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太阳能充放电降压恒流一体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4438阅读:2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太阳能充放电降压恒流一体控制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锂电池太阳能充放电降压恒流一体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锂电池太阳能充电器电路设计存有缺陷,无法得知锂电池什么时候充好电,以及充好电后锂电池存在反放电会太阳充电器内,指示锂电池一种充不满电量,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太阳能充放电降压恒流一体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锂电池太阳能充电器电路设计存有缺陷,无法得知锂电池什么时候充好电,以及充好电后锂电池存在反放电会太阳充电器内,指示锂电池一种充不满电量,而造成能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太阳能充放电降压恒流一体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电池电压及太阳能电压检测电路、感应信号接口电路、LED驱动及保护管理电路和太阳能充电管理电路,所述电池电压及太阳能电压检测电路和感应信号接口电路位于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的两端,并均通过电路与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电性连接,所述LED驱动及保护管理电路和太阳能充电管理电路位于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的另两端,并均通过电路与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电性连接,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上还电性连接有二极管D1和三极管Q9,所述二极管D1与三极管Q9相串联,并且三极管Q9的一侧还并联有稳压二极管D16、电容C8、电容C9和电容C11,电池电压及太阳能电压检测电路上还电性连接有电阻R47和二极管D14,所述电阻R47和二极管D14相串联,并且电阻R47的一侧还并联有电阻R17和电阻R46,所述电阻R17和电阻R46的一端均接地,并且电阻R17和电阻R46的一侧还并联有电容C5和电容C13,感应信号接口电路上还电性连接有排阻6、电阻R37、二极管D13和电容C1,所述排阻6分别与电阻R37、二极管D13和电容C1相串联,所述电阻R37、二极管D13和电容C1相互并联,LED驱动及保护管理电路的上还电性连接有电阻排7、二极管D5和二极管D8,所述电阻排7的一端与电池BATT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输出正极OUT+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5和二极管D8相互并联,并且二极管D5的一端与电池BATT电性连接,二极管D8一端与输出负极OUT-电性连接,太阳能充电管理电路上还电性连接有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1与三极管Q5相串联,并且极管Q1的一端与太阳能MPPT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一端与电池BATT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5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一端通过电路电性连接在三极管Q1与三极管Q5相串联的电路上,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5的另一端还电性连接有集成电路U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阻排7由电阻R7、电阻R6、电阻R3、电阻R1和R8组成,电阻R7、电阻R6、电阻R3、电阻R1和R8相互并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极管Q2的另一端还电性连接有集成电路U3和集成电路U2。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极管Q9的一端与主控芯片U5的5V引脚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太阳能充放电降压恒流一体控制器,由于LED驱动及保护管理电路内设置有二极管D5和二极管D8,而二极管D5和二极管D8受控于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通过控芯片控制实现二极管D5和二极管D8的开启和关闭以及功率调节和过放保护功能;同时主控芯片还能控制太阳能MPPT对电池的充电、过充保护以及夜间电池对太阳能MPPT电池的反放电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主控芯片电路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电压及太阳能电压检测电路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感应信号接口电路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LED驱动及保护管理电路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充电管理电路图。

图中:1-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2-电池电压及太阳能电压检测电路;3-感应信号接口电路;4-LED驱动及保护管理电路;5-太阳能充电管理电路;6-排阻;二极管D1;三极管Q9;稳压二极管D16;电容C8;电容C9;电容C11;主控芯片U5;电阻R47;二极管D14;电阻R17;电阻R46;电容C5;电容C13;电阻R37;二极管D13;电容C1;电阻排7;二极管D5;二极管D8;电池BATT;输出正极OUT+;电阻R7;电阻R6;电阻R3;电阻R1;R8;电池BATT;输出负极OUT-电性连接;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5;;太阳能MPPT;集成电路U3;集成电路U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锂电池太阳能充放电降压恒流一体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1、电池电压及太阳能电压检测电路2、感应信号接口电路3、LED驱动及保护管理电路4和太阳能充电管理电路5,电池电压及太阳能电压检测电路2和感应信号接口电路3位于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1的两端,并均通过电路与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1电性连接,LED驱动及保护管理电路4和太阳能充电管理电路5位于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1的另两端,并均通过电路与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1电性连接,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1上还电性连接有二极管D1和三极管Q9,二极管D1与三极管Q9相串联,并且三极管Q9的一侧还并联有稳压二极管D16、电容C8、电容C9和电容C11,三极管Q9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5的5V引脚电性连接,通过主控芯片U5控制供电路的供电,电池电压及太阳能电压检测电路2上还电性连接有电阻R47和二极管D14,电阻R47和二极管D14相串联,并且电阻R47的一侧还并联有电阻R17和电阻R46,电阻R17和电阻R46的一端均接地,并且电阻R17和电阻R46的一侧还并联有电容C5和电容C13,感应信号接口电路3上还电性连接有排阻6、电阻R37、二极管D13和电容C1,排阻6分别与电阻R37、二极管D13和电容C1相串联,电阻R37、二极管D13和电容C1相互并联,LED驱动及保护管理电路4的上还电性连接有电阻排7、二极管D5和二极管D8,电阻排7的一端与电池BATT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输出正极OUT+电性连接,电阻排7由电阻R7、电阻R6、电阻R3、电阻R1和电阻R8组成,电阻R7、电阻R6、电阻R3、电阻R1和R8相互并联,通过电阻排7可使电路降压恒流驱动,二极管D5和二极管D8相互并联,并且二极管D5的一端与电池BATT电性连接,二极管D8一端与输出负极OUT-电性连接,二极管D5的另一端还电性连接有集成电路U1,通过集成电路U1控制二极管D5和二极管D8的开启和关闭,,太阳能充电管理电路5上还电性连接有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5,三极管Q1与三极管Q5相串联,并且极管Q1的一端与太阳能MPPT电性连接,三极管Q2的一端与电池BATT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5电性连接,三极管Q2的另一端还电性连接有集成电路U3和集成电路U2,通过集成电路U2控制太阳能对电池的充电以及电池的反放电路,三极管Q3的一端通过电路电性连接在三极管Q1与三极管Q5相串联的电路上,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太阳能充放电降压恒流一体控制器,由于LED驱动及保护管理电路4内设置有二极管D5和二极管D8,而二极管D5和二极管D8受控于主控芯片及供电电路1,通过控芯片控制实现二极管D5和二极管D8的开启和关闭以及功率调节和过放保护功能;同时主控芯片还能控制太阳能MPPT对电池的充电、过充保护以及夜间电池对太阳能MPPT电池的反放电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太阳能充放电降压恒流一体控制器,控制简单、开关速度快,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太阳能充电器电路设计存有缺陷,无法得知锂电池什么时候充好电,以及充好电后锂电池存在反放电会太阳充电器内,指示锂电池一种充不满电量,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