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防爆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2549阅读:1281来源:国知局
微型防爆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防爆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型电机需经常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由于电机转轴与轴承之间的高速摩擦易产生火花。粉尘遇火花易导致爆炸事故发生,从而无法保证安全生产。

因此,提供一种防止爆炸的微型电机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防爆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防爆电机,包括壳体部、转轴、密封架、第一盖、第一密封盖、第二盖、第二密封盖、密封管、密封圈与轴承,壳体部包括壳部与定子部,壳部与定子部相互固定连接,第一盖与壳部相互固定连接,第二盖与壳部相互固定连接,第一盖与第二盖均固定装配有轴承,轴承活动装配于转轴外侧,密封管、第一密封盖与第二密封盖均固定装配于壳部内;第一盖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与第一盖孔,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固定连接,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均为圆柱体,第一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柱体的直径,第一柱体固定抵接于壳部的第一端面,第二柱体固定抵接于壳部的内壁,第一盖孔为圆孔,第一盖孔贯穿第一盖,第一柱体、第二柱体与第一盖孔均同轴设置,自第一密封盖指向第一盖且平行于第二柱体轴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二盖包括突出部、第三柱体、第四柱体与第二盖孔,突出部为圆柱体,突出部突出于第三柱体的端面,突出部与第三柱体相互固定连接,第三柱体与第四柱体固定连接,第三柱体与第四柱体均为圆柱体,第四柱体的半径大于第三柱体,第四柱体固定抵接于壳部的第二端面,第三柱体固定抵接于壳部的内壁,第二盖孔为圆孔,第二盖孔自突出部的端面延伸至第二盖内部,突出部、第三柱体、第四柱体与第二盖孔均同轴设置;第一密封盖与第二密封盖的结构相同,第一密封盖包括轴孔、基部、盖壁与加固部,轴孔为圆孔,轴孔贯穿基部与加固部,基部与盖壁固定连接,加固部与基部固定连接,基部与加固部均为圆柱体,盖壁为圆柱壁,加固部为靠近定子部设置,盖壁的外壁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为环绕盖壁设置,密封圈固定装配于密封槽内,盖壁的外壁固定抵接于壳部,盖壁的端面固定抵接于定子部;密封架包括架孔、底板、侧壁与架部,底板为圆柱板,侧壁为圆柱壁,架部固定于侧壁内,架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底板与侧壁固定连接,架孔贯穿架部,架部包括架弧壁、架一壁、架二壁,架弧壁位于架部的外侧,架一壁与架二壁均位于架部的内侧,架弧壁相对于架部的中心内凹,架一壁与架二壁固定连接,架二壁与架一壁沿第一方向设置,架一壁包括壁一端与壁二端,壁二端与壁一端沿第一方向设置,壁一端的孔径小于壁二端的孔径,架二壁包括壁三端与壁四端,壁三端与壁四端沿第一方向设置,壁三端的孔径小于壁四端的孔径;密封管穿过轴孔,密封管包括管孔,管孔为圆孔,管孔贯穿密封管,管孔与密封管同轴设置,第一密封盖与第二密封盖分别固定装配于密封管的两端,密封管与定子部相互固定抵接,转轴为阶梯状圆柱体,转轴与密封管为同轴设置,管孔的直径大于转轴的任一部分的直径,转轴穿过密封管,密封架装配于第一盖内,壁一端与壁三端均抵接于转轴的外壁,转轴的一部分外露于壳部;第一密封盖、定子部的第一端面与密封管的外侧壁组成第一注腔,第二密封盖、定子部的第二端面与密封管的外侧壁组成第二注腔,第一注腔与第二注腔均灌注有环氧胶。

由上述方案可见,密封架在转轴靠近电机外侧的方向上进行密封,从而避免转轴与轴承间的火花导致爆炸;第一注腔与第二注腔内的环氧胶在转轴靠近电机内侧的方向上进行绝缘密封,从而避免转轴、轴承间的火花与定子部工作时的放电相作用而导致爆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部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盖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盖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密封盖(第二密封盖)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架的结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与图3,微型防爆电机8包括壳体部1、转轴2、第一盖3、第一密封盖4、第二盖5、第二密封盖6、密封管7、密封架9、密封圈与轴承,壳体部1包括壳部10与定子部11,壳部10与定子部11相互固定连接,第一盖3与壳部10相互固定连接,第二盖5与壳部10相互固定连接,第一盖3与第二盖5均固定装配有轴承(图中未示出),轴承活动装配于转轴外侧,密封管7、第一密封盖4与第二密封盖6均固定装配于壳部10内。壳部10包括第一腔13与第二腔14,第一腔13与第二腔14均为圆柱腔,第一腔13、定子部11、第二腔14依次布置。定子部11包括定子孔12,定子孔12为圆孔,定子孔12贯穿所述定子部11,定子孔12、第一腔13与第二腔14为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壳体部1为一体成形制成。

