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电压直接接入单片机AD引脚的转化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3249阅读:23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电压直接接入单片机AD引脚的转化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现有设备中非常普遍,通过单片机对直流信号进行转换,在这之前都是要将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即现有的转换电路大都是经过整流滤波后变成直流再送到单片机的AD转换引脚,进而增加了电路的复杂程度,不仅如此,当信号非常小的时候,所产生的误差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信号精度高的交流电压直接接入单片机AD引脚的转化电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交流电压直接接入单片机AD引脚的转化电路,包括输入电阻、第一电阻、第二电阻、MCU;所述的输入电阻的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为接地端;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为电源输出端;所述的接地端和电源输出端接入MCU的模拟电源端;所述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相连端接入MCU的AD转换输入端;所述的输入电阻和第一电阻的相连端为交流电流信号输入端。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相连端的电压大于输入电阻和第一电阻相连端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交流电流信号从输入电阻的两端接入本电路,经过输入电阻转换为交流电压,控制[(R1+Rin)/(R2+R1+Rin)]*VCC_AD大于电阻Rin两端电压的峰值电压,这样就可以确保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相连端的引脚上的电压波形为交流信号,且在交流信号下半周期内,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相连端的引脚上的电压也高于0V,保证了采集精度。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简单,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在小信号的时精度会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交流电压直接接入单片机AD引脚的转化电路,包括输入电阻Rin、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MCU。所述的输入电阻Rin的一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输入电阻Rin另一端为接地端GND_AD。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为电源输出端VCC_AD。所述的接地端GND_AD和电源输出端VCC_AD接入MCU的模拟电源端。所述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相连端接入MCU的AD转换输入端MCU_AD0。所述的输入电阻Rin和第一电阻R1的相连端为交流电流信号输入端I_ACin。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相连端的电压大于输入电阻Rin和第一电阻R1相连端的电压。

交流电流信号从I_ACin和GND_AD接入本电路,经过电阻Rin转换为交流电压,VCC_AD和GND_AD连接到单片机(MCU)的模拟电源端,MCU_AD0接到单片机(MCU)的AD转换输入端,控制[(R1+Rin)/(R2+R1+Rin)]*VCC_AD应大于电阻Rin两端电压的峰值电压,这样就可以确保MCU_AD0引脚上的电压波形为交流信号,且在交流信号下半周期内,MCU_AD0引脚端电压也高于0V,保证了采集精度。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简单,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在小信号时精度会大幅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