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电池组外置主动式均衡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1721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锂电池组外置主动式均衡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动力理电池组可应用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电动工具,储能电池等多个场合。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于串联电芯间的内部差异,会出现电量不均衡现象。若长期使用,则会导致电池组容量降低及循环寿命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锂电池组外置主动式均衡控制电路,实时监测各串接锂电芯电压并实现电池电量的转移。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锂电池组外置主动式均衡控制电路,包括若干个单向可控硅、AD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和储能电路,若干个所述单向可控硅的正负极分别连接于所述动力锂电池组的每个锂电芯的正负极和储能模块上,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分别控制每个所述单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所述AD模块侦测所述动力锂电池组的每个锂电芯的电压并传信给单片机控制模块,当两个锂电芯之间的压差大于设定值时,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控制电量大的锂电芯正负极上连接的可控硅导通使其上多余的电量转移到储能模块上,然后再控制电量小的锂电芯正负极上连接的可控硅导通使所述储能模块上储存的电量转移至该电量小的锂电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AD模块为16位AD,采用逐次逼近型取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12C通讯读取各串接锂电芯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能电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为ARM微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动力锂电池组外置主动式均衡控制电路通过AD模块实时监测各串接锂电芯电压,并通过控制可控硅将电压高的电池电量转移到电压低的电池上,实现串接电池组的一致性,具有均衡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和能耗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组外置主动式均衡控制电路,具有若干个单向可控硅、储能电路1、单片机控制模块2和AD模块3,若干个单向可控硅的正负极分别连接于动力锂电池组的每个锂电芯的正负极和储能模块上,单片机控制模块分别控制每个单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AD模块侦测动力锂电池组的每个锂电芯的电压并传信给单片机控制模块,当两个锂电芯之间的压差大于设定值时,单片机控制模块控制电量大的锂电芯正负极上连接的可控硅导通使其上多余的电量转移到储能模块上,然后再控制电量小的锂电芯正负极上连接的可控硅导通使所述储能模块上储存的电量转移至该电量小的锂电芯上。

结合图1具体说明,图1中以n个锂电芯B1、B2……Bn组成的锂电池组为例,每个锂电芯的正负极上分别接出一个单向可控硅K1……Kn+1(相邻的两个锂电芯之间设置一个单向可控硅即可),共n+1个可控硅,n+1个可控硅的另一连接端分别连接至储能电路1上。

当n个锂电芯B1、B2……Bn组成的锂电池组被接入该均衡控制电路的n+1个可控硅上时,单片机控制AD模块侦测串联电池各串接锂电芯电压,当压差大于设定值时,单片机控制可控硅(K1-Kn+1)导通/截止,实时实现电量的转移。例如AD模块侦测到B1和Bn电压差大于设定值,需要锂电芯B1向锂电芯Bn电量转移时,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相应单向可控硅的控制端C1、C2控制相应单向可控硅K1、K2导通,锂电芯B1将电量转移至储能模块中,然后再通过控制相应的两个单向可控硅的控制端C1、C2控制两个单向可控硅K1、K2断开,同时通过控制控制端Cn、Cn+1控制相应单向可控硅Kn、Kn+1导通,储能电路将电池B1的电量转移至Bn中,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频率调节电量转移速度。

其中,AD模块为16位AD,采用逐次逼近型取样。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12C通讯读取各串接锂电芯电压。储能电路由电感和电容等元件组成,实现电量的快速快放。单片机控制模块为ARM微处理器,嵌入式程序,读取AD模块数据,控制单向可控硅输出。

由此可见,该动力锂电池组外置主动式均衡控制电路通过AD模块实时监测各串接锂电芯电压,并通过控制可控硅将电压高的电池电量转移到电压低的电池上,实现串接电池组的一致性,具有均衡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和能耗低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