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电路及应用其的防雷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7818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雷电路及应用其的防雷电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防雷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雷电路及应用其的防雷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的生活中绝大多数用电设备使用公共电网进行供电,而公共电网又暴露在空气中,当有雷电发生时,雷电不仅会对输电线产生破坏,严重时还会损坏用电设备。

为了防止雷电对用电设备的损坏,现有技术通过在用电设备中加入防雷电路来解决该问题,例如可以在电源内加入防雷电路。但是,在目前生活中,具有防触电保护的电源或灯具等产品大致分为两大类。

其中,第一类(CLASS I)电源或灯具的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并且将易触及的导电部件接地进行保护。第二类(CLASS II)电源或灯具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具有附加安全措施,例如双重绝缘或者加强绝缘,并没有接地保护措施。

现有技术中,第一类电源或灯具的防雷电路是通过使用气体放电管实现的,但是,为了保证爬电距离和电气距离,气体放电管不能作为双重绝缘或者加强绝缘的载体,所以当防雷电路输入端对地有双重绝缘要求时,现有技术的防雷电路不再适用。

那么提供一种同时满足第一类电源或灯具的防雷要求和第二类电源或灯具的双重绝缘要求的防雷电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雷电路及应用其的防雷电源,该防雷电路及应用其的防雷电源可以同时满足第一类电源或灯具的防雷要求和第二类电源或灯具的双重绝缘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雷电路,所述防雷电路包括:

放电针,所述放电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

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之间的空间相对距离根据防雷等级设置;

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的焊盘间距根据爬电距离或者绝缘等级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防雷电路中,所述第一导体为第一放电插针;所述第二导体为第二放电插针;

其中,所述第一放电插针的针尖与所述第二放电插针的针尖相对设置,所述针尖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空间相对距离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防雷电路中,所述第一放电插针与所述第二放电插针通过所述杜邦针的底座固定。

优选的,在上述防雷电路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分别为两个电子元器件的引脚。

优选的,在上述防雷电路中,所述电子元器件为SMA、SMB或者SMC封装的贴片二极管。

优选的,在上述防雷电路中,所述防雷电路还包括:

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

所述第一压敏电阻和所述第二压敏电阻串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所述第一压敏电阻与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连接点通过所述放电针连接接地。

优选的,在上述防雷电路中,所述防雷电路还包括:

气体放电管,所述气体放电管与所述放电针串联。

优选的,在上述防雷电路中,所述防雷电路还包括:

第三压敏电阻;

所述第三压敏电阻一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第三压敏电阻另一端与所述零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雷电源,所述防雷电源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雷电路。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雷电路及应用其的防雷电源,该防雷电路包括:放电针,所述放电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之间的空间相对距离根据防雷等级设置;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的焊盘间距根据爬电距离或者绝缘等级设置。由此可知,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相对设置,且根据防雷等级设置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也就是满足电气距离,满足了防雷的要求。并且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的焊盘间距根据爬电距离或者绝缘等级设置,也就是说设置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的焊盘间距大于爬电距离就可以满足双重绝缘的要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雷电路及应用其的防雷电源可以同时满足第一类电源或灯具的防雷要求和第二类电源或灯具的双重绝缘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防雷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雷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雷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雷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背景技术可知,参考图1,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防雷电路是通过使用气体放电管实现的,但是应用在兼容第一类电源及第二类电源特征的电源或灯具的情况下时,气体放电管需要选用高压型,进而满足电路对地的耐压测试,但是如果选用高压型的气体放电管会导致泄放能量的起点被抬高,不能有效的保护后级电路。并且,为了保证爬电距离和电气距离,气体放电管不能作为双重绝缘的载体,因此使用气体放电管的防雷电路不能满足第二类电源双重绝缘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雷电路,该防雷电路包括:

放电针,该放电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

其中,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之间的空间相对距离根据防雷等级设置。

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焊盘间距根据爬电距离或者绝缘等级设置。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雷电路,通过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相对设置,根据防雷等级设置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的空间相对距离,根据爬电距离或者绝缘等级设置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的焊盘间距,既能满足防雷等级要求,又能满足爬电距离或者绝缘等级要求。同时,取代了气体放电管,兼容了第一类和第二类电源或灯具的要求。

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雷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该防雷电路包括:

放电针21,该放电针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体22和第二导体23。

其中,第一导体22和第二导体23之间的空间相对距离根据防雷等级设置。

第一导体22和第二导体23的焊盘间距根据爬电距离或者绝缘等级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体22和第二导体23之间的空间相对距离为置于空气中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之间的最短距离。

也就是说,第一导体22与第二导体23之间需要一定的击穿电压才能泄放积聚在第一导体22和第二导体23上的能量。在没有雷击的情况时,第一导体22与第二导体23之间的电荷能量不足以击穿相隔空间相对距离的两个导体间的空气进行放电,第一导体22与第二导体23之间相当于断路。这样有效的阻断了电路对地产生漏电流,保证了不因增设放电针21产生过大的漏电流而造成用电危险。

当有雷击时,第一导体22与第二导体23之间的电压足够高,可以击穿空气,使第一导体22与第二导体23之间通过空气形成通路,雷击能量通过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流到大地,进而保护后级电路。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其中,第一导体22为第一放电插针,第二导体23为第二放电插针,且第一放电插针的针尖与第二放电插针的针尖相对设置,该第一放电插针的针尖与第二放电插针的针尖之间的间距根据空间相对距离设置,即根据电路所需防雷等级进行设置。

可选的,第一放电插针与第二放电插针通过杜邦针的底座固定。

可选的,第一导体22与第二导体23为两个电子元器件的引脚,两个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相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仅仅利用电子元器件的引脚作为泄放雷击能量的导体,并没有使用电子元器件常规的电子特性。

可选的,该电子元器件为SMA、SMB或者SMC封装的贴片二极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但不限定于电子元器件引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的,该防雷电路还包括:

第一压敏电阻24和第二压敏电阻25。

其中,第一压敏电阻24和第二压敏电阻25串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第一压敏电阻24与第二压敏电阻25的连接点通过放电针21连接接地。

具体原理为,在没有雷电发生的情况时,该防雷电路处于高阻抗状态;但是当有差模雷电能量进入该防雷电路时,第一压敏电阻24及第二压敏电阻25迅速导通,在火线和零线之间形成通路,避免了差模雷电能量继续向后级电路传导,进而保护后级电路及后端用电设备。当有共模雷电能量进入该防雷电路并且该能量可以击穿放电针内的空气(放电针相隔空间相对距离的两个导体间的空气)时,第一压敏电阻24及第二压敏电阻25迅速导通,并通过放电针21将共模雷电能量泄放至大地,实现了防雷的目的,进而保护后级电路及后端用电设备。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雷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该防雷电路还包括:

气体放电管31,该气体放电管31与放电针21串联。

在该防雷电路满足双重绝缘要求的情况下,通过添加气体放电管31,可以提高防雷等级。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雷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该防雷电路还包括:

第三压敏电阻41,该第三压敏电阻41一端与火线连接,该第三压敏电阻41另一端与零线连接。

也就是说,在雷电发生的情况下,也会有差模能量的产生,那么为了实现差模防雷功能,进一步添加第三压敏电阻41更加有效的保护了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雷电源,该防雷电源包括该防雷电路,该防雷电源用于驱动用电设备,包括但不限定于LED驱动电源。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