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量大的壁炉自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8931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量大的壁炉自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量大的壁炉自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温差发电模块能够通过在冷热端上分别设置散热座和导热座,使冷热段产生温差而发电,常常用于壁炉风扇上。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646740U公开了一种壁炉风扇,包括导热基座、散热片组以及设于导热基座与散热片组之间的温差发电模块,温差发电模块连接有动力驱动机构,散热片组上方设有提手,导热基座底部设有自动温度调节片,所述散热片组包括若干纵向散热片、若干从上至下均匀分布且与纵向散热片互为交叉的横向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组中心位置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接的叶片;所述电机位于安装孔内,电机通过一支架固定于散热片组上。

现有技术中,温差发电模块冷端上设置的散热座由纵横交错的散热片组构成,技术较为传统、落后,这种结构形式的散热座体积较小时,散热效率非常低,而且温差发电模块能产生电量也低,其仅能满足风扇组件的使用,并不能满足其他用电设备的供电使用。

而且电量低的问题还会导致风扇组件转速低,不能满足辅助壁炉扩散热量充分利用的使用需要;要想提升其散热效率、提高温差发电模块能产生的电量,往往需要把散热座体积做大,导致其所占用的空间非常多,不利于壁炉辅助自发电装置整体小型化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发电量大的壁炉自发电装置,其能够大大提高散热座的散热效率,使温差发电模块发电量大幅度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电量大的壁炉自发电装置,包括导热座、散热座以及设置在导热座和散热座之间的温差发电模块, 温差发电模块设有供电接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座为热管式散热座。

所述热管式散热座包括受热基座、若干散热热管及若干散热翅片;所述受热基座与温差发电模块的冷端接触受热,导热座与温差发电模块的热端接触导热,所述散热热管贯穿散热基座并向外弯曲延伸,所述散热翅片间隔设置在散热热管上。

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散热空隙。

所述散热热管从散热基座向外弯曲延伸,散热翅片与散热热管相互连接。

所述散热热管内部填充有换热介质。

所述壁炉自发电装置还包括风扇组件,温差发电模块的供电接线端与风扇组件电性连接,散热座位于风扇组件的吸风侧或出风侧上。

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供电接线端与其他用电设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热管式散热座能够大大提高壁炉自发电装置(即温差发电模块)的发电能力,并且散热座的体积更小,壁炉自发电装置整体占用的空间更小,适合其小型化的设计。

本壁炉自发电装置通过增加风扇组件,能够更好地辅助散热座散热,进一步提高其发电量,使风扇组件转速更高,特别适用于壁炉风扇的使用场合,能够更好地辅助壁炉扩散热量、充分利用壁炉产生的热量。

本壁炉自发电装置(即温差发电模块)的发电量高,能够供给更多用电设备上使用,如负离子发生器、照明灯、音乐播放器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热管式散热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发电量大的壁炉自发电装置,包括导热座1、散热座以及设置在导热座1和散热座之间的温差发电模块4,更具体地说,导热座1安装在壁炉上,温差发电模块4的热端与导热座1紧贴,温差发电模块4的冷端与散热座紧贴,以此发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温差发电模块4设有供电接线端,所述散热座2为热管式散热座。热管式散热座包括受热基座21、若干散热热管22及若干散热翅片23;受热基座21与温差发电模块4的冷端接触受热,导热座1与温差发电模块4的热端接触导热,散热热管22贯穿散热基座21并向外弯曲延伸,散热翅片23间隔设置在散热热管22上。

热管式散热座的散热效率比传统由纵横交错的散热片组构成的散热座要高,能够使温差发电模块4冷端的热量更快地传递到外界,散热效率高,从而提高温差发电模块4的发电量,温差发电模块4所产生电量更多,能够为供电设备提供更充足的电量、为更多用电设备供电。而且热管式散热座的体积更小,壁炉自发电装置整体占用的空间更小、效率更高。

所述壁炉自发电装置可以根据发电量要求设置有风扇组件3或不需要风扇组件3自然散热,本实施例中,其壁炉自发电装置还包括风扇组件3,温差发电模块4的供电接线端与风扇组件3电性连接,散热座2位于风扇组件3的吸风侧或出风侧上。通过该技术方案,风扇组件3能够更好地辅助散热座向外界传递热量,进一步提高温差发电模块4的发电量。该技术方案使风扇组件3的转速非常高,若壁炉自发电装置及风扇组件3用在壁炉风扇的使用场合时,其还能够更好地辅助壁炉扩散热量,充分利用壁炉产生的热量。

以上,散热热管22向外伸出的角度包括但不局限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的散热热管22向外伸出的角度为90度,即与壁炉风扇垂直,散热热管22向外伸出的角度可根据实际设计进行改变。

进一步地,散热翅片23之间形成散热空隙24,所述散热空隙24便于与空气换热或与风扇组件3吸风侧的吸风风向平行,保证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散热热管22从散热基座21向外弯曲延伸后相互平行,散热翅片23与散热热管22相互连接直接接触以增大散热面积,散热效果更加好,而且热管式散热座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散热热管22内部填充有换热介质,能够更好地提高换热效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另外,温差发电模块4的供电接线端与其他用电设备电性连接,为其他用电设备供电。

散热座还可以采用现有的其他结构形式的高效的多管式热管散热器,能够满足迅速把温差发电模块4的热量传递到外界即可,提高温差发电模块4冷热端的温差,确保发电效率,确保风扇组件3能正常工作,把壁炉余热传递到室内,产生的电量足,还能为其他用电设备供电,如负离子发生器、照明灯、音乐播放器等。导热座1可以通过单个或几个零部件构成,以确能够传递热量,保证温差发电模块4发电所需要的温度和热量,导热座1的形状或大小可有多种形式。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