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核电远程控制系统的通讯输送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8408发布日期:2018-07-13 19:5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核电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海洋核电远程控制系统的通讯输送通道。



背景技术:

核电技术发展:自1951年12月美国实验增殖堆1号(EBR-1)首次利用核能发电以来,世界核电至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截止到2005年年底,全世界核电运行机组共有440多台,其发电量约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核大国,目前共有在运、在建及拟建的核电机组52台,在建机组规模世界第一,总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四。

到2020年,我国如果实现规划的58GW核电装机目标,核电厂每年产生的乏燃料将超过1000吨,同时,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工程师柴国旱透露,目前大亚湾核电厂乏燃料水池已经饱和,田湾核电厂乏燃料水池接近饱和,已经建成的离堆乏燃料湿法储存设施也已贮存饱和,多位核工业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乏燃料后处理大厂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但无论是自主技术还是中法合作,乏燃料后处理大厂投资强度均超过普通核电站,建设周期超过10 年,投资额更是动辄数千亿元。

随着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海底作业设备的不断增加,海洋核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海洋水下供电也就有了切实的需求,例如对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海底种植物培育等,而进行水下作业一般需要照明系统进行照明,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已实现了远程控制,其中通讯线缆是远程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的通讯线缆是直接裸露在外部的,这就造成通讯线缆不仅容易被划坏而造成线缆破损,从而影响通讯,而且通讯线缆直接裸露,容易被海水腐蚀,通讯线缆的使用寿命也就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讯线缆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提供一种海洋核电远程控制系统的通讯输送通道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核电远程控制系统的通讯输送通道,包括外保护管和从外保护管内部穿过的通讯线缆,所述的外保护管的两端分别固设一个密封板,所述的密封板将外保护管的两端密封住,所述的两个密封板上分别固设一个管头,所述的管头通过热熔的方式与密封板成为一体,所述的管头的内部与外保护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的通讯线缆的两端分别从两端的管头伸到外部,所述的通讯线缆的外表面与管头通过热熔的方式成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保护管内设置一个内保护管,所述的内保护管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密封板固连,所述的内保护管的内部与两端的管头的内部连通,所述的内保护管套在通讯线缆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保护管从外到内由耐腐蚀层、增韧层、阻燃层、绝缘层组成,所述的耐腐蚀层与增韧层热熔为一体,所述的增韧层与阻燃层热熔为一体,所述的阻燃层与绝缘层热熔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保护管上套有挂环,所述的挂环上设置一个配重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挂环的数量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海洋核电远程控制系统的通讯输送通道,通过设置外保护管,外保护管使用寿命长的同时,有效的起到了保护通讯线缆,避免了通讯线缆的损坏,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而且整体密封性较好,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的同时,通讯效率也就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核电远程控制系统的通讯输送通道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核电远程控制系统的通讯输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核电远程控制系统的通讯输送通道的外保护管的截面图。

其中:1-外保护管;2-通讯线缆;3-密封板;4-管头;5-内保护管;6-挂环;7-配重块;11-耐腐蚀层;12-增韧层;13-阻燃层;14-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核电远程控制系统的通讯输送通道,包括外保护管1和从外保护管1内部穿过的通讯线缆2,所述的外保护管 1的两端分别固设一个密封板3,所述的密封板3将外保护管1的两端密封住,所述的两个密封板3上分别固设一个管头4,所述的管头4通过热熔的方式与密封板3成为一体,所述的管头4的内部与外保护管1的内部连通,所述的通讯线缆2的两端分别从两端的管头4伸到外部,所述的通讯线缆2的外表面与管头4通过热熔的方式成为一体。

通过设置外保护管1、密封板3、管头4,且通讯线缆2的外表面与管头4 通过热熔的方式成为一体,密封性较好,这样通讯线缆2被包围在外保护管1 内部,避免了通讯线缆2直接与海水接触而腐蚀损害通讯线缆2的缺陷,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而且通过采用外保护管1对通讯线缆2进行保护,避免了划伤划坏通讯线缆2的缺陷,通讯效果比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保护管1内设置一个内保护管5,所述的内保护管5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密封板3固连,所述的内保护管5的内部与两端的管头4的内部连通,所述的内保护管5套在通讯线缆2上。

通过设置内保护管5,这样即进一步增加了保护的目的,进一步起到了防止通讯线缆2被损坏的缺陷。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保护管1从外到内由耐腐蚀层11、增韧层12、阻燃层 13、绝缘层14组成,所述的耐腐蚀层11与增韧层12热熔为一体,所述的增韧层12与阻燃层13热熔为一体,所述的阻燃层13与绝缘层14热熔为一体。

外保护管1从外到内由耐腐蚀层11、增韧层12、阻燃层13、绝缘层14组成,这样外保护管1则具备了耐腐蚀、韧性强、阻燃效果好以及绝缘的性能,这样利于对通讯线缆的进一步保护,效果比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保护管1上套有挂环6,所述的挂环6上设置一个配重块7。

作为优选,所述的挂环6的数量为多个。

通过设置配重块7,配重块7则起到配重的作用,这样便于外保护管1在海底的稳定性的增加,不容易发生晃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