所述转子2上设有换向器6,所述碳刷8在扭簧7的作用下与所述换向器6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子2与输出端盖3之间设有轴承9,所述转子2与后端盖4之间设有轴承9。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磁钢10,所述磁钢10安装在所述机壳1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计新颖,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工作时电机的转速高,功率大;负载额定功率在300~1300W;负载额定转速在10000~22000RPM/min;工作电压在100~240V之间,电机机壳的外径在58~88mm,铁芯的叠厚在30~45mm,外径在38~55.5mm之间,能广泛应用在电动工具、家用料理电器、家用粉碎机、小型的工业粉碎机、医疗器材等领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