参见图4,第一盖3包括第一柱体30、第二柱体31与第一盖孔32,第一柱体30与第二柱体31固定连接,第一柱体30与第二柱体31均为圆柱体,第一柱体30的直径大于第二柱体31的直径,第一柱体30固定抵接于壳部10的第一端面,第二柱体31固定抵接于壳部10的内壁,第一盖孔32为圆孔,第一盖孔32贯穿第一盖3,第一柱体30、第二柱体31与第一盖孔32均为同轴设置,自第一密封盖4指向第一盖3且平行于第二柱体31轴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3为一体成形制成。

参见图5,第二盖5包括突出部50、第三柱体51、第四柱体52与第二盖孔53,突出部50为圆柱体,突出部50突出于第三柱体51的端面,突出部50与第三柱体51相互固定连接,第三柱体51与第四柱体52固定连接,第三柱体51与第四柱体52均为圆柱体,第四柱体52的半径大于第三柱体51,第四柱体52固定抵接于壳部10的第二端面,第三柱体51固定抵接于壳部10的内壁,第二盖孔53为圆孔,第二盖孔53自突出部50的端面延伸至第二盖5内部,突出部50、第三柱体51、第四柱体52与第二盖孔53均为同轴设置,第三柱体51的直径大于所述突出部50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盖5为一体成形制成。

参见图6,第一密封盖4与第二密封盖6的结构相同,第一密封盖4包括轴孔40、基部41、盖壁42与加固部43,轴孔40为圆孔,轴孔40贯穿基部41与加固部43,基部41与盖壁42固定连接,加固部43与基部41固定连接,基部41与加固部43均为圆柱体,盖壁42为圆柱壁,加固部43为靠近定子部11设置,盖壁42的外壁设置有密封槽45,密封槽45为环绕盖壁42设置,密封圈(图中未示出)固定装配于密封槽45内,密封槽45的数量至少为两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盖4的密封槽45的数量选为两道,与第一密封盖4结构相同的第二密封盖6的密封槽亦相应设置为两道。盖壁42的外壁固定抵接于壳部10,盖壁42的端面固定抵接于定子部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盖4与第二密封盖6均为一体成形制成。

参见图7,密封架9包括架孔90、底板91、侧壁92与架部93,底板91为圆柱板,侧壁92为圆柱壁,架部93固定于侧壁92内,架部93与底板91固定连接,底板91与侧壁92固定连接,架孔90贯穿架部93,架部93包括架弧壁95、架一壁96、架二壁97,架弧壁95位于架部93的外侧,架一壁96与架二壁97均位于架部93的内侧,架二壁97与架一壁96沿第一方向设置,架弧壁95相对于架部93的中心内凹,架一壁96与架二壁97固定连接,架一壁96包括壁一端961与壁二端962,壁二端962与壁一端961沿第一方向设置,壁一端961的孔径小于壁二端962的孔径,架二壁97包括壁三端971与壁四端972,壁三端971与壁四端972沿第一方向设置,壁三端971的孔径小于壁四端972的孔径,壁二端962与壁四端972相互重合。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架9为一体成形制成。

参见图1与图2,第一密封盖、定子部11的第一端面与密封管7的外侧壁组成第一注腔81,第二密封盖6、定子部11的第二端面与密封管7的外侧壁组成第二注腔82,第一注腔81与第二注腔82均灌注有环氧胶。4密封管7穿过轴孔40,密封管7包括管孔,管孔为圆孔,管孔贯穿所述密封管7,管孔与密封管7为同轴设置,密封管7的材料为玻璃纤维。第一密封盖4与第二密封盖6分别固定装配于密封管7的两端,密封管7与定子部11相互固定抵接,转轴2为阶梯状圆柱体,转轴2与密封管7为同轴设置,管孔的直径大于转轴2的任一部分的直径,转轴2穿过密封管7,转轴2的一部分外露于壳部10。转轴2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第二盖5。密封管7与所述轴孔40为同轴设置。轴孔40与所述第一盖孔32为同轴设置。第一盖孔32与所述第二盖孔53为同轴设置。转轴2通过第一盖3的轴承与第二盖5的轴承而悬空穿过密封管7,因此,转轴2与密封管7不发生接触,避免密封管7与转轴2之间产生滑动摩擦。盖壁42的外壁固定抵接于壳部10,密封圈固定装配于密封槽45内,密封槽与壳部10固定抵接,因此,密封管7与第一密封盖4、第二密封盖6之间相互固定,第一密封盖4、第二密封盖6与壳体部1之间相互固定。密封架9装配于所述第一盖3内,壁一端961与壁三端971均抵接于转轴2的外壁,转轴2穿过架孔90,转轴2的一部分外露于密封架9。因此,密封架9在转轴2靠近电机8外侧的方向上进行密封,从而避免转轴2、轴承间的火花与外界易爆物接触而导致爆炸;第一注腔81与第二注腔82内的环氧胶在转轴2靠近电机内侧的方向上进行绝缘密封,从而避免转轴2、轴承间的火花与定子部11工作时的放电相作用而导致爆炸。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