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用的地面过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86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用的地面过线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用的地面过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办公环境中,经常需要在地面上走通讯线,通讯线较为纤细,因此被频繁踩踏后极易发生破损,导致通信障碍,需要重新更换,给工作带来较大的麻烦。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护通讯线的地面过线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护通讯线的通信用的地面过线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用的地面过线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槽体,在所述槽体内配合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厚度小于所述槽体的深度,在所述槽体内设置有3M双面胶带,所述3M双面胶带延伸至所述槽体的外部,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槽体,在所述第一槽体内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表面设置有弧形槽,在所述弧形槽内配合有过线套管,所述第一槽体内设置有护罩,所述过线套管被覆盖在所述护罩的内侧,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个圆弧形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左、右侧面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扣槽,所述外壳的左右侧面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具有配合所述扣槽的扣块。

优选地,所述减震垫的前端面贯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溃缩槽,所述溃缩槽纵向贯穿所述减震垫,通过设置溃缩槽方便减震垫变形吸收踩踏力。

优选地,所述过线套管为PVC塑料管,PVC塑料管易于获得,并且制造成本较低低廉,质地较轻,方便搬运。

优选地,所述底座左右侧面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所述底座的那一侧设置有受力槽,所述卡块的下端向靠近底座一侧弯折后、所述扣槽打开,通过设置卡块,在需要拆除外壳时,只需要使用一字起子插入受力槽内,而后向下扳动,即可将扣槽打开,方便拆卸外壳。

优选地,在所述护罩与所述外壳之间配合有第一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为海绵减震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安装时,通过3M双面胶带可以直接与地面之间粘结,方便底座的固定,通讯线穿过过线套管,形成内层保护,通过外壳与底座的配合形成外层保护,本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通讯线被破坏,并且本装置易于安装和拆除,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外壳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通信用的地面过线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槽体101,在所述槽体101内配合有减震垫2,所述减震垫2的厚度小于所述槽体101的深度,在所述槽体101内设置有3M双面胶带3,所述3M双面胶带3延伸至所述槽体101的外部,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槽体102,在所述第一槽体102内设置有垫板4,所述垫板4的表面设置有弧形槽401,在所述弧形槽401内配合有过线套管5,所述第一槽体102内设置有护罩6,所述过线套管5被覆盖在所述护罩6的内侧,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外壳7,所述外壳7具有一个圆弧形的上表面,所述底座1的左、右侧面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扣槽103,所述外壳7的左右侧面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内侧具有配合所述扣槽103的扣块801。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减震垫2的前端面贯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溃缩槽221,所述溃缩槽221纵向贯穿所述减震垫2,通过设置溃缩槽方便减震垫变形吸收踩踏力。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过线套管5为PVC塑料管,PVC塑料管易于获得,并且制造成本较低低廉,质地较轻,方便搬运。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底座1左右侧面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卡块9,所述卡块9远离所述底座1的那一侧设置有受力槽911,所述卡块的下端向靠近底座一侧弯折后、所述扣槽打开,通过设置卡块,在需要拆除外壳时,只需要使用一字起子插入受力槽内,而后向下扳动,即可将扣槽打开,方便拆卸外壳。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护罩6与所述外壳7之间配合有第一减震垫10,所述第一减震垫10为海绵减震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安装时,通过3M双面胶带可以直接与地面之间粘结,方便底座的固定,通讯线穿过过线套管,形成内层保护,通过外壳与底座的配合形成外层保护,本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通讯线被破坏,并且本装置易于安装和拆除,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