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开关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8052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开关电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又称交换式电源、开关变换器,是一种高频化电能转换装置,其功能是将一个位准的电压,透过不同形式的架构转换为用户端所需求的电压或电流,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电路和场效应管构成。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方式。

但是传统的开关电源在电网波动的时候,即开关电源输入电压过高时,会严重致使开关电源损坏,影响电源的可靠性;

传统的开关电源的外壳一般采用铝合金底座加塑料盖罩的结构,铝合金的底座能够提高散热效率,使用塑胶盖罩能够方便地将电源PCB板上的针脚引出,这种外壳大多采用卡合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在安装起来较为困难;而且当PCB板的安装位置固定,安装时的限制较多,也不能随时对PCB板表面情况进行检查,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新型开关电源,不仅具有多种过压保护功能,提高了开关电源的高压承受能力,以及开关电源的可靠性,还实现了PCB板位置可变,便于使用和散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开关电源,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盖罩,所述底座上与所述盖罩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盖罩的顶面设有视窗,所述盖罩的底部的外侧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弧形卡槽,所述底座的侧壁上与所述弧形卡槽对应设置有弧形卡块,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盖罩的多个限位柱,所述盖罩的底部设有用于插入多个所述限位柱的多个限位槽,所述底座的侧板内侧的位置设有多个升降安装柱,所述PCB板通过所述升降安装柱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PCB板上设有EMI滤波电路、整流桥堆、输入滤波整流电路、开关电路、控制电路、变压器变换电路、输出滤波整流电路、电压反馈电路和过压保护电路;

所述整流桥堆的输出端与所述EMI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EMI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PCB板上还设有钳位保护电路,钳位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EMI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钳位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EMI滤波电路包括依次顺序相连的第一差模滤波电容、共模扼流圈、第二差模滤波电容、共模滤波电容和差模扼流圈,所述第一差模滤波电容与所述整流桥堆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差模扼流圈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PCB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升降安装柱对应的第一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盖罩上开设有供所述PCB板的引脚穿过的第二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盖罩两侧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的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卡槽内设有密封弹性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槽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柱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上设有散热孔、指示灯和按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开关电源,在所述EMI滤波电路和所述输入滤波整流电路之间设有所述钳位保护电路,能够将输出电压值限定在一个定值,提高了所述开关电源的高压承受能力,同时能够起到限流作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在安装所述底座和所述盖罩时,首先将所述限位槽对准所述限位柱向下按压,并通过所述弧形卡块与所述弧形卡槽配合进行卡合,简化了安装难度的同时提高了安装的牢固性,并且可将所述弧形卡块分别卡在不同的弧形卡槽中,从而调节了所述容置腔的大小,便于不同大小的所述PCB板的安装;

所述PCB板通过所述升降安装柱安装在所述容置腔中,通过所述升降安装柱能够调节所述PCB板的高度,不仅便于所述PCB板的散热,还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所述视窗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正面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PCB板的开关电源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EMI滤波电路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盖罩、3-容置腔、4-PCB板;

11-螺孔、12-弧形卡块、13-限位柱、14-升降安装柱;

21-第二通孔、22-视窗、23-弧形卡槽、24-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新型开关电源,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PCB板4,所述外壳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端的盖罩2,所述底座1上与所述盖罩2之间形成容置腔3,所述盖罩2的顶面设有视窗22,所述盖罩2的底部的外侧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弧形卡槽23,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与所述弧形卡槽23对应设置有弧形卡块12,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盖罩2的多个限位柱13,所述盖罩2的底部设有用于插入多个所述限位柱13的多个限位槽24,所述底座1的侧板内侧的位置设有多个升降安装柱14,所述PCB板4通过所述所述升降安装柱14安装在所述容置腔3内。

所述PCB板上设有EMI滤波电路、整流桥堆、输入滤波整流电路、开关电路、控制电路、变压器变换电路、输出滤波整流电路、电压反馈电路和过压保护电路;

所述整流桥堆的输出端与所述EMI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EMI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PCB板上还设有钳位保护电路,钳位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EMI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钳位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公开的新型开关电源,在所述EMI滤波电路和所述输入滤波整流电路之间设有所述钳位保护电路,能够将输出电压值限定在一个定值,提高了所述开关电源的高压承受能力,同时能够起到限流作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在安装所述底座1和所述盖罩2时,首先将所述限位槽24对准所述限位柱13向下按压,并通过所述弧形卡块12与所述弧形卡槽23配合进行卡合,简化了安装难度的同时提高了安装的牢固性,并且可将所述弧形卡块12分别卡在不同的弧形卡槽23中,从而调节了所述容置腔3的大小,便于不同大小的所述PCB板4的安装;所述PCB板4通过所述升降安装柱14安装在所述容置腔3中,通过所述升降安装柱14能够调节所述PCB板4的高度,不仅便于所述PCB板4的散热,还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所述视窗22进行观察。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EMI滤波电路包括依次顺序相连的第一差模滤波电容、共模扼流圈、第二差模滤波电容、共模滤波电容和差模扼流圈,所述第一差模滤波电容与所述整流桥堆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差模扼流圈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PCB板4上开设有与所述升降安装柱14对应的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便于安装,大大减小了所述PCB板4安装时受到损坏的可能性。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盖罩2上开设有供所述PCB板4的引脚穿过的第二通孔21,便于安装和使用。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盖罩2两侧的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的螺孔11,可以方便的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工位上,便于使用。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弧形卡槽23内设有密封弹性垫(图中未示出),所述密封弹性垫不仅能够使得所述底座1与所述盖罩2的连接更为牢固,还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大大减少了进入所述容置腔3内的灰尘,从而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限位槽24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柱13的高度,便于安装和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有散热孔(图中未示出)、指示灯(图中未示出)和按键(图中未示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