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馈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517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馈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馈电柜。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馈电柜一般只是设有一个门体,只有由一个方向对馈电柜内部的所需元器件进行装配。当馈电柜内部需要装配的元器件很多时,便无法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对馈电柜内部所需元器件安装效率的一种馈电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馈电柜,包括柜体(8)、以及装配在其上的门体,在所述柜体(8)中装配有接触器手车(6),在所述接触器手车(6)上装配有加热器a,所述接触器手车(6)通过触头盒a(12)与多个主母线(10)相连接,并且通过触头盒b(13)依次与电流互感器(17)和避雷器(15)相连接,在所述电流互感器(17)的底部还设有加热器b(14),在所述接触器手车(6)的顶部设有小母线室,在所述小母线室里设有一次电缆(9),在所述小母线室的顶部还扣合有小母线室盖板(11);

所述门体包括前门体与后门体,所述前门体由上至下分为前上门(1)、前中门(2)与前下门(3),所述后门体由上至下分为后上门(4)与后下门(5)。

上述的一种馈电柜,其中,所述接触器手车(6)被设置在所述柜体(8)内部的安装板(16)上。

上述的一种馈电柜,其中,所述小母线室的位置与所述前上门(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接触器手车(6)的位置与所述前中门(2)的位置相对应。

上述的一种馈电柜,其中,所述主母线(10)的数量为三个,并且纵向设置在所述柜体(8)的侧壁面上。

上述的一种馈电柜,其中,所述触头盒a(12)与所述触头盒b(13)均是通过紧固件被固定在所述柜体(8)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由于在柜体上设有前上门、前中门与前下门、后上门与后下门,因此,可以由柜体上的前、后两个方向装配所需的元器件,从而提高对馈电柜内部所需元器件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前上门;2-前中门;3-前下门;4-后上门;5-后下门;6-接触器手车;7-加热器a;8-柜体;9-一次电缆;10-主母线;11-小母线室盖板;12-触头盒a;13-触头盒b;14-加热器b;15-避雷器;16-安装板;17-电流互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馈电柜,包括柜体8、以及装配在其上的门体。门体包括前门体与后门体,前门体由上至下分为前上门1、前中门2与前下门3,后门体由上至下分为后上门4与后下门5。

在柜体8中装配有接触器手车6,在接触器手车6上装配有加热器a,接触器手车6通过触头盒a12与多个主母线10相连接,并且通过触头盒b13依次与电流互感器17和避雷器15相连接,在电流互感器17的底部还设有加热器b14,在接触器手车6的顶部设有小母线室,在小母线室里设有一次电缆9,在小母线室的顶部还扣合有小母线室盖板11。

接触器手车6被设置在柜体8内部的安装板16上。

小母线室的位置与前上门1的位置相对应,接触器手车6的位置与前中门2的位置相对应。

触头盒a12与触头盒b13均是通过紧固件被固定在柜体8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主母线10的数量为三个,并且纵向设置在柜体8的侧壁面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