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预制混凝土电缆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3376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变电站预制混凝土电缆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青海地区35kV至 110kV变电站的装配式的预制混凝土电缆沟。



背景技术:

电缆沟作为变电站内非常重要的构筑物组成部分,对变电站的设计、布置及施工均有较大影响。目前,国内大部分变电站采用的都是砖砌电缆沟及现浇混凝土电缆沟,其优点是造价较低,可就地取材,缺点是施工工期较长,现场湿作业较多,所耗人工及占用场地较大。青海地区海拔高、季节性和多年冻土地区较多、冬季时间较长,混凝土工程受冬季施工影响较大,工程地质情况复杂,生产装配式构筑物工厂较少并且技术条件相对不成熟,省外运输成本较高,因此青海地区电缆沟存在运输困难,已损坏和不易安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预制混凝土电缆沟,解决电缆沟复杂地质工况安装困难、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变电站预制混凝土电缆沟,纵截面是“口”字形,包括左安装板、右安装板和顶盖;

左安装板纵截面为“L”形,右安装板的纵截面为与左安装板对称的“L”形,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对接安装,顶盖安装于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上方。

进一步地,左安装板为一体结构,可增强自身的强度,在低温、风、雪等极端天气环境下能有较高的强度,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一纵板;

第一横板与第一纵板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左安装板与右安装板对接处设有搭接块;同时,在右安装板上相应的对接处设有搭接台;搭接块搭接在搭接台上;

或者,右安装板与左安装板对接处设有搭接块;同时,在左安装板上相应的对接处设有搭接台;搭接块搭接在搭接台上。搭接的连接形式能够保证易于安装及拆卸,且实际操作中易于密封。

进一步地,搭接块和搭接台的纵截面均为矩形。

进一步地,第一纵板一端与第一横板垂直连接,另一端沿第一纵板自身的高度方向顶端外侧设有矩形缺口,矩形缺口沿长度方向贯通第一纵板;第一纵板内侧的一端面设有方形凸起,另一端设有方形缺口,方形凸起和方形缺口沿纵向贯通第一纵板并与第一横板接触。方形凸起和方形缺口易于安装,安装时只需将方形凸起和方形缺口对接就好,不需要再进行尺寸衡量,节约了安装时间,同时,在底面不平整或者有坡度的地表安装时,可很容易发现问题,有利于整个电缆沟平稳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右安装板为一体结构,包括第二横板和第二纵板,第二横板与第二纵板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纵板一端与第二横板垂直连接,第二纵板对称设置有与第一纵板相同的矩形缺口、方形凸起和方形缺口。

进一步地,第一横板或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水槽;

排水槽的纵截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地,排水槽开设在搭接块上。

进一步地,顶盖为长方体板,相对的两端有矩形安装块;

矩形安装块安装于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的矩形缺口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预制混凝土电缆沟,该电缆沟为预制混凝土结构,装配完成,施工简单,无现场湿作业,工期短,检修、更换方便,整体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沟的左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沟的左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沟的左安装板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沟的右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沟的右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沟的顶盖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左安装板、2-右安装板、3-顶盖;

11-第一横板、12-第一纵板、13-搭接块、14-排水槽、15-矩形缺口、 16-方形凸起、17-方形缺口;

21-第二横板、22-第二纵板、23-搭接台;

31-安装块;

W-电缆沟的宽、H-电缆沟的高、R-排水槽的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青海地区35kV至110kV变电站的装配式的预制混凝土电缆沟,如图1所示,包括左安装板1、右安装板2和顶盖3。左安装板1,的纵截面均为“L”形,右安装板2的纵截面为与左安装板对称的“L”形,左安装板1和右安装板2对接安装,对接安装后在上方盖上顶盖3,拼接为纵截面是“口”字形的结构。

左安装板1为一体结构,包括第一横板11和第一纵板12,第一横板 11和第一纵板12相互垂直,形成“L”形结构。第一横板11一端与第一纵板12垂直连接,另一端为台阶端,台阶端与右安装板2对接。第一横板11的台阶端为纵截面是矩形的搭接块13,搭接块13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槽14,排水槽14的纵截面为半圆形,当左安装板1和右安装板2对接后,在内部有水的情况下,通过排水槽14将内部的水排至电缆沟外。第一纵板12一端与第一横板11垂直连接,另一端沿第一纵板12自身的高度方向顶端外侧设有矩形缺口15,矩形缺口15沿长度方向贯通第一纵板11,沿第一纵板12内侧的一端面设有方形凸起16,另一端设有方形缺口17,方形凸起16和方形缺口17沿纵向贯通第一纵板 12并与第一横板11接触。

右安装板2为一体结构,包括第二横板21和第二纵板22,第二横板 21和第二纵板22相互垂直,形成“L”形结构。第二横板21一端与第二纵板22垂直连接,另一端为台阶连接端,台阶连接端与左安装板1的第一横板11对接。第二横板21的台阶端为纵截面是矩形的搭接台23,搭接台23的尺寸与搭接块13的尺寸相匹配,即长宽高分别相等,搭接块 13搭接在搭接台23上,将左安装板1和右安装板2搭接连接。第二纵板22一端与第二横板21垂直连接,另一端沿第二纵板22自身的高度方向顶端外侧对称设置有与第一纵板12尺寸相同的矩形缺口15,沿第二纵板 22内侧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与第一纵板12尺寸相同的横截面是方形凸起 16,另一端外侧对称设置有与第一纵板12尺寸相同的横截面是方形缺口 17,该方形凸起16和方形缺口17均沿纵向贯通第一纵板12并与第一横板11接触。

顶盖3为长方体板,相对的两端有与第一纵板12和第二纵板22的矩形缺口15相匹配的矩形安装块31,矩形安装块31安装于矩形缺口15 内,使得顶盖3安装于左安装板1和右安装板2上方,防止下雨或者下雪时,有水进入电缆沟内部。

左安装板1、右安装板2和顶盖3均为混凝土预制板。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沟的宽W为1000mm,电缆沟的高H 为1000mm,排水槽的半径R为40mm。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沟的宽W为800mm,电缆沟的高H 为800mm,排水槽的半径R为30mm。

使用时,将第一块左安装板1和第一块右安装板2对接安装,取第二块左安装板1,将第二块左安装板1的方形凸起16安装于第一块左安装板1的方形缺口17处,取第二块右安装板2,将第二块右安装板2的方形凸起16安装于第一块右安装板2的方形缺口17处,以此类推,将整个电缆线区域铺设完成,在接缝处用密封胶等将缝隙弥合,保证电缆沟不会进水,取顶盖3安装于左安装板1和右安装板2上方,完成安装。这样铺设的电缆沟易于安装,在拐弯处也易于实现,且拆除方便,能够适用于高原恶劣的环境。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右安装板2与左安装板1对接处设有搭接块13;同时,在左安装板1上相应的对接处设有搭接台23;搭接块13搭接在搭接台23上,排水槽14设置于第二横板21的搭接块的上表面。

本申请上述所指的纵截面指的是沿左安装板1和右安装板2宽度方向的纵截面。

本电缆沟存在以下优点:

1.该电缆沟为预制混凝土板,可提前制备,制备完成后运往现场,可避免安装环境对混凝土板质量的影响;

2.左安装板、右安装板和顶盖是分体结构,可减小预制混凝土板的尺寸,便于运输;

3.左安装板、右安装板和顶盖有易于安装对接用的凸起结构,安装方便,在混凝土板破碎后易于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预制混凝土电缆沟,该电缆沟为预制混凝土结构,装配完成,施工简单,无现场湿作业,工期短,检修、更换方便,整体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