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电站进线终端塔避雷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635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变电站进线终端塔避雷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进线终端塔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新型变电站进线终端塔避雷针。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KV输电线路分册上的杆塔都没有涉及到变电站进线终端塔的防雷装置,而实践中需要对变电站进线终端塔安装一个避雷装置,以保证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终端不受雷击灾害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变电站进线终端塔避雷针,解决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终端避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变电站进线终端塔避雷针,包括针端、套管一、套管二、加劲肋板和底座,针端套接固定在套管一中,套管一套接固定在套管二中,套管二固定在底座上,加劲肋板设有多根,每根加劲肋板的一端固定在套管二的管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形成三角固定结构;所述避雷针固定在变电站进线终端塔上。

进一步地,针端的尖端为扁平状。

进一步地,针端的长度、外径、壁厚分别为600mm、24mm、4mm,套管一的长度、外径、壁厚分别为2650mm、33.5mm、4mm,套管二的长度分别为2000mm、48mm、4.25mm。

进一步地,针端套接入套管一的长度为100-120mm、所述套管一套接入套管二的长度为150-170mm。

进一步地,在所述避雷针的表面为热镀锌层。

进一步地,针端与套管一、套管一与套管二均为套接后再进行焊接,所述套管二焊接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底座上设有螺栓孔,避雷针通过螺栓孔螺栓固定在变电站进线终端塔上。

进一步地,加劲肋板在所述底座上均设4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为变电站进线终端塔增设避雷针,消除了变电站进线终端塔输电线路的雷击安全隐患,并且该避雷针整体采用钢材,造价低廉,降低了避雷针的生产成本;套管直径大小不同,采用焊接连接,工艺简单、制作方便,能够成批次大规模生产;底部采用高强螺栓与杆塔连接,安装简单、牢固、可靠;形状上细下粗,金属导电性能好、可靠性高,极大地提高了变电站进线终端塔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为了解决变电站进线终端塔的防雷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变电站进线终端塔避雷针,包括针端1、套管一2、套管二3、加劲肋板4和底座5,针端1套接固定在套管一2中,套管一2套接固定在套管二3中,套管二3固定在底座5上,加劲肋板4设有多根,每根加劲肋板4的一端固定在套管二3的管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形成三角固定结构;所述避雷针固定在变电站进线终端塔上。

针端1、套管一2和套管二3均为圆钢管,均在地面上焊接加工好,使用时直接在杆塔顶端用螺栓固定该避雷针,方便操作。

为了方便有更好的避雷效果,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针端1的尖端为扁平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针端1的长度、外径、壁厚分别为600mm、24mm、4mm,套管一2的长度、外径、壁厚分别为2650mm、33.5mm、4mm,套管二3的长度分别为2000mm、48mm、4.25mm。

为了加固针端1与套管一2、套管一2与套管二3的连接强度,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针端1套接入套管一2的长度为100-120mm、套管一2套接入套管二3的长度为150-170mm。

为了给该避雷针增加防腐功能,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在避雷针的表面为热镀锌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固定连接方案,针端1与套管一2、套管一2与套管二3均为套接后再进行焊接,套管二3焊接在底座5上。

为了提高避雷针与进线终端塔的连接强度,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底座5上设有螺栓孔,避雷针通过螺栓孔螺栓固定在变电站进线终端塔上。所述螺栓采用高强螺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加劲肋板4在底座5上均设4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