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接口的智能通用充电识别及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95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基于USB的智能通用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微处理器中运行,

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充电识别协议调整并设置用于识别的电压、电流的参数和阀值以及通讯信号规则以进行正确的充电识别;

B、检测设备的接入,判断设备与充电设备的通讯方式;

C、根据通讯方式与设备通讯,进行电压、电流检测,并依据所获得的电压、电流或脉冲通讯信号信息对设备进行充电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SB的智能通用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D、根据充电识别的结果相应调整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对设备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SB的智能通用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

可根据新的充电识别方法及协议随时设置、调整并控制识别过程和规则,通过升级固件升级的方式以让现有产品快速兼容新的充电识别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USB的智能通用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设备与充电设备之间在Vbus上通讯,其对设备的识别方法为:

B-1-1、捕获Vbus上电流信号;

B-1-2、解析电流信号,判断接入设备的充电识别是否为Vbus电流通讯模式,若充电识别为Vbus电流通讯模式,进入C-1,反之,进入B-1-1;

C-1、根据电流信号的解析结果选择相应充电识别协议进行通讯,获取设备充电所需参数信息,进入D和C-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USB的智能通用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设备与充电设备之间在DP和DM上通讯,其对设备的识别方法为:

B-2-1、连接DP和DM、设置DP和DM上的电压;

B-2-2、检测DP、DM上的电压和Vbus电流;

B-2-3、若电流大于设定的识别阈值,且DP和DM之间的电压不满足高通QC协议或FCP协议要求,进入B-3;反之,进入B-2-4;

B-2-4、若满足高通QC协议或FCP协议要求,断开DP和DM,进入B-2-5,反之,进入B-2-1;

B-2-5、若DP、DM上的电压符合高通QC2.0的电压规律,判断其为支持高通QC2.0的设备,进入C-2;反之,进入B-2-6;

C-2、读取DP、DM上的电压值,获取充电参数,进入D和C-8;

B-2-6、捕获信号,并检测DP、DM上的电压,并判断其是否为支持其他充电协议的设备;

所述B-3具体为:

B-3-1、若电流大于VOOC阈值,则进入B-3-2;反之,进入B-3-3;

B-3-2、断开DP和DM,在DP和DM上发送信号,若收到正确回复,进入C-3;若没有收到正确回复,进入B-3-3;

C-3、解析在DP和DM上收到的回复信号,进入D和C-8;

B-3-3、断开充电输出,将DP和DM上电压设置为苹果2.4A模式,进入C-4;

C-4、打开充电输出,检测电流,若电流大于设定的识别阈值,进入D和C-8;反之,进入C-5;

C-5、连接DP和DM,进入D和C-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USB的智能通用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2-6具体的步骤为:

B-2-6-1、检测DP或/和DM上第一个脉冲信号;

B-2-6-2、若检测到DP上有脉冲信号,进入B-2-6-4;反之,则进入B-2-6-3;

B-2-6-3、若DM上第一个脉冲信号满足FCP协议第一个脉冲要求,进入C-6-1,反之,进入B-2-6-4;

C-6-1、设备发起信号并收到反馈信号;

C-6-2、循环C-6-1步骤12次,若每次收到的反馈信号正确且相同,进入D和C-8;

反之,进入B-3;

C-2-6-4、若DP或DM上的脉冲信号满足高通QC3.0协议要求,进入C-7;反之,进入B-3;

C-7、解析DP或DM上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进入D和C-8;

C-10、读取DP、DM电压值,若符合高通QC2.0的电压规律,判断其为支持高通QC2.0的设备,进入C-2;若符合高通QC3.0的电压规律,判断其为支持高通QC3.0的设备,进入C-7;若均不符合,则进入B-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USB的智能通用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设备与充电设备之间在专用信号线上通讯,其对设备的识别方法为:

B-4-1、捕获专用信号线上的脉冲信号;

B-4-2、解析该脉冲信号,若该信号为充电识别信号,进入C-9,反之,进入B-4-1;

C-9、根据B-4的判断进行通讯并解析信号,获取充电参数,进入D和C-8。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基于USB的智能通用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8为在执行步骤D的同时进行持续通讯及电压、电流检测的过程,其结果将反馈回微处理器,并作为回到B或执行调整D的依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USB的智能通用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还包括:不是恒流充电时,根据实际充电电流调整输出电压实现线损补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